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探索实践

2014-03-30 19:22石乐义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验室体系科技

● 石乐义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007年,教育部下达《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教高函[2007]20号),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 [2012]1号),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2]。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研究探索创新实验室建设,迅速成为高校工作的热点。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就是“创造”、“创见”和“创意”,也就是“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是指在一定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观念、实践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活动[3]。对于不同学历阶段,创新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博士生来讲,创新是指 “创造”,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方面体系化的创新;对于硕士生而言,创新意味着“创见”,是在某一专业领域问题有创新的方法和见解;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则是一种自发的创意,是自身创新的经历和体验。大学生创新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兴趣驱动,不求首创,但求自发创意;自主选题,自主管理,学生为创新主体;鼓励成功,允许失败,注重创新的经历。

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是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实践平台。显然,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并非狭义的具体实验室名称,而是一系列科技创新机制的统称[4]。创新实验室的名称在不同高校有所不同,从大学生 “科技创新实验室”、“创新训练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到“创新实践孵化中心”,然而其本质上都是一种创新人才实践平台。

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定位在特定知识领域或者基础知识体系上的突破,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的创新,更不是“一哄而上”地建设专用创新实验室[5]。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一种内涵建设,应该从构建开放创新的实践体系、制定鼓励创新的实践制度、拓展培养国际化创新视野、实施创新与教学转化与相长等方面有步骤地实施。

(一)构建“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的首要环节。教育部评估专家钱仁根教授认为,实验室开放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项目内容和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放3个方面[6]。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性正是体现在全面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

创新实验室建设应遵循 “有利于系统学科建设,有利于优质资源平台共享”的原则,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方向而进行功能布局和建设。在现有实验教学中心功能基础上,“专用—复用”模式相结合,既有专用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活动场所,又可以开放教学实验室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避免资源浪费,构建“基础教学-综合设计-科技创新”三层次的“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制定鼓励创新的实践制度

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需要较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行为,理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工作程序[7]。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应制定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相关管理办法,构建“国家级、校级和院级”三级创新实验计划体系,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校级、院级创新实验活动;制定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使用申请管理办法,为科技创新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启绿色通道;制定实验室设备借用管理与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设备使用。

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能够助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实施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宣讲和表彰,并融入到各类奖学金评定活动中;实施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将大学生创新成果认定为创新学分而计入学生成绩档案;出台推荐免试研究生科技创新加分制度、科技创新冲抵实习学分等制度,以研究生升学、实习学分获取等为导向,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优秀习惯;鼓励科技创新学生依照自身能力和目标自主申报毕业设计课题,为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上开启“创新”。

(三)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学生国际化创新视野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应积极与国际知名学府开展校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国际化创新视野,培养大学生国际化创新合作精神[8]。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国际互派访问交流、国家公派学术交流,促进大学生了解国际文化、生活习惯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还应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合作,将原版的国际知名企业的认证体系引入到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国际认可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将创新转换为实践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项目成果,通常具备良好的创意和可行性,并且更贴近实际,更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和认可。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在鼓励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努力将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或者有效教学手段,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实践—创新—再实践”的科学发展[9]。

四、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实践

我校于2011年开展首批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立项建设。几年来,创新实验室针对近年来广为关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而开展研究与探索,构筑了“广参与、多层次”的开放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将优质的实验资源面向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实践全面开放;制定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配套制度,在实验室开放、创新竞赛指导、经费资助、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实施了“能力目标驱动,过程质量监控”的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挖掘创新学生潜能,自主申报毕业设计课题并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法国海军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Cisco、Oracle、Redhat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校际交流或合作认证,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合作精神;并通过努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实践与创新的教学相长,实现了“实践—创新—再实践”的科学发展。这些举措成为我校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动力源泉,为大学生创新浇灌了清泉活水。

总之,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对于“创新”有不同要求。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点,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平台的内涵建设,而不是狭义的实验室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应从构建开放创新的实践体系、制定鼓励创新的实践制度、拓展培养国际化创新视野、实施创新与教学转化与相长等方面,构建创新实验室建设。

[1]教高厅函[2007]20号.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OL].[2007-04-1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49/201010/109660.html.

[2]教思政[201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OL].[2012-01-1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xxgk_142870.html.

[3]李念之.创意产业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32-55.

[4]刘修志,刘雨.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3):57-61.

[5]田爱平,姜爱民,张慧.独立建设“创新实验室”的必要性质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161-163.

[6]张显飞,华柏兴.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实践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170-172.

[7]王伟东,金义富,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185-188.

[8]梁慧敏,张荣岭,郑艳明.发挥国际联合实验室优势,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A].梁慧敏.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60-862.

[9]李慧,魏红伟,尤文.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339-344.

猜你喜欢
实验室体系科技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