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长沙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南 长沙410003)
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影响力和最体现教学水平的教学艺术。在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提问,不仅能让教学互动活动锦上添花,也能借助这一教学艺术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05 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目的和任务明确规定为:“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按照此目的和任务,本门课程教学的最首要目的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能体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应该是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领悟和践行力。
通过与大量教师交流授课心得及与学生的座谈和调研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部分同学,尤其是理工科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缺乏兴趣,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课堂考勤,课堂上如果遇到老师的常规提问则经常出现集体沉默现象,有时个别同学为了满足在众人面前表现的需要,会对教师所提的实时性和理解性问题主动回答,但由于这类问题的答案能表现个人思维的很少,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迪和探索精神的激发意义不大,也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学贵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需要研究和总结有效提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有效提问,以提高教学实效性。有效提问主要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问能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发展思维、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重要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现实问题,这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内在诉求。
卢梭曾指出:“问题不在于不断地提问,而在于如何提问、提什么问题与出于什么动机提问。”[1]也就是说,“如何提问、提什么问题与出于什么动机提问”是实现有效提问的关键所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点,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有效提问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承担起发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大责任,却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独立性,更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对教育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扮演的是“我说你听、我说你做”的不平等的角色,教学信息成为单向流动、僵硬单调的说教过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吸纳了现代主体性哲学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精华,特别是在对“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哲学反思中演绎出来,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既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主体性,更要尊重和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内化教育者传导的社会要求与规范。为此,一些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应表现为教育者的施教起主导作用,但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且有主动性、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2]。
依据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有效提问应该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反思,甚至在讨论中达到师生之间出现思想碰撞的理想状态。相反,如果教师提问不注重学生的层次性,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与学生不作思想上的交流,整个授课也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本质要求。
有人将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提问形象地比喻为“请君入瓮”式提问,教师根据所授知识点设计问题,答案是书本上现有的,提出问题后教师按自己的思路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正确答案”上来,这样的课堂提问对大学生的思想激荡和创造能力培养来说效果是不理想的。作为成年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达到能够运用科学理性的水平。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逐步增强,面对问题会具有更多的批判、质疑精神,也能形成自己独立的立场和观点,教师一味灌输进去的观点和理论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提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中有个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依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有人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不可能统一,你认为呢?”这样的问题跟课本上的结论恰好是相反的,也支持了少部分人原本头脑中固定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同时兼备科学性的观点”,这样的提问既能让学生脱离书本思考问题,也能让学生在不同以往的“布道者”的口吻中激发兴趣,认真、全面而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使课堂提问具备启发性。
如果设疑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则必定是一个有效的提问。提问的新颖性可以从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等方面进行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和政治经济学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许多的新材料、新案例,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和刚发生的时事材料并不难,即便是大家熟知的典故我们也可以从新视角进行提问。例如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时,教师往往会提及不可知论代表人物庄子的“梦蝶”典故,在讲授这个典故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梦境与真实如何区分?”这样的问题学生觉得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也认为庄子太荒谬,往往能带来激烈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或者教师的点拨学生最终发现原来庄子的言论之下蕴含的是:梦境与真实无法区分,因为感觉不可靠,在感觉并不可靠的情况下,人还具不具备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区别,并注意到尽管感性认识有时候不可靠,但人的理性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可以达到事物本质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面向广大文理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围绕它的教学目标和实践诉求需要在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的提问设计注意以下问题:
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授课对象主要为“90 后”大学生,“90 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社会加快改革,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特殊的生存环境给多为独生子女的“90 后”大学生带来了明显的“个性”印记:第一,具备强烈的平等意识和自我意识。他们强调平等,突出自我,不再迷信教师和书本的权威地位,对于向自己灌输的理论有着本能的抵触。第二,乐于接受新事物,但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90 后”每天都在接受海量信息,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面对藏独分裂、“钓鱼岛”事件等重大政治问题,他们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浪潮中,他们也常常感到茫然,对于改革中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文明上的差异都让他们陷入困惑,对某些社会现实无法理解。第三,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求真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多数认可创新精神,敢于冲破陈腐观念,他们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们不满足校园单一的学习生活,走出校门尝试创业;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习惯于通过实践的认识过程来接受书本上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提问要具备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考虑“90 后”大学生的以上特点进行提问设计。
在现行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下,文理科学生不仅因为分科的原因导致各自具备不同的知识储备,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提问设计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也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问题回答来进行授课点拨,如在学习实践的两个基本尺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对本专业及本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结合学业规划谈谈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分析真理和价值尺度在他这一实践计划中的体现。这样的提问分析后,展示给大家的成果既能给学生启发,开拓学生思维,也能丰富教师的眼界、激发教师灵感,为下一轮教学储备素材,充分体现课堂的鲜活生命。
现实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造精神和理论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事”。教育家杜威倡导:教育要培养人的智慧,即明智的行为、行动的能力以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他将知识与智慧进行区别:“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智慧之学”,培养学生能力更应是题中之义。
秉着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需要教师超越课本具体的理论和原理从其他角度进行开放式提问,让受教育者运用理论思维分析把握问题,启用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甚至要不断地调查、调研,最后还需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自己总结的答案表达出来,这些过程都能促进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能挖掘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在政治经济学教学部分有许多问题可以抛向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调研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如在学习“垄断资本主义”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现实的问题:“英国皇家邮政350年垄断被打破,中国邮政该如何?”从长期看,这样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和“发现真理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1]卢 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0(2):34 -38.
[3]杜 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