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在科技日语翻译中的应用

2014-03-30 15:27杨晓丽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奈达语言学隐喻

杨晓丽

(太原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交流的不断进步,以及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科技日语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大,其发展也日益迅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即是其一,这一问题的解决亟需引入相关西方翻译理论来充实科技日语翻译领域。翻译的发展与语言学的发展从来都是密切相关,语言学的最新理论也一直为翻译研究提供着基本的理论基础。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较为成熟,有一大批可支撑翻译实践的理论系统,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即是其中之一,它牵涉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相关领域,卓有成效地提出并不断丰富着当今的翻译理论。这些理论所包含的语境和隐喻等相关概念可以被借用来提高和改善当下的科技日语翻译现状。

1 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概述

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奥古斯丁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索绪尔在20世纪初提出了普通语言学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西方翻译理论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多的理论派别,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相关翻译的认知与理解,并自觉而有效地服务于翻译实践。

语言学派主要流行于英美两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奈达、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等。雅各布森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1959年发表的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他从语言学角度,对语言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他将翻译划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等三种。他同时提出准确的翻译应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科学”研究的标志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一文。作为语言学派最重要代表人物,奈达师从20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家,亦曾担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一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功能对等”这一概念是在乔姆斯基生成转化语言学及语义学的基础上构建的,指翻译时不强求文字表面生硬机械的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目的是使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从而减少差异。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1]。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1]。功能对等理论影响较为深远,构成所谓的功能论翻译学派,他们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原文与译语在意义上保持对等,而意义不外乎语义(semantic)、语用(pragmatic)和语篇(textual)三个方面的内容[2],同时还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3]。

综上所述,从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强调信息对称和功能对等,是一种心理认知和信息双向建构(源语与目标语)的过程,近年来,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逐渐具有具体概念具体化的研究倾向,语篇、语境、隐喻及图式理论都被列入研究的重点领域,为新时期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和实用科技翻译带来新的启示。科技日语翻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应重视这一过程,在保证翻译的科学性、准确性基础上,加强对原文和译文自觉的认知和建构。

2 语境角度

语境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概念,是由人类学家马林洛斯基提出来的。顾名思义,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是与一种语言现象或与语言运用相关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言语行为过程中对话双方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或推导、分析理解话语含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语境承载着语言的语用意义,离开了语境,便无所谓语用意义了。只要发生言语行为,就必然会涉及语境,换句话说,语境是言语行为的平台、条件。在理解他人话语的时候,语境也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离开语境,言语行为就成了机械而僵化的词汇的罗列,无法执行说话者发布信息的功能了。

由于语境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都有着制约作用,而翻译又是一种积极活跃的言语行为,故而,语境必然会对整个翻译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翻译是作用于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活动置换行为,是将源语中的语境通过翻译,用目标语表达出来,使得目标语的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原文所承载的知识、信息与文化内涵,不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蕴含着对语境的关注。按照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不仅指词汇的意义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以及文体对等,翻译不仅传达表层词汇信息也传达深层文化信息,而这些词汇意义之外的方面,也正是语境所包含的诸多因素之一。翻译过程不只是词对词、句对句的机械对等基础上的对译,也要考虑诸多“动态对等”层面上的语境因素。综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考虑关涉语境的相关原理,同时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对源语原文及目标语译文加以灵活变通。

从语境角度来看,科技日语翻译特别强调准确性,既包括译文自身的准确性又包括使读者准确地加以理解。这就要求翻译时把握全句、全段乃至全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具体语境来翻译,避免望文生义和想当然等忽视语境因素的错译、硬译。

例如把“北陆地方”译为“北方地区”(应为“北陆地区”,地名),“航空机”译为“航天飞机”(应译为“飞机”),“3 次元”译为“3 次方”(应为“3 维”)等等。其实这类错误如果根据社会、科学、文化等语境以及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加以认真思索,仔细查证,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科技日语翻译不同于其他领域翻译,应重视源语及目标语中的科学(科技)语境,并相应地采用科学措辞、术语以及表达,使翻译过程和译文皆具有“科学归属性”。

例:1994年にEvensenがアンサンブル予報を用いてカルマンフィルタを近似的に実現するEnKFを提唱した。端的に言えば、アンサンブル予报が提供する予报のばらつきに関する情報を使って、近似的にカルマンフィルタを行うというものである。”[4]

如果不熟知相关科技语境,就会误认为アンサンブル予报,其实潜在主语是EnKF(指的是卡尔曼滤波,这是一个专有名词)。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语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还是科技日语翻译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决定着翻译质量的优劣与否。

3 隐喻角度

隐喻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术语,亚里士多德就曾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提出了大量的有关隐喻的定义、事例和思考。他认为人们使用隐喻的动机来自学习中的愉悦和展示自己博学的欲望[5]。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隐喻被归于传统修辞的研究范畴,传统修辞学只是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修辞活动,同换喻等一起被视为语言形式的修辞和语言装饰的手段。现当代对于隐喻的研究,已经将其从传统修辞学的领域转向认知语言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的范畴。学术界开始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关注隐喻,隐喻的认知观与语用观也就此形成。他们重新审视和研究隐喻理论并不断扩大隐喻研究的领域,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约翰逊等人戏称的“隐喻狂热”(metaphormania)的时代[6]。当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和语用现象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对于何谓隐喻,莱考夫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了关于隐喻定义的新的阐释,它的范畴包含了明喻、换喻、提喻和反语等修辞手段,隐喻由此从一种语言现象被提高至一种认知模式[6]。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及思维的基础,用以构建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概念系统。就功能与效果来说,隐喻具有人际交际、概念建构等作用。

除了作为认知的必要手段的功能,隐喻也是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之一。马尔库斯·赫斯特认为仔细研究每个词的词源都会找到隐喻的影子[7]。这清楚地表明隐喻在新词创造中的作用,同时隐喻也可以丰富“旧词”的意义储备,不断赋予其新意。野内良三认为隐喻能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把难以解释的事物用身边的例子具体说明[8]。隐喻手段不仅是人们创造新词并以此来有效地扩大一种语言的手段,而且包括隐喻构词在内的隐喻语言应用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目标语中相关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等语言现象,因此,隐喻可以用来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者外语学习的效率。例如,以日语词“グリーン”为例,它的原义是指“绿色的”,随着历史上日语使用者对“グリーン”的隐喻认知积累,它可以派生出诸多的隐喻含义:

(1)緑地。

(2)ゴルフ場。

(3)名詞について、「環境に配慮した」「環境にやさしい」。

(4)グリーン車。普通車に比して乗客1 人当たりの占有面積が広く、設備が豪華であるなどの理由で別途の料金がかかる特別車両の名称である。

在不同的场合里,“グリーン”有着不同的含义,除了本义外,其它多为隐喻意义。这反映出弥补词汇不足而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受限的现实条件下,隐喻所发挥的丰富词汇和表述的作用。因此,掌握隐喻的基本规则,提高译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必将有助于翻译水平的提高。

另外,受到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日语中由汉语词汇派生的字词数量繁多。然而由于两种文字分属不同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日语所属语系尚有争议,一说属于阿勒泰语系,一说属于独立语种),以及历史上两种文字体系所依托的文化背景的差异,许多日语文字形同或形似汉字,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这是受到了两种文化里,隐喻在塑造已有文字新意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然,同时也是中日两种语言隐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作用的结果。中日文化差异也可导致相同词源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语义的偏移甚至是断裂。

例如:

(1)新幹線→高铁,节奏快、速度快

(2)質問→问题

(3)検討→研究

(4)出産→生孩子

例(1)中,日语中该词意思是“新的公路、铁路干线。比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最快消息”。这样的差异来源于中日两种文化里隐喻的差异。在日语和中文中,“干线”的意思基本相同,大致是与“支线”相对的意思。而在日本“新幹線”的语源是“东海道新干线”,架设与原先的东海道、山阳本线不同的路线。也就是“开设新的干线”而取名为“新干线”,自此,“新幹線”做为高速列车的意思而固定下来。“新幹線”这一高速列车速度非常快,因而产生了“节奏快、速度快”的意思。而我国的“新干线”一词,可以说是引进日本的,但是我们所用的意思大多是其隐喻的意思,而对于“高速铁路”的意思,我们反而创建了自己的简洁略语“高铁”而频繁使用。这提示翻译者,隐喻对于词汇新义建构作用的重要意义。

科技日语翻译讲究科学性、准确性、严肃性,但也无法离开隐喻而存在,这是因为科技日语翻译本身毕竟是语言行为的一种活动,离不开语言的土壤,所以,隐喻的正确使用与理解是科技日语翻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与成色。

4 结 语

科技日语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支撑,而相对成熟的西方翻译理论可以作为理想的它山之石,用来完善和提高科技日语翻译的水平与质量。作为较为成熟的认知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在长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中,其提出的语境和隐喻等,是当今科技日语翻译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来源。从语境角度看,科技日语翻译者必须要考虑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习俗等诸多语境因素,且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从隐喻角度看,科技日语翻译者必须学会隐喻式思维,并通过源语及目标语所涉及的隐喻现象正确地完成科技日语的翻译工作。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何三宁.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中国翻译,2012(2):27 -31.

[3]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60 -65.

[4]阎石头.科技日语翻译常见错误分析[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1):73 -75.

[5]张继文.日语隐喻表现及其认知理解[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24 -128.

[6]Le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Hester M B.The Meaning of Poetic Metaphor[M].The Hague:Mouton,1967.

[8]野内良三.レトリツクと認識[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0.

猜你喜欢
奈达语言学隐喻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