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或“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等,其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其最早在《内经》中有关于病因病机的记载,大致总括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营卫失和、阴阳失调、邪气外扰等方面的论述。现就“胃不和则卧不安”失眠症的病机予浅论。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历代医家都对其十分关注,在治疗失眠的指导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完善、丰富和发扬这一治法方面有许多论述,纵观后世医家及其文献的记载。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有:一是指患者由于气喘而不得平卧,是一种疾病强迫性体位的表现;二是指由于脾胃不和而出现的失眠不能安卧等病证[1]。《内经》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遵循“天人相应”的思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阴阳四时的理论来阐明。对此,我们从脾胃的功能及经络的方面去简论其辨治。
《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胃者足阳明也,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胃失和降,阻碍卫气之运行,不能入阴,而引起睡眠不安。因卫气昼行于经则寤,夜行于脏则寐,而卫气之出入依乎胃气,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2]。此阐述知阳明经气上逆,致使胃气不得下行,导致“胃不和”,形成“卧不安”的临床表现。也反映从经脉角度描述胃之经脉,从头走足,应以降为顺的特点,再《素问·五脏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从生理角度描述胃具有通降下行的功能特性。还有《灵枢·五味》曰:“水谷皆入于胃……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说明胃气下降才能够排泄体内饮食糟粕代谢产物。故如胃之降浊、通降的作用失调即胃气上逆,则会致胃的不和引起的卧不安。此症临床上治疗如《灵枢·邪客》“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及如《灵枢·四时气》“取三里以下胃气逆”的治疗原则,降其上逆之气,恢复胃的通降功能,气顺则阴阳和,阴阳调和则胃和则安。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内经》又云:“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体现了天人感应的阴阳四时思想。后世载述“中土为轴,四维为轮;左升右降,水火既济”。中土脾胃为一身太极的中心和枢纽,脾升而胃降。饮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由脾向上升举、输送于全身;四维是五行除了土以外的其它木、火、金、水四行,在脾胃这个枢纽的升降带动下,肝木、肺金、心火、肾水都围绕在它的周围,共同完成了人体生命的气化运动。人体气机之升降均以脾胃为轴心,清阳自脾而升,浊阴由胃而降,维持着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中新陈代谢。借助其他脏腑的机能活动,保证了一切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这正是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的真正体现。故脾胃升降枢纽之失职,则会出现胃气不降之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恶心、便秘等病证;脾气不升则痞满、腹胀、腹泻;中气下陷之脱肛、大便滑脱不禁、久泄。“浊气在上,则生满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这是《内经》对脾胃气机逆乱的论述。取其经脉(宁失其穴,不失其经),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调治其升降之职,恢复其常态功能。《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合,少阳少阴为枢”。人的睡眠是由阳明的合及厥阴的合产生的,太阳寒邪太过而不开,就会影响阳明的合及厥阴的合。再者眼睑属于《灵枢·大惑论》中之“约束”。在五轮之中为“肉轮”。古人认为胞睑部主要由肌肉构成,《内经》说:“脾主肌肉”,故五轮学说中明确地将两睑归属于脾。后来《医学入门》又细分为上胞属脾,下睑属胃。基于上述理论,故于胞睑不合时,首当责之于脾胃。且阳明胃经经过眼睑,于是阳明不合就会引起胃不和则卧不安。治疗时根据临床病症的表现,以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取其经脉,调其开合枢,恢复气机常态,使升降有序,阴阳和调,则神自安,神安则寐。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于脾,上通于心……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灵枢·经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注于心前”《内经》又云:“心藏神”。火、土为母子之脏,故各种脾胃脏腑之病,子病及母,影响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失眠,心神之性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灵
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心欲动,独闭户塞牗而处,甚则欲上高二歌,弃衣而走……脾组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烦心,心下急,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黄帝内经》又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是食物进入体内的必经之地,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心神的功能活动与后天脾胃能否正常受纳、化生功能息息相关,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不断充养心神之性,才能精神充沛,思维敏捷,形体健康。临床通过观察神之存亡和胃气的有无诊治疾病,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治疗的选择和病后的转归。
因土兼有神性,故情绪因素的作用也会引起胃不和,《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五脏精之所养,皆秉于脾胃运化之精气,故当精气受损,则神无所养。《素问·病能论》:“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情志因素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突出,《医学心理学》中列出失眠与胃肠疾病同为心身疾病,失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及多种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共同的心身障碍基础。过大的生活压力和负性的生活事件与失眠和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李融等[3]对106例失眠患者调查发现,其中被认为与失眠有关的生活事件81例,大多数是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亲人伤亡,人际或家庭关系紧张破裂,经济状况及睡眠环境差等原因而造成的。故情志不良与脾胃的相关性也是引起不寐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有更多相关的病例,治疗时更应注重辨证调治。
“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理论在失眠发病与论治中有其特殊意义:一则作为失眠经典病机的解释,并得益于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扬,临床从“胃”入手治疗失眠病症有重大意义,同时根据“和胃”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如不寐治胃(腑)或胃(腑)病求寐等治法。二则遵循“天人相应”的思想及阴阳四时的理论,“胃和”及“阴阳和”,以“胃和卧安”为最终目的。从相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诊治失眠的科学性。
总之,“胃不和则卧不安”仅是失眠之证其中之一,其由阳不入阴的阴阳失调所致神不守舍而不寐;其治疗除用针刺、药物外,须当注意“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扩展临床病症诊治思路及方向,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王洪图.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郑伟锋.从《内经》营卫运行理论探讨失眠症的病机与治疗[J].四川中医,2009,27(4):33-34.
[3]李融,侯钢,武玉兰,等.失眠症相关因素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