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不能只做“加法”
——对于当前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03-30 05:37徐洁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加法写字校本

●徐洁

课程改革不能只做“加法”
——对于当前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徐洁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强调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这种刚性而划一的、只是在课程改革上做“加法”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需要落实学校的课程权力,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课程,调整课程开设的顺序,优化课时等,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程改革;课程调整;整合;课程权力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虽然教材有所改变,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部门对学校的课程统得过死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国家及省地方课程的学科门类、内容架构和课时分配似乎是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哪级检查或督导,总是用“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地方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未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这把尺子来衡量,似乎一旦动了这块“奶酪”便触动了“规范”的底线。

近几年,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努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先后构建起学校特色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特长培养课程,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对国家设置的课程门类、内容和课时等均未敢擅自改动,只是努力在国家课程之外进行补缀性开发,换言之,就是在课程建设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和“乘除法”。问题也随之而来:每天的课程时间是个常量,在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还有多少可以用于课程改革的余地和空间呢?课程统得过死,致使校本课程不过是见缝插针的点缀,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十分明显,课程整合成为一句空话,同时简单的累加也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到各地去参观学习,感觉一些在课程改革方面卓有成效的学校在这方面也是大同小异。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27年,几年来一直在思考:国家设置课程门类、内容和课时的依据究竟在哪里?当然,国外的经验、国内历史都可参考,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对课程设置最有发言权的学校——它们的意见参与进来了吗?得到应有的尊重了吗?

近期,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错误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教材的错误尚在其次,若是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最有发言权的基层学校、一线老师却不敢、不能对课程、教材做任何改动,这才真是一件无奈又悲哀的事。

以小学课程设置来说——

其一,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每周开设三节意义何在?

打开《品德与生活》课本的扉页,在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门课要学什么呢?别着急,打开书,翻一翻,你会发现:这里讲的都是与你有关的事……”归根到底,就是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培养一些良好的品格、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可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品德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更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熏染、时间的浸润、生活中的实践。德育为首当然是真理,但德育课程的系统化与专门的课堂传授是两回事。真正的道德体验也不是在刻意为之的课堂里形成的。假如能在教材处理上做做“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教学内容做做迁移,渗透融合到其它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二,在孩子们对母语学习还不算入门的三年级,每周开设两节的英语课有何意义?

笔者同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外语的学习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因为没有语言环境的浸润,学习难度空前加大。每周两节课的安排,结果是上一节学过的差不多忘光了,下一节课才到来,明显违背记忆规律。这是对儿童精力和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畏英”心理。在刚开始接触这门新课就形成兴趣和学业成绩的两极分化,怎么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各校在实际安排课程时,为让学生有一个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成绩,几乎没有真正按两课时来安排课的。

如果能允许学校有充分的自由度,笔者觉得课程是否可以做如下改动。

一二年级只设语文、书画、音乐和体育课,不设数学课。语文课——主干课程以诵读经典、背诵诗文、念唱童谣为主,顺应孩子学习语言的天然兴趣,利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通过诵读多多积累终生有益的、促进生命成长的知识。日本的右脑开发专家七田博士曾说:“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是右脑教育法”。此论与笔者不谋而合,在诵读中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顺其自然地不知不觉地突破识字关,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既为尽早自能阅读做好准备,又为将来的各科学习奠定很好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基础。结合诵读引导践行,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也随机达成。现行的语文教材甚至可以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书画课——不过早教给孩子绘画的技巧,让孩子随心随性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内心的感受,让孩子懂得书法不等同于书写……从小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这既属于头脑的品质,又属于心灵浸润的范畴。

体育课——变每周四节为每天一节,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多地享受阳光,内容也不再以西方的竞技类体育为主,而是将其淡化,强化民族的传统体育游戏和武术训练,强身健体、传承文化、涵养灵性。

三年级是开设数学的最好时机。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阅读理解力的提高,对低年级孩子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到这个学段会迎刃而解。

五年级开设英语。课时可适当增多、灵活安排,每周每天都有课,甚至可一天两节,减少英语学习中的遗忘率。语言学习的规律是相通的,即使缺乏发音纯正的师资,孩子通过观看模仿相关英语教学视频,学习一样会在轻松愉快的“看电影”中扎实稳步推进。学习效果的检测可在小学六年级时进行,可以断言,这样科学集中安排之后,即使小学英语总课时量大大缩减,英语教学质量也不会降低。

在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对现有教学内容应进行科学置换:

对于学科内容的教学设置,应提倡(至少是允许)学校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做适当的调整。以一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孩子用铅笔写字必须用力才行,无论老师怎样教都很难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如:有用拇指关节处与食指第一节指肚部位握住笔杆的;有用食指第二节狠勾住笔杆、拇指再紧压食指中间关节处攥住笔杆的;有的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甚至有小于1cm的,这样想看清自己移动的笔尖必须歪着头才行);有的满把攥,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紧抵掌心,感觉是在握大棒的;有头离桌面太近,鼻尖几乎挨着本子的;有歪头斜肩侧坐,以便能使上劲的……不一而足。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是主因——研究证明,孩子的手通常要到七八岁时才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在6岁以前都是“肉肉的”,抓笔时只能握成拳头状,指尖朝内握着笔尖部分,这样由于手挡住视线,势必又造成歪头看字的姿势。据武汉视防专家介绍:相对于成人有比较稳定的视力而言,少儿期的视力状况随着眼球的发育一直处于变化之中。0~7岁儿童群体里,生理性远视比例较大,随年龄逐渐长大,少儿的眼轴也逐渐加长,远视的度数就相应减轻。7岁以后少儿的眼睛从远视逐渐变为正视,10岁左右已经接近成人。我国目前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年龄仅6周岁,正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期,手指及关节也都在发育过程中。受此限制,儿童用铅笔写字很难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心理,影响孩子对母语的后续学习。

针对这一规律,我们正在尝试:一年级语文在强化诵读、识字的同时,不教写铅笔字,写字教学从软笔起步。可先教孩子用毛笔学写基本的汉字笔画。毛笔的特点能帮助孩子自然克服“握笔太用力、握笔离笔尖太近、不注意运腕、头太低、身体歪斜”等铅笔写字的弊端,写字的正确技能习惯和卫生习惯相对更容易达成。让孩子像绘画一样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既顺应了儿童的身体发展规律,又培养了正确的写字卫生习惯,既铺垫了书法基础,又能帮助孩子自然掌握汉字的基本构件,破解了识记和写字难点,为以后学习用硬笔写字打下坚实基础。

生命的成长需要“房屋庇护”,更需要“有营养的食品”。若把办学条件比作房屋,课程当如生命赖以存活的食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此看来,国家课程不过是国家教育部门精心编制的一道食谱而已,应该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师资不同、生源基础不同而做合适的调整。美国人崇尚吃生牛排,日本人乐食生海鲜,我们食之未必比粗粮青菜更受用,适合生命成长的才是最好的,课程亦如此。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课程真正生成的地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简单拼凑无异于是在“做加法”,不是课程改革的真义,只有把课程实施权和整合权真正放给学校,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现在这种“单纯补充式的校本课程”相互融通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这种大刀阔斧的整合才是课程改革的真谛。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育人,课程的基本职能是育人,课程承载着学生一生的生命发展诉求。笔者认为课程改革应是国家重点抓好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而把教材和课时安排的权力放给地方和学校,给予地方和学校自主权与勇于担当的责任,合家校、社会之力,全力构建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校本化课程。若如此,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活力无限的校本化课程,也必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责任编辑:张斌)

徐洁/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

猜你喜欢
加法写字校本
我学写字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学写字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