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翻转课堂”的再认识

2014-03-30 04:27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堂教学课程

尹 达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基于云服务的 “翻转课堂”,其成功的关键是教育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把本应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技能“翻转”到了课前进行,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把本应在家做作业的活动 “翻转”到了课堂上,由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如此,从理论上讲,“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1]其实,在实践中,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 “翻转课堂”前置教学资源的 “微课程”,由于设计与开发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教师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加大了教师的负担。由于基于云服务的远程教育平台,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尤其是东部农村地区和广大西部地区与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平台距离还很 “远”,使 “翻转课堂”失去了技术支持,导致 “翻转课堂”仅仅成为一个时髦话题和空中楼阁。

二、“翻转课堂”概念及实施步骤

Salman Khan首先于2011年对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进行了阐释,指出其本质特征是对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知识的 “翻转”安排,即 “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知识内化,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掌握学习法与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法的本质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是教师早就预设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有些学生也并不清楚自己的 “实际情况”,有些学生也没有这么高的自制力来 “安排自己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首要条件是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即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这就牵扯到怎么测定学生的这两种发展水平。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掌握学习法与最近发展区理论,无疑为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这种导向作用只是一种教学的理想。

“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课前学生环节和课中环节。“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前延,把课堂上应该学习的内容 “翻转”到了课前,由学生观看教师发放的微课程和课前练习来完成,这与洋思中学的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不谋而合。这种课前环节学习的作用本质是预习新课,目的是发现问题,即老师每节课布置的作业是预习下节课的内容。“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分为三个步骤,[3]第一步是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课前 “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的情况,了解学生 “已有的发展水平”,但这种快速少量的测试是否能够测试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是否能够给学生的 “已有的发展水平”定位,其信度和效度如何,值得怀疑。第二步是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是谁发现的问题,老师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带有共性;其次还要明确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发现的问题是不是真的问题;最后才能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都带着自己特有的经验与问题,教师面对学生众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对问题进行合理地分配,面对预设问题与课堂生成问题如何解决,实施 “翻转课堂”,这些问题不得不深思。第三步是总结与反馈,课堂上在问题解决之后,由学生自主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个办法很好。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反思与反思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问题是学生会 “自主总结”吗,课堂上应当给学生多长时间进行 “自主总结”,如学生没进行 “自主总结”该怎么办,再说反馈,课堂教学之初的测试是反馈,目的是测试学生的 “自主学习”情况和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课堂教学之末又反馈,目的是测试学生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反馈是否能够及时地做出反馈,做出怎样的反馈。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难 “翻转”

“翻转课堂”彻底 “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曾经被人称为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其课前环节的视频资源即微课程被称为 “翻转课堂”“翻转”的支点。[4]何谓微课程,微课程是置于 “翻转课堂”课前环节的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以解决一个问题为目标的限时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音响材料,其理论来源是情景认知理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具体的情景,教学即以 “问题情景”为主线推动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一种间接的知识,不可能给所有的知识都创设一种情景,更不可能事必躬亲。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将学生置身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问题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更适合于成年人。

微课程建设装备要求也比较高,制作的微课程画面应清晰,多采用特写镜头或近景来拍摄,并且要使用固定镜头,这样才能确保制作的视频质量。而目前教师制作的微课程,随意性太大,大多都是出于好奇而用手机随手拍摄的视频片段,实用性不强、互动性不足是当前微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提供给学生的微课程应给学生不同的选择权利,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有些教师一开始会很认真地制作微课程,但终因耗费太大的精力与时间而不得善终。同时,微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打造,底线是能够支持学生远程点播视频资料、查阅相关资源并能够实时完成在线测试;制作的微课程应广泛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的需要。[5]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习,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指导学习,[6]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教师很难指导学习,更何况国内大部分地区距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服务平台还很 “远”。

“翻转课堂”的发源地是美国,其实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教师必须自己制作微课程,二是学生有能力和时间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三是学生人手有一台平板电脑或手机,四是基于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平台的建设与普及。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教育信息化很的发达的美国,要真正实施 “翻转课堂”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 “翻转课堂”本身对教育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和知识素养是一场挑战。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 “翻转课堂”一共可查出46篇文章,这些文章大多都是对 “翻转课堂”的理论介绍,作者都对 “翻转课堂”寄予厚望,认为 “翻转课堂”颠覆了国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使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看到了希望。最早介绍 “翻转课堂”的是张金磊、王颖等人,其撰写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文中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艾尔蒙湖小学、克林顿戴尔高中、河畔联合学区等学校实施 “翻转课堂”的情况。应当注意到,艾尔蒙湖小学有效实施 “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是 “教师能很好地将Moodle平台应用到教学中,使得翻转教学活动能在学生间、师生间的课余时间内进行良好”,克林顿戴尔高中实施 “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是 “教师利用TechSmith公司的Camtasia Relav(一款录屏软件)将课堂中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河畔联合学区 “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7]以上这些条件,我国目前都不具备。

尽管 “翻转课堂”在国内被宣扬的神乎其神,但国内鲜有成功案例。目前可查到的有常州外国语学校、重庆聚奎中学和南京行知中学。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在课前 “已经把课堂内容做成微视频发到网上共享,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相关内容的自学”,重庆聚奎中学 “首先搭建了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平板电脑作为学习终端”,南京行知 “首先想到的专业合作伙伴,便是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沪江网”。从目前国内这三家“翻转课堂”成功案例可以看出,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微课程实施平台是实施 “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不具备这个必要条件的学校,大可不必打着教改的旗号去赶时髦,更不可把 “翻转课堂”课前环节学生自主观看的微课程仅仅看作是提前发放的导学案。调查发现,有些学校打着实施 “翻转课堂”的旗号,动员老师印发带有大量练习题的 “导学案”,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完,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这些 “导学案”。目前初中所学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等11~12门科目,高中所学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等12门科目,如果这些科目都实施 “翻转课堂”,都要求学生在 “课前”学完本来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岂不把学生都给累坏! “我们学校在搞 ‘翻转课堂’实验,没办法!累死也做不完的题!”一位 “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住校生如是说,“本来还没有这么累,一搞这实验,连吃饭的时间都给规定为15分钟。”面对“你们学校晚上有晚自习吗”的疑问,该学生不屑地回答:“哪有学校不上晚自习的!”很显然,这所学校把课前学生自学的 “微课程”视为发放练习题,在打着 “翻转课堂”“实验”的幌子肆意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在拿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换取高升学率!

四、“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

国内出现的伪 “翻转课堂”并不仅仅是例外,考察山东、江苏、陕西、四川、湖南、河北等六省17所号称强力推行 “翻转课堂”的学校,无一例外都不具备实施 “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无一例外都把发放大量的练习题当做 “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微课程,无一例外都在打着 “翻转课堂”的旗号肆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得不使人汗颜。即使是对外宣扬 “翻转课堂”实施成功的学校,也并没有在全校普及 “翻转课堂”。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国内很多地区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甚至越演越烈。当然,教育教学改革到底该怎么做,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去探索;“翻转课堂”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还有待用时间去检验;实现教育信息化,国家与社会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基于云服务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随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许有一天,“翻转课堂”真的会在中国教育教学领域产生巨大的 “翻转”。因此,目前国内对 “翻转课堂”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探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尤其探讨实施 “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勾画了中国未来课堂教学的美好图景。

正如任何策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根据“跨越课堂”的内涵、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可推知该教学方式更适合文科类的教学,但还需要实践检验。相比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先生提出的 “跨越式教学”更适合目前中国国情。从2003年,何教授就先后在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山区选取实验学校200多所进行试验,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谓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可能,遵循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识字、阅读与写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超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程序,大跨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跨越式教学”又称为“211”模式,即教师用20分钟讲解课文,再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课外阅读,最后用10分钟的时间写作训练。很显然,“跨越式教学”的适用学科是语文,适用学校是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学校。跨越式教学的目的是大跨度地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果。2010年9月,新加坡在全国推行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学。最值得称道的是,“跨越式教学”不像 “翻转课堂”那样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更不像 “翻转课堂”那样布置预习作业,而是根本就没有课后作业,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在课堂上完成。不留作业的课堂教学却取得如此好的学习效果,秘诀何在?主要就在于课堂上后面的10分钟的课外阅读和10分钟的写作训练。为什么课堂上的这10分钟的阅读与10分钟的写作训练有那么大的魔力?一是因为老师刚讲完课文之后,阅读有关的材料本身就拓展了眼界,丰富了课文知识点的语境;二是因为通过阅读进一步理解了课文所承载的知识,有利于调动自身经验去审视文本;三是通过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层级,实现了所学知识的内化;四是长期坚持识字、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训练,提高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使学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所得。

五、结语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 《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 (2010-2020)》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提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对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无疑提供了很好的运行平台,尤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基础教育的升学压力将会进一步降低,素质教育也将会真正实施,“翻转课堂”也将会得以中国化,也许会在国内得到较大的普及,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将会是一大趋势,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样化与个性化将会进一步明显,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将会得以真正的实现。

[1]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 [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2]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20.

[3] 黄育妆,陈利国.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12.

[4] 高尚德. “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 [J].上海教育,2013,(5):70-71.

[5] 吴靖,夏斌.微课程建设的装备需求与现实方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45-46.

[6] 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5-48.

[7] 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8] 赵春兰.跨越式教学——坠入教坛的陨石 [J].四川教育,2011,(2-3):70-75.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课堂教学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