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2014-03-29 18:59
东方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哲学史中西梁启超

贾 乾 初

读《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贾 乾 初

晚近以来,梁启超于政治﹑学术影响之大,贡献之夥,著述之众﹑流风之盛,时罕有其匹。故而梁启超及其政治﹑学术等诸多方面成为后此各时期的研究热点。然而,是不是梁启超的政治史﹑学术史﹑哲学史(思想史)价值已然被人们充分认识了呢?当然不应该这样说。一方面,研究者视野﹑意识方面的遮蔽始终是一种不容易克服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研究者研究范式的转捩亦相当重要。就梁氏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上的贡献而言,就必须重新认识。当然,作为持续不衰的研究热点之一,后来者对梁启超的研究如何置喙,则关乎作者的学术敏锐性和学术积累的厚度。近读陆信礼博士的新著《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间承诺《评述》,引文仅注页码),感受良多,以为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创新之作。兹就该书特色略述如下。

一、该书体现了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贡献的新认识

本世纪初,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与中国学者王元化对谈时“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一语为开端,引起了历时十数年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大讨论。当时本书作者正系统研读梁启超的相关论著。其间,他敏锐地发现,“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对刚建立不久的中国哲学史学科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主要是通过与胡适的学术争论的形式展开的。”(《评述》“引言”第7页)因而认为,从中国哲学史学科史的角度关注梁启超的相关思想,对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更具有针对性。因而,重新认识梁启超的中国哲学史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尤其重要的是,站在中国哲学史立场重新审视梁启超尚属空白,这使得此项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也正是作者问题意识长期凝结的结果,才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该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另外,梁启超思想的“博杂”﹑“多变”的矛盾性格既是梁启超思想研究的难点所在,也是梁启超思想研究的魅力所在。在本书作者眼里,梁启超思想的这一特征不仅是方生未死的新旧交替的社会过渡特征的反映,并且可能是其中国哲学史研究独特贡献所隐藏的地方。事实上,作为“新史学”理论奠基人的梁启超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贡献是极为杰出的,像他前期的学术史研究,启示了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写作;后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恰在胡适撰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冯友兰创作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之前,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转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笔者看来,本书作者的这个选题本身恰好表明了他的学术敏感性。

二、该书对梁启超文化观的前后转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考察

中西文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对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是不同学者展开自己学术工作的思想基础。就梁启超来说,这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前后期颇有所不同。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从‘离异’到‘回归’”,当然这是从梁启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说的,即:梁启超前期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大力学习﹑引进西方进步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疏离;后期则对西方文化颇有微词,认为“西洋文明破产”,呼吁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救治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梁启超本人的文化思想稍有出入。对一生都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梁启超来说,他前期并非全盘地否定传统,后期也不是完全地回归传统。只是前期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学习西方文化,后期的中心工作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更为恰当。由是,作者引述了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言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并高度评价了中西文明“结婚”以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思想。作者认为,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明并重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思想。这与他后期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了。后期的中西文明“化合”思想深化了早期的“结婚”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观念。正是在对梁启超文化观充分认知﹑解读的基础上,本书才有力地凸显出梁氏中国哲学研究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三、该书着重强调了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在同时代的学者们当中,梁启超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的方法。因而作者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特色方面。这也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学术建树。对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贡献,作者概括为四大方面:(一)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二)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三)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四)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将梁启超在各具体领域中方法特色,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总结。比如作者将梁启超先秦诸子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四)学术研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五)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又如作者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具有全面性;(二)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具有客观性;(三)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具有现实性;(四)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五)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做出论断,具有可读性。这些概括,不仅符合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实际,而且对于今后深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不无启示意义。

作者从多层次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特色的概括,既充分彰显了梁氏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明确地展现出梁氏在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作者看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以“以西释中”的“西方化”范式代替了传统的“以中释中”的“本土化”范式,虽具有革命性进步意义,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化”范式“主要着眼于中西哲学的共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评述》“引言”第13页)。而梁启超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既在当时就对“西方化”范式提出的有力的批评和质疑,同时又以自己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这为此后冯友兰﹑张岱年创立‘中西结合’范式提供了学术基础。”(《评述》“引言”第13页)就是说,由“西方化”范式转换为“中西结合”范式,梁启超是启其端绪者。作者同时指出,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贡献,并不宜简单理解为方法上的变换与进展,而应该理解为当时学人在苦苦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自己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底色努力探索的表现。无疑,在这里梁启超文化观念的前后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有力思想支撑。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猜你喜欢
哲学史中西梁启超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的开场白
谢林与黑格尔论笛卡尔——以《近代哲学史》和《哲学史讲演录》为例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自由观”——庄子现代诠释的重要进路及其反思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2012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的进展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