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世 文
新兴的艺术形态及其实践: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
刘 世 文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艺术的变革。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态,追求远程临场的艺术效果,它代表着未来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强调的是一种远距离传播与接受的艺术形式,追求的是“远程临场”的新的审美心理感受与体验,以期达到“就在那里”的审美效果并产生别样的美感。
遥在艺术;通信艺术;连通性;远程临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对艺术的影响和介入有增无减,深刻的影响着艺术的变革。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它强调的是一种远距离传播与接受的艺术形式,追求的是一种遥在/远程临场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效果。这种新兴的艺术形态打破了传统意义即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超越了传统艺术形式受制于时空限制的传播与接受的藩篱,可以实现远距离、跨空间的艺术传播与接受,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播。自从计算机与通信结合,计算机感测到的人类活动,包括触觉、视觉、姿势动作、位置变化、手势变动和动作追踪等都能进行远程传输与监测。通过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结合而出现的“遥在”是人类实现其控制距离,实现远程临场的最好技术手段。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艺术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利用这一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实践。
遥在艺术和远程通信艺术是内涵和外延相互交叠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这是因为它们所追求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尝试操纵远程装置,进行远程传播和控制,遥控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打破和跨越物理时空之限制,远距离的参与不在身边的遥远环境,并能切实地感受与干预这一遥远的环境,追求“远程临场”的心理感受与真实效果。在最严格的意义上,两者又有着细微区别,因为“远程通信指的是双方都是主动者的网络交流,有别于由主动一方(一人)对于被动一方(机器人)进行操纵的遥在(Telepresence)”。[1](P406)可见,遥在艺术的发展是从远距离对机器人的操纵、控制发展而来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遥在艺术就是远程通信艺术。远程通信艺术主要是指应用电话、广播、电视、无线电、网络、人造卫星、视频会议、计算机媒介通信、数字信息传输等远程通信设备和技术创作的艺术品。[2](P23)远程通信艺术具有连通性、远程临场、互动性等特点。所谓连通性,是指它可能是一种唤起全球精神的工具,它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如同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地球村”,将不同的媒体、不同的人们及其所在的不同地点连接成一个连续统一体,并形成一个复杂的、高速运转的交互网络。通过连接从而跨越物理时空的界限,超越身体的局限,将不同地点的人物、时间及各种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体验,带来新的人类表现形式,“简单的说,远程信息处理令我们同时在这里和那里,同时在其他许多地方……这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能力,人们在信息空间遇见其他人,无论各自真实身体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现在可以在实时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以虚拟的形式,思想对思想,面对面,这种情况令人兴奋。”[3](P42)在罗伊·阿斯科特看来,这种连通性不仅仅是将信息迅速甚至是同步传送到遥远的场所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同于传统的交流方式所引起的深刻影响:它有助于建构全球精神交流,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语言的形成。
远程通信技术在研究与艺术领域追求的是一种实现远程临场的效果,这种远程临场的特性在于“拥有不在这里却似乎在这里”的品质。这就是说,人们不仅能感知相隔千里之外的遥远环境,还能通过某种方式、甚至某个动作或借助于某种媒介作用于他所感知的环境,真正实现了“临场”(Presence)。其采取的方式一般有将虚拟世界与实时视频整合、采用虚拟现实设备调整对于远距离空间的感知,并且通过参与者(包括创作者与接受者)在本地的身体动作、姿势等来执行远距离场所中遥控设备的动作从而起到作用于他所感知的遥远环境中的事物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给人一种存在的真实感,这与虚拟现实艺术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拉斯·洛斯伯格对“远程临场”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远程临场系统的基本目的是扩展操作者对远程环境的感觉,运动神经的灵敏度,以及提升操作者在远程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Sheridan教授于1992年定义远程临场是一个人类、机器系统、人类操作者在其中接收‘有关远程操作者和作业环境的足够信息,这些信息完全以自然的方式展现,令操作者感觉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遥远的场所’。这与虚拟现实非常相象,虚拟现实就是我们在电脑模拟中,尽力达到‘真实现场存在’的幻象。而远程临场则尽力令我们产生出现在远距离场所中的幻觉。在本质上,远程临场和虚拟现实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两者都有一个人机接口(interface),用户通过该接口运用人类的自然力量,与另一环境产生互动,后一个环境不在用户身体周围。所做一切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起透明的连接,一种能在操作者与环境之间进行信息自然传递的用户接口,用户通过这种接口能够感觉遥远环境里的一切。”[4](P72)远程临场艺术能产生一种开放且吸引人的全新体验,这种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全新艺术体验的鲜明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使人产生“就在那里”的强烈感觉。这种全新体验证明了由遥控装置、远程景象、心灵遥感以及视听信息实时交互所引发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文化及哲学、美学观念之变化,它创造的独特环境让参与者在其中去体验/经历想象的遥在世界。
这种开放的艺术体验与实时交互密不可分。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远程通信艺术必然具备这一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特征。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互动特性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即欣赏者与作者之互动、欣赏者与作品之互动、欣赏者与欣赏者之互动和机器与机器之互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互动形式,都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引起我们对于社会关系、真实性、艺术问题、哲学和美学问题的思考,这不仅是其魅力之所在,更是其价值之所在。
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1922年,莫霍利·纳吉利用通信技术连接不同地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孕育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胚胎。他利用电话在工厂定制的5件作品被认为是最早利用远程通信方式创作的艺术作品。[5](P262)1986年,被称为“录像艺术之父”的白南准利用卫星电视技术联接纽约、东京、汉城等城市,实现了在地理位置上毫不相关的国家、城市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开启了利用电视卫星技术进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互动与交流的艺术形式的先河,这些都是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早期艺术实践活动。对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罗伊·阿斯科特、肯·戈德堡、爱德华多·卡茨等著名艺术家和理论家。其中罗伊·阿斯科特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积极从事探索远程通信艺术之可能性的实践,创作了作品《文本的皱褶:一个全球性的童话故事》,还在理论上对这一新兴的艺术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他于1983年发表论文《艺术与远程通信:网络意识的形成》,1991年他在与卡尔·赖富勒(Carl Leoffler)一起编辑的《莱昂纳多》特别期刊《连接性》上发表《连接性:艺术与交互式远程通信》(Connectivity∶ Art and Internative Telecommunications)重点探讨了远程通信及其艺术可能性。2003年,罗伊·阿斯科特又出版了新著《远程拥抱:艺术、技术与意识的幻想理论》。肯·戈德堡编辑了一本题为《花园里的机器人:遥控机器人学、以及关于互联网的远程认识论》的著作,深刻探讨了相关主题,并以自己的具体艺术实践对其提出的相关主题进行了佐证。他创作的《远程花园》(Tele-garden)是远程通信艺术的经典之作。这是一件运用网络、远程通信和机器人等综合技术创作的作品。该装置是一座由机器人操作的花园,观众通过互联网操纵机器人照料花园。任何人都可以访问“远程花园网站”,一旦用户注册登记就可以在花园里种植一粒种子,随后通过多次访问站点,操纵机器人灌溉种子,并观察其生长过程。这个花园还允许远程园丁们相互分享信息。如果某个园丁因外出不能上网时,可以安排其他人代替自己培育,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让种子能够健康生长。爱德华多·卡茨的作品《未知的心灵传输状态》也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以实现远程控制植物生长的作品,该作品的构成是画廊地面上的一个台子里有一颗植物种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为这颗种子传送光,使其在黑暗中发芽,茁壮成长。此外,他还创作了《鸭嘴兽》系列远程临场装置艺术作品。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参与者通过网络来发号施令,对遥在地方/远程环境的真实空间进行干预并产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他的作品关注在人类、植物、动物和机器人之间建立各种新的接口,以增强参与者介入/参与远程环境实现远程控制之手段,增加其选择的诸多可能性,鼓励和建构一种对话式的互动关系,指涉关乎身份、作用、责任以及沟通的真正可能性等复杂问题。
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与西方相比较要晚得多,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中国的远程通信技术及其周边软、硬件设施和环境与西方相比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技术的相对落后制囿着中国的远程通信艺术实践,使其尚处于一个艰难摸索的学习、探索阶段。一是艺术家自身的原因。在中国,许多艺术家由于自身的视野、艺术修养、艺术观念、艺术见识等还远未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的艺术形式/形态、新的艺术经验来进行新的艺术创作,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之要求。此外,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设备等也是桎梏着中国的远程通信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值得称赞的是,尽管受制于上述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但当代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并未对这一新兴艺术类型“视而不见”,也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在尝试这一新的艺术实践,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之可能性。尽管与西方相对成熟的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相比,这些艺术实践还显得相对稚气,但也着实让艺术家们和广大观众们开了眼界,自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2003年初,上海美术馆展出了一件利用视频技术创作的远程艺术作品。这件作品将上海美术馆的展览现场同500多公里之外的安徽著名民居群——西递、宏村连接起来,使两地能够及时沟通。在上海美术馆展厅的大屏幕上展示着西递、宏村两地的即时情景和村舍中人的活动。在西递、宏村也各有一套相同设备,将上海美术馆的一些场景展示出来。两边的主持人不断邀请观众坐到镜头前与屏幕中的另一端的观众对话。[6]同年的“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别出心裁地在展厅门口打了一口“井”,这口“井”将数码艺术展现场与上海城隍庙连接起来,两边的观众可以通过这口“井”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对话。[7]这些艺术实践,利用远程通信技术进行实时交互,打破物理意义上的时空限制,超越传统艺术受制于时空限制的传播与接受的藩篱,实现远距离、跨空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播,建构起新型的交流方式和互动方式,冲击着传统艺术的交流与传播方式,彰显着新兴的艺术形态的价值和魅力。
尽管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录像艺术、多媒融合艺术和计算机艺术的高度,它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它可以使人们跨越地理时空的障碍进行远程临场,达到“就在那里”的沟通与交流的效果,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特征正是其作为艺术的魅力所在。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重要的是“连接”与“超链接”,一件作品甚至连传统意义上的作者是否存在(因为参与者可以转化为作者)都已显得不再象传统艺术那样重要,最重要的是接受者和参与者从不同的地方实时/即时参与和共同创作艺术作品这一行为本身。正是这些与传统艺术形态完全不同的特征与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这一艺术现象。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和魅力的艺术形态,它代表着未来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当代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见,具有实验精神的中国艺术家们将积极投身于探索这一新型艺术形态之丰富可能性的实践,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遥在与远程通信艺术的本土化实践,建构着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独特景观。
[1] 黄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美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
[3] 罗伊·阿斯科特.连接性∶艺术和交互式远程通信[A].童芳编著.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拉斯·洛斯伯格.远程临场[A].童芳编著.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文武.上海与西递的即时沟通——“上海双年展”上的数码艺术[J].美术观察,2003,(1).
[7] 杨斌.期待中国的数码艺术“航母”——“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有感[J].美术观察,2004,(2).
责任编辑:冯济平
The Form and Practice of New Art: Tele-Presence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rts
LIU shi-wen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Fuyang Teachers'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China )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l uence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As an emerging art form, tele-presence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rts, through its pursuit of remote spot artistic effec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future of new media ar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ele-presence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rts, analyz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Tele-presence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rts pursues a "remote spot", which is the new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to achieve the "out there" aesthetic effect and produce a different kind of beauty.
Tele-presence art; remote communication art; connectivity; remote spot
J01
A
1005-7110(2014)03-0080-04
2014-01-06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及批评研究”(11YJC760052)阶段性成果。
刘世文(1980-),男,广东韶关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