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

2014-03-29 01:31包江宁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时代感蒙古族音乐课

包江宁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赏识你的学生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

包江宁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素质教育前提下,音乐教师应从赏识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时间,鼓励音乐创造.

赏识;音乐审美;个性发展

曾经读过一本一个父亲写的书,名字叫《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该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并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周弘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入手.

作为一名素质教育前提下担任新课程教学的音乐教师,这个问题也同时需要我用上课实践来回答.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不能仅停留在“赏识”这个阶段,怎样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又怎样通过音乐课教学,构建孩子们完整的多元智能?这些问题体现在音乐课设计的方方面面,总之,新课程下的音乐课首当其冲要做到: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从赏识入手.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慧眼识英雄”,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决不是无限夸大学生的潜力,为学生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学生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教师个人的脸面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更要注意到,在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得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教师合理调整和学生的这种“赏识与被赏识”的关系,结果往往会事半功倍.而学生也将以不同于“师生关系”的“朋友关系”、“亲人关系”充分相信和依赖我们,创造融洽氛围.

其次,课程内容强调兴趣、时代感和民族性.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应该被布置在音乐课的前沿,它是中国音乐时代感和民族性都较强的一部分.多聆听,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保持和前进的中国同步.

以深受学生们欢迎的音乐课《蒙古族风情》为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课的音乐实践中,同时特别强调时代感和民族性.

课题《蒙古族风情》

课前准备:蒙古族风味小吃(炒米、奶豆腐等):蒙古族民族服装(蒙古袍);蒙古族民族乐器(马头琴、四胡、筷子、盅子等);照片、图像、资料(中国地图,成吉思汗画像、草原蒙古包、羊群、马群的照片等).

上课过程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展示他们上课前准备的资料,而教师配合自己的资料讲述蒙古族民歌,并且邀请舞蹈老师贯穿其中,给大家表演蒙古舞,教给大家一两个蒙古舞的动作.而马头琴、四胡、筷子、盅子等蒙古族乐器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置身于蒙古族的音乐之中的魅力.选择的音乐片段时代感很强,既有流传很久的蒙古族民歌《大青马》、《诺恩吉雅》、也有著名的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家喻户晓的《草原夜色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还有现代音乐,如蒙古族青年歌手玛希演唱的《蓝色的蒙古高原》、《泡泡雨》.选择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有长调独唱,学生可以欣赏原汁原味的蒙语歌曲,也有无伴奏合唱,学生可以欣赏气势宏大又合声优美的蒙古族歌曲,最后,学生放开歌喉,把自己会唱的蒙古族歌曲唱给大家听.然后,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一下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课后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音乐课,因为它体现了音乐课的多元化.以欣赏为主线的多学科综合又为音乐课注入了“人文素养”的多重内涵,这也是素质教育下音乐课的发展方向.

第三,课程面向全体同学,并且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最难突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以一节学生参与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的音乐综合课《破铜烂铁打着玩》为例.

课题《破铜烂铁打着玩》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做一件打击乐器.教师准备三到四件乐器(腰鼓、三角铁……)

上课前五分钟放关于打击乐的VCD:女子打击乐队的打击乐表演,结合安塞腰鼓、凤阳花鼓、新疆手鼓片段讲解打击乐的基本知识.创造性的学习体现在给大家看一段湖州民俗表演,其民歌全部用农民日常生活和劳动用具演奏.比如:晒米用的簸箕、竹筒饭的竹筒等.

学生利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如装着石子的矿泉水瓶、脸盆等练习击打节奏.最后以VCD《破铜烂铁打着玩》给学生以生活启示:身边能够用来做音乐创作的素材和材料应有尽有,就看每个人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欣赏:谭盾《云南水乡》

这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前置.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主动有趣的创造性前置.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主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走进新课堂,感受新课程,对于课程的认识,我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开始喜欢学习.在教师面前,我们的孩子永远是轻松自信的!

J60;G642.3

A

1673-260X(2014)02-0210-02

猜你喜欢
时代感蒙古族音乐课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建筑的传统化和时代感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