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4-03-29 01:31陈尚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实训

陈尚金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003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创新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陈尚金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003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但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财经类专业涵盖较多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只有大胆改革创新,采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方案,研究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探讨专业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才能避免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

统筹;区域经济;分类指导;比较优势

教育部教高〔2012〕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要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涵义: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为目标,侧重于实践应用而不单纯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高职财经类专业通常包括商贸、金融、财会、管理等,均为文科类高职专业,它区别于高职工科类和其他文科类专业,此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律,在培养目标、规格、理论课程设置、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安排、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有独特的要求.为提高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该类专业人才评价的规格及质量标准.

1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培养规格

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管理、服务需要,使毕业生成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拥有相应专业技能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要向就业口径转变,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向培养训练和形成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转变.新时期的财经类专业人才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加强创新精神培养,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鼓励开展多元的项目训练和实训课程,以人才培养手段多样化促进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目标多元化和应用能力的多样化,按照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生源状况、专业特色和区域优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2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但是任何成功的教育模式,诸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都是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创立的,有其适用的特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是政府、企业、行业的协会和教育部门所共同构建的特殊职业教育环境,德国社会管理和现代企业运作已处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针对国家发展、企业发展而制定的职业教育法规,从中学就开始实施的职业导向教育,特有的由企业支撑的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相配合的学习条件等等,这些都值得学习和借鉴.要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精髓所在,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职业教育的环境,创造性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解决方案,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要从事教学实际出发,在相对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支撑下,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目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传输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从课程体系结构调整,实训环节安排,第二课堂设计以及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都需充分借鉴和吸纳企业人士参与,共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参与编写高职财经类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对于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商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当前用人单位更多地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因此在校企合作制定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应更加关注上述素质、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方案中要重点增设一些社会实践课程,如市场调研、企业见习、顶岗实训,并且在方案中增设一部分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由学生选择获取个人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专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备会计电算化技能和一定的会计理论,是否具有上岗后的实操能力及发展的‘‘后劲”.通过校企合作,除强化基础会计理论、会计法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基础理论外,特别要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关键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需要,在教学安排以及课程考核上突出应知应会部分,不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理论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带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课程考核上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会计电算化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组织无纸化上机考核,不要进行传统的试卷考试.营销类专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上要经常采取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实训,让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考核上安排大作业或社会实践,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给出该门课程考核成绩.

3 改革评价制度,突出考核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传统的考核办法使实习实训流于形式,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端.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就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毕业生工作岗位涉及到的内容为教学要求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予以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考核形式多样化,在形式上可以实行操作考试、撰写论文或完成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社会实践报告、数据案例分析以及实训单位实习评级等,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适时制定纲领性粗线条课程、学业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指导专业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课程考核.总之,要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应该具备的要求,在相关课程考核上实现课程、学业考核的创新,突出考核的多元化与灵活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就业岗位要求的一致性,要用实践能力能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才是改革考核制度的根本目的,也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4 创新教学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多年来,对于财经类专业教学手段改革着眼点在哪里,如何进行,怎样评价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很多高职院校做了一些探索.如果仅就教学手段本身而改革,没有很好地把课堂改革与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只能造成人才培养的脱节.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财经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感叹,“老师教的、学校学的,在用人单位根本用不上”,或者是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在单位发展得不好,这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高职财经类毕业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处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特点,在教学组织上改进教学手段,废除传统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避免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探索,开展行动导向、任务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和辅助者,不做主导者、指挥者和评判者.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项目、作业、任务完成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财经应用文写作,老师可以选素材,让学生找问题,发表见解,解释理由,修正完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做”“练”“参与”中得到启发,吸取知识,获得经验,在以后工作中能够胜任文字处理和公文写作.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机房、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畅通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丰富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容.

G719.2

A

1673-260X(2014)02-0203-02

2014年安徽省高校省级示范实训中心(物流管理专业)项目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财经类毕业生实训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