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岩,李秀叶,王维霖,王芳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或量不满意的状况。中医对于失眠症的认识,最早是在《内经》中有描述,将其称为“目不瞑”、“不得卧”,后世的中医医家也从各个方面对失眠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失眠症可引起一系列其他症状,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等,抑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妨碍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从丰富的针灸学文献以及近代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的资料来看,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可靠,无西药的依赖性、成瘾性,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电针仪与针刺结合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电针仪包括疏波、密波、疏密波、断续波4种波形,哪种波形的治疗作用最大一直是临床上有争议的话题,所以,本试验是关于以上4种波形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对比观察,从而为临床医生在波形的选择上提供些许参考。
本研究120例均来自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门诊及住院失眠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8个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和断续波组。4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职业与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不寐“的典型症状。
表1 4组患者职业比较
选穴: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头临泣(神庭、百会与双侧头临泣分别接电极)。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泉;肝郁化火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中脘、丰隆、内庭。
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放松,常规局部穴位消毒后进行针刺。百会:针尖沿骨膜向后平刺15 mm~20 mm;四神聪:针尖沿骨膜向百会穴平刺15 mm~20 mm;神庭:针尖沿骨膜向后平刺15 mm~20 mm;头临泣:针尖沿骨膜向后平刺15 mm~20 mm。针刺得气后,使用KWD-808II型电针仪,神庭与百会为一组,双侧头临泣为一组,选择连续波,频率小于30 Hz,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天下午l次,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
选择连续波,频率选择大于30 Hz,选穴及操作方法同疏波组。
选择疏密波,其他同疏波组。
选择断续波,断时,在1.5 s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疏波连续工作1.5 s,其他同疏波组。
PSQI简单、高效、可行度高,与多导睡眠图对应结果相关性高,成为研究睡眠的常用量表。该量表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7方面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范围为0~21分,以7分为分界评价睡眠质量好坏,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睡眠效率值(睡眠率),采用国际标准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为75%以上;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为65%以上;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为55%以上;无效:症状无变化,睡眠率为40%以下。
见表2。PSOI指数治疗前各组两两比较 P>0.05,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疏波组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密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之间两两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4组对失眠的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疏波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其他3组。
表2 4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指数比较
见表3。4组疗效两两Ridit分析,疏波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3 4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失眠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失眠的发病原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3],失眠是由于人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时间规律紊乱所致。近年来对其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西医治疗的一系列副作用迫使急需从中医方面寻找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减轻患者的痛苦。中医针刺不仅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而且可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消除气血失和、脏腑失调、经络淤堵等症状,还在治疗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4-6]。临床上常用毫针针刺结合电针的方法治疗失眠,即毫针刺入后通以人体能适应的微电流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电流频率和节律的不同,可分为疏波、密波、疏密波、断续波等。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以上4种不同波形电针对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疏波组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4组对失眠的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疏波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其他3组。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失眠的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规律产生了紊乱,因疏波的兴奋作用较强,故可以提高白天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而使夜间大脑皮层以抑制作用占主导,从而恢复人体的正常规律,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11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肖传实,原天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85
[4] 吴建丽,王薇,梅荣军.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67 -68
[5] 王东岩,王俊涛,董旭.针刺配合推拿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5 -7
[6] 栾依谷,高维滨,胡霖,等.电项针治疗女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