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和脑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4-09-08 01:45金树英包伍叶邵润慧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氟西汀额叶皮层

金树英,户 丽,包伍叶,3,邵润慧,梁 佳,图 娅,卢 峻△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4000;3.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7;4.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针刺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并可以缓解抗抑郁药的副作用[1-2],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入[3]。近年来提出的抑郁症细胞因子假说[4]认为,慢性应激引起免疫激活、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可以导致抑郁症的发病。已有临床研究发现[5-6],针刺显著降低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海马和额叶皮层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变脑区,但针刺对其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采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处理

选用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32只,体重(180±20)g,由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孤养,并制备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针刺组:造模处理同模型组,并隔日1次在应激前针刺。氟西汀组:造模处理同模型组,每日在应激前给药。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IL-1β、IL-6、TNF-α ELISA 试剂盒(美国R&D公司产品,进口分装);氟西汀(浙江丽晶化学有限公司,分析纯)。其它试剂为国产分析纯。环球牌针灸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摇床;台式冷冻离心机;超声匀浆器等。

1.3 造模方法

[7]方法改进,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方法造模。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28天造模过程中每日随机接受一种不同的应激刺激,具体方法包括:夹尾2 min;束缚3 h;断食24 h;断水24 h;冷水游泳5 min(10℃);振荡30 min。

1.4 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参考《实验针灸学》[8],选取“百会”及“内关”穴。用30号0.5寸毫针治疗,斜刺“百会”,直刺单侧“内关”,进针后捻转,留针10 min。

给药方法:每日应激造模前用氟西汀(10 mg/kg)灌胃给药。

1.5 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IL-1β、IL-6和TNF-α含量

断头处死大鼠,取血,静置后离心(4℃,3000 rpm,15 min),取上清,-80℃保存。断头后迅速取出海马和额叶皮层,置于液氮中,然后移入-80℃冰箱保存。检测前进行脑组织匀浆。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β、IL-6、TNF-α 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1β含量的比较

表1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1β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表1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1β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1。

30.17 ±3.57 23.95 ±2.38 26.04 ±4.93模型组 44.51 ±3.46** 45.00 ±4.87** 45.78 ±7.95**针刺组 33.12 ±4.93## 27.32 ±4.04**## 32.47 ±4.76*##氟西汀组 27.95 ±3.89## 22.93 ±4.22## 27.71 ±5.06组别 血清 海马 额叶皮层正常组##

由表1可见,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β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后,血清IL-1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海马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针刺、氟西汀治疗,海马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额叶皮层 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使额叶皮层IL-1β含量显著降低(P <0.01)。

2.2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6含量的比较

表2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6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表2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IL-6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1。

23.91 ±1.84 20.47 ±2.25 22.78 ±3.15模型组 46.59 ±8.10** 47.12 ±4.99** 53.36 ±7.92**针刺组 33.04 ±4.12**##29.92 ±6.54**## 34.40 ±6.20**##氟西汀组 22.77 ±1.61## 20.48 ±2.66## 25.27 ±3.11组别 血清 海马 额叶皮层正常组##

由表2可见,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6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后,血清IL-1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海马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针刺、氟西汀治疗,海马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额叶皮层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使额叶皮层IL-6含量显著降低(P <0.01)。

2.3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TNF-α含量的比较

表3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TNF-α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表3 各组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TNF-α含量的比较(±s,n=8,单位:pg/ml)

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1。

21.47 ±1.89 21.33 ±1.99 19.78 ±3.74模型组 38.00 ±5.66** 40.09 ±5.98** 35.79 ±5.06**针刺组 25.26 ±4.82## 28.47 ±5.27**## 25.82 ±4.36*##氟西汀组 20.07 ±2.05## 21.21 ±3.27## 20.18 ±2.70组别 血清 海马 额叶皮层正常组##

由表3可见,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海马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针刺、氟西汀治疗,海马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额叶皮层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氟西汀治疗使额叶皮层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0.01)。

3 讨论

慢性应激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9-10],慢性应激可引起免疫系统激活,单核 -巨噬细胞活动增加,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等)释放增加。抑郁症患者血中可检测到 IL-1β、IL-6和 TNF-α水平增高[10]。目前认为,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对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引起抑郁症状。

已有研究表明,IL-1β、IL-6和TNF-α与抑郁症的某些行为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将IL-1β注射到大鼠脑室,可以引起发热、精神运动迟滞、睡眠障碍、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快感缺失、认知和记忆损害等病态行为,类似人的抑郁症状[11]。IL-6缺失小鼠在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出现绝望减少和快感增加的行为,提示IL-6缺失小鼠能够拮抗应激引起的抑郁作用[12]。TNF-α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而TNF-α过度表达的小鼠则出现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针刺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研究显示[14],针刺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IL-6和TNF-α含量,与本实验结果一致。有研究观察到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血清TNF-α含量降低[15],可能是应激方法和时程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慢性应激损害与认知和情绪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特别重视的是海马。海马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变脑区之一[16]。额叶皮层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抑郁症患者出现额叶皮层的损害[17]。笔者的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的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而针刺可以降低上述细胞因子在相关脑区的表达。这提示了针刺可以抑制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缓解炎症反应对大脑的损害,这可能是针刺发挥抗抑郁效应的途径之一。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症”范畴,治疗时应调气安神为主。本实验以百会为主穴。百会位于巅顶,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足厥阴交会之处,头为“精明之府”。百会是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穴位[2,6]。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百会可抑制抑郁大鼠亢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7],促进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 TrkB的表达,改善脑损伤[18]。内关,是心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甲乙经》:“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两穴合用,可调神醒脑、缓解抑郁。

本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可以降低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海马、额叶皮层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缓解外周和中枢免疫炎症反应。这可能是针刺发挥抗抑郁效应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罗和春,Halbriech U,沈渔邨,等.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4):215 -219

[2]段冬梅,图娅,陈利平.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J].中国针灸,2008,28(3):167 -170

[3]户丽,梁佳,金树英,等.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近5年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3,38(3):253 -258

[4]Maes M,Vandoolaeghe E,Ranjan R,et al.Increased serum 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 concentrations in major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1995,36(1 -2):29 -36

[5]Song C,Halbreich U,Han C,et al.Imbalance between pro- and anti- inflammatory cytokines,and between Th1 and Th2 cytokines in depressed patients: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r fluoxetine treatment[J].Pharmacopsychiatry,2009,42(5):182 -188

[6]孙华,赵慧,张捷,等.针刺百会-足三里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3):195 -199

[7]梁佳,卢峻,王俊仁,等.不同针刺方法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下丘脑 CRH基因表达及血清ACTH、CORT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4):265 -268

[8]张露芬.实验针灸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9]Hamer M,Stepton A.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parasympathetic control,and pro -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mental stress[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7,69(7):660 -666

[10]Dantzer R.Cytokine,sickness behavior,and depression[J].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2009,29(2):247 -264

[11]Goshen I,Kreisel T.Brain interleukin-1 mediates chronic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in mice via adrenocortical activation and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suppression[J].Mol Psychiatry,2008,13(7):717-728

[12]Chourbaji S,Urani A,Inta I,et al.IL - 6 knockout mice exhibit resistance to stress-induced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J].Neurobiology of Disease,2006,23(3):587 -594

[13]Golan H,Levav T,Mendelsohn A,et al.Involvement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hippocamp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J].Cerebral Cortex,2004(14):97 -105

[14]李丽萍,华金双,兰敬昀,等.针刺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49-50

[15]陈磊,魏惠芳,仲大磊,等.针灸百会穴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1含量变化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2,32(1):76-78

[16]卢峻,时宇静,费宇彤,等.抑郁症与神经可塑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43 -46

[17]Dwivedi Y,Rizavi HS,Zhang H,et al.Aberrant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 signalling in suicide brain:role of ERK kinase 1(MEK1)[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9,12,1337 -1354

[18]卢金花,姜劲峰,王玲玲,等.电针治疗抑郁模型大鼠快速起效海马区BDNF-TrkB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51-54

猜你喜欢
氟西汀额叶皮层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大脑的巅峰时刻
电刺激大鼠皮层桶状区对胆碱乙酰移位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