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阅读史

2014-03-29 10:42蔺雪楠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名作欣赏 2014年14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蔺雪楠[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荷塘月色》的阅读史

⊙蔺雪楠[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然而时代的更替,读者的阅读视角的变化,导致人们对其理解的不同。本文从五个历史阶段入手,浅析《荷塘月色》八十多年来的阅读历史。

《荷塘月色》阅读史五个阶段

朱自清(1889—1948),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新诗和散文的成熟做了很大贡献,其中散文的影响更为广泛。1928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其散文集《背影》,收录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自1927年在《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七号发表以来,便吸引了众多读者,八十多年来人们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止。

20世纪80年代,接受美学理论传入中国,代表人物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文学史不仅是作家作品的历史,同样是读者的历史,是反映和接受的历史。于是,阅读史研究有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荷塘月色》无疑可以作为阅读史研究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八十多年来人们对它的探索从未止步,不同时代背景下如何解读?哪种解读才最接近作者的原意?本文试从五个历史阶段探索、总结《荷塘月色》的阅读历史。

一、1927年至1930年代中期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刮起“狂飙突进”之风。1923年朱自清的长诗《毁灭》发表,随后朱自清开始投身于散文创作,《荷塘月色》就在这一时期孕育的。最早对朱自清散文做评述的是钟敬文,指出朱自清与同时代的散文家相比,其散文特色是“真挚清幽”,《荷塘月色》单从名字上看已“画意的丰满了”。1930年代许多学者就俞平伯、朱自清两人做了比较研究。李素伯评价二人的描写都细腻缠绵,又有各自的不同,俞先生委婉温煦,朱先生神秀悱恻。此后赵景深也展开了二人的比较研究,他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更高一筹,如他的名字一样更为“清”秀,而俞平伯的文章较为平涩。而阿英也对二人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在艺术成就上俞高于朱,但朱的情绪更丰富、奔逆,文字更朴素、通俗。郁达夫也对朱自清的散文做出了评论,认为其散文“充满了诗意”。沐浴着新文化的春风,二三十年代对朱自清的研究虽然并非十分完善,但已给以后的学者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1948年至1951年

20世纪的中国人饱受战争的折磨,持续的战乱给全民族带来沉重的苦难。1948年8月12日,伟大的学者朱自清因病在北平逝世。朱先生的死讯震惊了文学界,杨振生、叶圣陶、李广田、冯雪峰等纷纷写文章悼念朱先生。1940年代对朱自清的研究集中在散文的整体风格和语言以及对朱先生完整人格的探讨上,专门研究《荷塘月色》的文字较少,但是却为以后的研究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三、1951年至“文革”前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学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为革命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文艺活动也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向前行,“政治标准第一”的思想压抑着整个文坛。

1951年中学教师黄庆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文章《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指出《背影》所宣扬的是“一种抽象颓弱的父子之爱”,“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不健康的感情的,在现在实在没有选作教材的必要”。①此后引起了对《背影》的思想倾向、社会影响的大讨论,认为《背影》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感伤主义的情绪,应该从教材中删除。依照这样的阅读思路,人们认为《荷塘月色》也带有小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文艺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人们又开始重拾《荷塘月色》。1959年,张白山发表了文章《漫谈〈荷塘月色〉》。张白山在文中认为《荷塘月色》“委婉细致,十分迷人”。但他也指出,“文章好像缺乏了一个东西——挣扎和战斗的力量”。②1962年,吴晗发表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同年,晦庵发表文章,指出人们喜爱《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是因为它们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是所谓的“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同一时期,何以聪的《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是难得的佳作,充分肯定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成就。他认为朱自清作文“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而且《荷塘月色》在结构上有严谨、和谐、精美等特点。继之,汪炯华和李炎群在《山花》上发表文章《诗的写景,景的抒情——读〈荷塘月色〉》,概括出《荷塘月色》“以诗的写景把月夜荷塘描绘得出神入化,又以景的抒情谱成思念家乡的心曲”③。同年,《山花》11期上刊登了一名读者的文章《优秀遗产也要批判的接受》。这名读者不同意汪炯华和李炎群的观点,批判《荷塘月色》没有“烈的政治内容”,充斥着“感伤的情调”。

概括来说,由于政治上“左”的影响,这一阶段对朱自清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收获,但是总的来说是“沉闷而褊狭”的。

四、1977年至今

“文革”十年浩劫,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陷入瘫痪,对于朱自清的研究也处于停摆状态。1978年后,中国整个社会在全面拨乱反正后进入了新的时期。《荷塘月色》的研究进入“春天”。

1978年,区毓秀发表了论文《试论朱自清和他的创作》,在文中充分肯定了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成就,指出《荷塘月色》的结构“完整和谐”。次年,余荩发表论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突出了朱自清散文的“画意”。此后,很多学者都就朱自清散文“画意”的特色来评析《荷塘月色》,分析其中的画意。在这一阶段,一些学者就朱自清散文的思想特色、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做了全面的研究,如:1979年马焯荣的《论朱自清的散文》,1979年秦亢的《谈朱自清散文的写景技巧》,1979年吴周文的《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1980年傅德岷的《幽·真·巧·美——谈〈荷塘月色〉的艺术特色》,1982年吴周文的《谈〈荷塘月色〉》,1984殷怀仁的《清风亮节,清染荷塘月——〈荷塘月色〉表现艺术管窥》,1989年《论朱自清散文的“中和”之美》等。

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学者们也尝试着“西学东用”,文学界呈“无名”状,于是《荷塘月色》的解读也越来越多元,较为有影响力的是运用弗洛伊德的性意识人格理论。1975年,台湾学者余光中发表了文章《论朱自清的散文》,随后在中国内地产生了影响。范培松的《论朱自清散文中的性压抑》和徐葆耕的《原父意识的补偿与升华》是两篇运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人格理论来研究朱自清散文而更早产生影响的文章。④而后,高原东、蒋济永和杨朴做了更严谨的阐述。

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一期刊载了高远东的《〈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高远东在文中指出,主人公漫步荷塘,借助自然的美景和文化习俗来平息自己“爱欲骚动”,在这“惊心动魄”的旅程中寄寓了其“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和“刹那主义”的人生观。

2004年杨朴在《文学评论》第二期上发表了的《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继而便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杨朴认为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源于内在情欲的无法压制,《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与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无关。“朱自清以‘荷塘月色’的幻梦似的描写,把潜意识中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荷花的意象上”⑤。于是荷花便象征了朱自清的潜意识欲望。他还认为《采莲赋》中涉及到的古代采莲行为象征着性爱的仪式。杨朴先生的开放性解读使持保守观点的学者很难接受,这些学者纷纷发表文章驳斥杨朴的观点。这场一连持续了几年的有关“美人幻梦”的论战背后折射出外来思潮与传统思想的碰撞,反映出人们对文本接受状况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荷塘月色》作为文学经典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对其八十多年的阅读历史进行分析后,从对其鉴赏与接受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了超越时代的共同审美趣味,也看到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从保守到开放的解读。正如杨朴先生所说:“《荷塘月色》的欣赏和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开放的,读者的阅读也是开放的,我们的欣赏研究怎么可以是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呢?”⑥

①黄庆生.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J].人民教育,1951(6):48.

②张白山.静寂的景沉默的心——我读《荷塘月色》[J].中华活页文选,2007(4):44.

③汪炯华,李炎群.诗的写景,景的抒情——读《荷塘月色》[J].山花,1963(3):57.

④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

⑤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J].文学评论,2004(2):125.

⑥杨朴.荷花是美人的象征意象——对“圣洁人格”说回应并续论《荷塘月色》的形式意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6(2).

作者:蔺雪楠,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