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2014-03-28 17:03余兴厚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学术

余兴厚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当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与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机制,从而形成研究生导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生管理评价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一种制度安排,是制度与方法的总称。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机制是指教育管理机构 (部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指导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的评价,并为相关培养政策制定与完善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它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体系,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结果与运用等。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机制,需构建完善的导师管理评价制度,形成权责明确的评价主体、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奖罚分明的措施。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地方高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47.2万人,较上年增长13%;2011年达到49.5万人,较上年增长7.9%;2012年达到51.7万人,较上年增长4.4%。其中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164.58万人,其中博士生27.13万人,硕士生137.46万人[1]序言。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博士生规模较小外,硕士招生数已占半壁江山。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 《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3〕5号)看,全国普通高校招收61 315人,其中部属高校招收47 368人,地方高校招收13 947人,地方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占普通高校招收的22.7%。全国普通高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24 416人,其中部属高校招收248 852人,地方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275 564人,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总数的52.5%。

随着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导师队伍、科研经费、学位论文、招生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1]8。因为现有的研究生指导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导师的能力、水平及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生师比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常用的表征指标[1]。因此必须考虑生师比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2007-2010年我国博士层次的生师比基本维持在4.5:1上下;硕士层次生师比维持在5:1[1]11。按三年学制计算,每名导师每年指导1.5名博士生,指导1.7名硕士生。从整体看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有保证的,但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地方高校存在招生人数增长与导师数量不足的尖锐矛盾。为了缓解矛盾,高校一方面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增加了调剂生比例,降低复试 “门槛”,导致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学校被迫降低了研究生导师上岗条件,或通过增加导师招生人数缓解矛盾,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科学合理地确定导师上岗条件及招生人数,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是确定导师上岗条件及招生人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尚未构建起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机制,缺乏对导师指导能力与水平的科学评价,缺乏对导师教育行为的过程评价。由于管理评价机制缺位,导致导师间缺乏竞争,存在 “终生制”现象,随着国家2014年地方高校研究生收费机制改革的推动,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机制极为迫切。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评价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的评价体系。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了以学系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三大评价主体,最终形成了全面的、多元的研究生导师评价制度。英国导师评价制度几经改革,由中介实施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加拿大实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学生、专家评价系统[2]。反观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评价主体主要还是学校管理部门、学生评价,还缺乏导师本人、同行专家和社会多主体参与。特别是作为评价对象的研究生导师受控于外部评价,失去了在评价过程中的话语权,导致评价的认同度的不高,也不利于评价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部分地方高校在现行的评价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构建导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其社会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但在制度设计上并没有厘清这些评价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权责关系,在操作层面上由于实施难度较大、信息处理困难等原因而没有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目标。

(二)评价内容片面

研究生导师评价应包括导师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学生培养质量,它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导师师德修养、科研能力、指导能力。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评价内容过于片面。第一是导师遴选、资格确定未与招生挂钩,把导师看成是职务而非岗位,过分看重学历、职称与前期的科研成果,而对导师的师德修养、指导能力则重视不够。在科研成果上,看重省部级及以上的课题数量、CSSCI及SCI等来源刊物发表论文数量,而对论文本身质量和与学科相关性则没有要求,这种以课题项目级别、刊物级别及数量判断导师学术水平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片面。第二是导师任期考核评价,主要是看导师任期内主持了多少科研项目,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对导师指导研究生科研过程、培养科研素质的行为及效果评价不多或没有评价。第三是以硕士生学位论文的优劣或毕业与否为依据评判导师指导效果。这种结果性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人才培养能力与教育管理水平,但却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反映研究生导师的实际指导能力。这种以科研为导向的遴选与评价制度,导致一些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科研,而忽视对研究生的指导,特别是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单靠学位论文优良评价指导教师,难以真正反映导师的指导效果。

(三)评价标准同一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类型多样,学科门类众多。在类型上主要有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职专业学位博、硕士以及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硕士研究生等多种研究生类型,学科门类上涵盖了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众多学科。由于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学科门类的多样性评价方法差异性,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科特点进行分类评价,制定分类评价标准。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评价实行 “一刀切”,表现为:其一是缺乏学术型导师、专业学位导师的分类评价标准;其二是忽视了学科的差异性,以同一标准评价不同学科研究生导师。

(四)评价方式简单

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研究生导师评价,应按照不同类型研究生、不同学科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导师的指导情况及效果。但目前地方高校对导师的评价主要是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组织的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网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缺乏导师自评、互评、集体评议、过程评议等,在评价方法上也缺乏创新性。因为目前评价方法中定性评价过多,缺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定量评价,没有把应当量化的标准与定性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进来。如对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表现、师德修养等评价往往是笼统的经验评定,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量化,原因在于评价技术的适用性差。

二、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制度,是促进研究生导师改进工作、提升教育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导师评价的成功经验,实现多元化评价,力求客观、公正,淡化评价的行政化倾向。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等。

1.学生评价。研究生对导师的师德修养、学术水平、指导行为与效果的了解最为直接,应成为评价指导教师的主体,但在评价前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教育,让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以保证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实现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使评价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如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集体评价等方式。

2.自我评价。研究生导师群体是一个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所组成的,自我意识强,注重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应开展导师自我评价,发挥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评价重在提高导师的自我参与、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能力。

3.专家评价。专家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研究生导师的学术地位、学术品格、学术成就,但要避免 “同行相轻”现象出现,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可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学校公认的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组成评估小组,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导师作出评价。

4.社会评价。社会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导师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也能够反映学生走入社会的思想政治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有关单位可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就业单位、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工作状况;或组织由指导导师、就业单位、实习单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交流沟通,掌握一些来自社会的评价信息,为真实客观评价导师的指导提供参考,激励导师提高学术水平,改进指导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评价内容系统化

研究生导师的评价内容是一个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系统,指标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不可分割性。因此要求指标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为例,导师评价一级指标应包括师德修养、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四个指标。

1.师德修养。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最为重要,它对研究生立德树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因此,应将导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帮助作为考核导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师德修养一级指标下可设计思想道德素质、职业责任、人生态度等反映师德修养的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计三级指标,形成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指标体系。

2.学术水平。导师的学术水平与学术指导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呈正相关。导师学术水平的评价主要通过导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结果等二级指标来衡量。在教学能力、水平与结果二级指标下设立授课水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与效果;在科研能力、水平与效果二级指标下设立科研论文、专著、项目、获奖成果等三级指标。

3.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反映导师当前科学研究的状况,二级指标反映正在进行的论文类、专著(教材)类、项目类、专利类等科学研究状况。三级指标则是对论文类、专著 (教材)类、项目类、专利类进行细化。

4.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指标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强化过程评价,可以有效避免单纯以论文优劣评价导师的做法,可充分调动导师积极性、主动性,做好指导过程的相关工作,加强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创新精神与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培养质量的动态监控。

在过程评价的二级指标下设立指导方式、指导内容、指导频率等三级指标。其中指导方式可分为个人 “师傅带徒弟”方式、团队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分为思想品德指导、学习指导、能力指导、就业指导、选题指导等;指导频率包括导师与研究生交流的次数、时间等。由于学科性质、导师个性、指导方式的不同,指导频率不宜采用统一的标准,但应有基本要求,即最低指导频率。同时可以把指导时间和范围放宽,可以以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为限,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制定不同的标准。

结果评价的三级指标包括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发表论文、共同完成课题的数量、质量和相关获奖情况以及毕业论文质量等。其中毕业论文是评价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因为研究生存在类型差异,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学位论文的质量体现了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和指导质量,也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应成为评价导师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

(三)评价标准差异化

根据研究生类型多样,学科门类众多的实际,制定不同类型导师的差异化评价标准。

1.培养体系的差异性。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差异性建立分类培养体系,设计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论文要求和考核评价体系。

2.上岗条件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研究生类型设置导师上岗条件,学术型与专业型导师的差异应主要体现在学术能力、学术水平与行业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上的差异等。

3.指导过程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应有指导的不同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体现出指导过程的差异性,以发挥导师在差异化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内容主要包括对个人培养计划制定的指导、对学习研究的指导、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均要体现出差异化。尽管研究生类型不同,评价标准体现出差异性,但对同一规格、同一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是一致的。

4.评价方式多样化。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应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每一种评价方式的激励作用。

(1)进一步完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书面评价与网络评价、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补与协同,发挥每一种评价方式的长处。

(2)进一步完善导师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把被动评价改革为导师开放式的主动评价。可通过开放式述职评议,通过 “公开亮相、公开评议、公开打分、公开结果”为主要内容的述职考评形式[3],使导师考核评价更为公开透明、民主合理,构建起导师队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机制,形成良性发展的自我管理机制。

(3)构建专项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的评价系统,加强对导师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对于公正、客观地考核评价导师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导师评价结果的处理和运用则是实现管理评价预期目标和效果的必要环节。因此,要构建制度性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机制对待评价结果。

第一,建立评价结果的公示制度。通过评价结果的公示,实现信息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于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要与导师进行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三,建立奖优罚劣的奖惩制度。把评价结果与导师评优、年终考核、招生名额分配、指导研究生数量挂钩。对于评价优良的导师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多次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导师应实行动态调整,甚至暂停导师上岗资格。

随着2014年研究生收费机制改革,地方高校如何进行培养机制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导师管理评价制度成为当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还需要学者们从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上不断地思考与探索。

[1]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李波.国外研究生导师制对我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国兆亮,王楠.关于研究生导师评价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学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