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艳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关于学院,最早是指16世纪末始于意大利,17、18世纪流行英、法、俄等国的艺术流派及思潮。学院派重视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本文的学院指各高校及研究机构。学院作家,顾名思义,是指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同时又从事文学创作的群体。世界各地自有高等教育起就开始出现学院作家,经常被称作 “学院派作家”。这些作家长期或短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任职,或在创作上的描写对象、艺术风格倾向于文学评论者所谓的“学院风格”。与学院作家的内涵与外延相似的概念,大体有学者作家、知识分子作家,大学作家群等。
学者作家主要是指具有学者风度、气质的作家,比如有书卷气、博学、严谨、理性。学院作家、学者作家相同之处在于 “学”,即具有学识修养的作家。学者作家的外延比学院作家大。学院作家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可称作学者作家;而学者作家不一定是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学院作家,如萨特、波伏娃、林语堂、郭沫若等,他们是一流的学者,也是较有影响力的作家,但因职业经历不能算作学院作家。
具有鲜明知识分子特征的作家常被称为知识分子作家,如班达、萨义德认为的 “才智出众”“道德高超”“人类的良心”[1]以及 “从事批评和维持批判的立场是知识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2]。从内涵来看,知识分子作家的界定侧重精神维度和价值维度,如具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独立而深刻地思考,批判的意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等;学院作家的界定侧重职业经历,即学者、作家兼教育科研于一体的职业特点。从规模上看,知识分子作家比学院作家历史更为悠久,数量更多。广义的知识分子作家可追溯到15世纪前后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家,如薄伽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大量学院作家随着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涌现,比知识分子作家出现的时间晚。从外延看,具有知识分子特征的学院作家都可称为知识分子作家,知识分子作家不一定是学院作家,如萨义德、萨特、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林语堂等,都可算做知识分子作家,但因其职业经历,不能算做学院作家。
学院作家与学院派作家基本相似,差异主要在于使用领域和使用时间。学院派作家常被海外文学研究者使用,或评论者在评论具有学院风格的某一文体、某一作家时使用。如 《在学院派作家的周边》(马凌,《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主要以20世纪欧美学院派作家为研究对象,《学院派剧作家袁昌英的诗化戏剧》(刘馨,硕士论文,贵州师范大学,2008)则为学院派作家或文体的个案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使用学院作家一词多过学院派作家,如 《学院作家现象与二十世纪台湾文学》(古远清,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6期)、《异军突起的 “新学院作家”》(藏策,文艺报,2009年第6期)等。
“大学作家群”“教授作家群”等,总体上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或在 (曾在)大学任职的作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大或小,与学院作家有较大差异。
本文的学院作家主要从作者的职业属性而言,即长期或短期在高等学府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并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活跃着一大批学院作家。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 《极端的年代》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惊人发展为原本不具有商业价值的学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世界各国的学院作家骤增[3]。事实上,欧洲学院作家的历史更为久远,自19世纪末出现,成就卓著,其中有多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新小说派重要作家米歇尔·布托尔,英国的C.S刘易斯、戴维·洛奇、威廉·戈尔丁,意大利的安贝托·艾柯,阿根廷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捷克的米兰·昆德拉,等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量的 “学院派作家”出现。被誉为20世纪60、70十年代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的4位作家中的约翰·巴斯、罗伯特·库弗都是学院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流派的重要作家约瑟夫·海勒、唐纳德·巴塞尔姆均为学院作家。较有影响的还有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肯尼迪·科克、菲利普·罗斯、约翰·克娄·兰色姆,等等。
日本的学院作家出现时间较早,如夏目漱石、岛崎藤村、山本有三、永井荷风、伊藤整等。非洲各国的学院作家也在现当代受到更多关注,如巴基斯坦乌尔都语诗人伊克巴尔、缅甸德钦哥都迈,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伊朗萨迪克·赫达亚特,埃及塔哈·侯塞因等。
1.德国古典学者特奥多尔·蒙森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17年生,曾任教于莱比锡大学、苏黎世大学、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大学,著有 《罗马史》。
2.意大利诗人焦苏埃·卡尔杜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35年生,曾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著有Rime Nuove、Odi Barbare等。
3.德国哲学家鲁多夫·奥伊肯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46年生,曾任教于柏林大学、巴塞尔大学、耶拿大学,著有Die Lebensanschauungen der groβen Denker(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Grundlinien einer neuen Lebensans chauung,等。
4.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58年生,曾任教于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著有 《戈斯泰·贝林的故事》《有形的锁环》等。
5.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59年生,曾任职于法兰西学院、法兰西语言科学院,著有 《笑》《著作集》《杂著集》等。
6.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66年生,曾任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大学,著有 《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约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等。
7.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路伊吉·皮兰德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67年生,曾任教于罗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著有 《已故的巴斯加尔》《老人与青年》《一个人,既不是任何人,又是千万人》《赤裸的面具》等。
8.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1898年生,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著有 《太空三部曲》《纳尼亚传奇》《裸颜》等。
9.阿根廷作家、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生,曾任教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著有 《迷宫》《布罗迪埃的报告》《沙之书》《老虎的金黄》等。
10.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年生,任教莎拉劳伦斯学院,著有 《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等。
11.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11年生,曾任教于英国南部萨利斯布里教会学校,著有 《蝇王》《继承者》《塔尖》《纸人》《巧语》等。
12.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思想家雷蒙·威廉斯,1921年生,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稣学院,著有Border Country(边境乡村)、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Long revolution(漫长的革命)、 The VolunteersThe Fight for Manod,London, 等。
13.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尔,1926年生,曾任教于曼彻斯特大学。著有 《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 等。
14.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曾任教于布拉格电影学院、雷恩大学,著有 《可笑的爱》《玩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15.意大利哲学家安伯托·艾柯,1932年生,曾任教于都灵大学、米兰大学、博罗尼亚大学,著有《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等。
16.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戴维·洛奇,1935年生,曾任教于伯明翰大学,著有 《你这个傻瓜》《换位》《治疗》《写作游戏》等。
17.法国作家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40年生,任教曼谷、墨西哥、波士顿等地的大学,著有Voyage à Rodrigues、toile errante (流浪的星星)、Raga:approche du continent invisible(看不见的大陆)、Le Seuil,Ballaciner(诉讼笔录)等。
18.土耳其作家费里特·奥尔汗·帕穆克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52年生,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著有 《黑书》《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纯真博物馆》等。
1.约翰·克罗·兰色姆,1888年生,曾任教于美国梵德比尔大学,著有In God without Thunder、I'll Take My Stand(我坚持我的立场)、The World's Body等。
2.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曾任职于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康奈尔大学,著有《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庶出的标志》《确证》《洛丽塔》等。
3.查尔斯·奥尔森,1910年生,曾任教于克拉克大学、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著有 《马克西穆斯的诗》《在寒冷的地狱中,在灌木丛中》《距离》等。
4.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年生,曾任教于俄勒冈州立大学、本宁顿学院、哈佛大学,著有 《伙计》《基辅怨》《杜宾的生活》《魔桶》等。
5.索尔·贝娄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15年生,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有 《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赫索格》《洪堡的礼物》《拉维尔斯坦》等。
6.约瑟夫·海勒,1923年生,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著有 《第二十二条军规》等。
7.约翰·霍克斯,1925年生,曾任教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著有 《血橙》《食人者》《疾速旅程》《血与皮肤的幽默》《无辜群》等。
8.肯尼思·科克,1925年生,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 《谢谢你及其他诗》《与女人睡觉》《爱的艺术》《复制品》等。
9.约翰·巴斯,1930年生,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著有 《漂浮的歌剧院》《迷失在游乐场》《客迈拉》等。
10.斯坦利·埃尔金,1930年生,曾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著有 《博斯韦尔》《哭喊者和多嘴者》《经销商》《麦格芬》《特德·布里斯太太》等。
11.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年生,曾任教于纽约城市大学,著有 《白雪公主》《死去的父亲》《天堂》 《The King》 等。
12.托妮·莫里森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31年生,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著有 《爵士乐》《爱》《恩惠》《家园》等。
13.罗伯特·库弗,1932年生,曾任教于布朗大学,著有 《布鲁诺分子的由来》《环宇棒球协会》《保姆》等。
14.菲利普·罗斯,1933年生,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爱荷华大学,著有 《遗产》《夏洛克战役》《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
15.乔伊斯·卡罗尔·奥茨,1938年生,曾任教于温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著有 《北门边》《表姐妹》《他们》《大瀑布》等。
16.詹姆斯·威尔奇,1940年生,任教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大学,著有Winter in the Blood、The Death of Jim Loney、The Heartsong of Charging Elk、Christmas Comes to Moccasin Flat等。
17.查尔斯·伯恩斯坦,1950年生,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有 《姑娘似的男人》《现实国》等。
18.雷祖威,1954年生,曾任教于加尼弗里亚大学,著有PangsofLove、TheBarbariansareComing等。
1.日本夏目漱石,1867年生,曾任教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熊本第五高等学校、东京大学,著有 《我是猫》《明暗》《过了春分时节》《行人》《道草》等。
2.日本岛崎藤村,1872年生,曾任教于明治女子学校、仙台东北学院、小诸义塾、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著有 《破戒》《一叶舟》《落梅集》《家》《新生》等。
3.日本伊藤整,1905年生,曾任教于北海道大学、东京工业大学,著有 《得能五郎的生活与意见》《鸣海仙吉》《泛滥》等。
4.日本永井荷风,1879年生,曾任教于庆应义塾大学,著有 《隅田川》《争风吃醋》《梅雨前后》《东趣话》《断肠亭日记》《荷风随笔》等。
5.巴基斯坦伊克巴尔,1877年生,曾任教于拉合尔国立学院,著有 《秘密与奥秘》《波斯雅歌》《永生集》《杰伯列尔的羽翼》等。
6.缅甸德钦哥都迈,1878年生,曾任教于巴罕国民学院,创办仰光大学,著有 《孔雀注》《猴子注》《嘱咐》等。
7.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1889年生,曾任教于亚历山大大学,著有 《鹧鸪的鸣声》《山鲁佐德之梦》《苦难树》《世上受苦人》等。
8.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34年生,曾任教于拉多斯大学、伊巴丹大学、伊费大学、艾默里大学,著有 《死亡和国王的马弁》《未来学家的安魂曲》《反常的季节》等。
9.南非小说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940年生,曾任教于开普敦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芝加哥大学,著有 《敌人》《圣彼得堡的大师》《荒年日记》等。
10.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889年生,曾任教于智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有 《孤寂》《柔情》《有刺的树》等。
中国港台与中国大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界亦是。大陆作家的三次南下: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使他们成为了港台作家。本文称之为港台的学院作家,包括成名于大陆迁居港台仍坚持创作的南下学院作家,主要作品创作于港台的本土学院作家,旅居港台的外来学院作家,出生于港台长期旅居海外的学院作家。
1.香港的学院作家。(1)徐訏,1908年生,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新加坡南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著有 《风萧萧》《江湖行》《时与光》《悲惨的世纪》等。
(2)李辉英,1911年生,曾任教于长春大学、东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著有抗战三部曲:《雾都》《前方》《人间》等。
(3)司马长风,1920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树仁学院、浸会大学,著有 《鹂歌》《海茫茫》《乡愁集》等。
(4)刘绍铭,1934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国立新加坡大学、夏威夷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著有 《旧时香港》《二残游记》《含英咀华》《文字的再生》等。
(5)孙述宇,1934年生,曾任教于美国IOWA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著有《金瓶梅的艺术》《水浒传的来历与艺术》等。
(6)金耀基,1935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著有 《剑桥语丝》《海德堡语丝》《敦煌语丝》等。
(7)小思,1939年生,任教香港大学,著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不迁》等。
(8)陈耀南,1941年生,曾任教于英华书院、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大学,著有 《情是何物》《放笔庄谐雅俗间》《鸿爪雪泥袋鼠邦》《晨光清景》等。
(9)黄国彬,1946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著有 《攀月桂的孩子》《翡冷翠的冬天》《枫香》《逃逸速度》等。
(10)潘铭燊,1945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教育学院,著有 《断鸿篇》《魔鬼夜访潘铭燊先生》《救救城门河》等。
(11)梁锡华,1947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学院,著有 《独立苍茫》《头上一片云》《李商隐哀传》《香港大学生》《爱恨移民曲》等。
(12)黄维梁,1947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著有 《突然,一朵莲花》《大学小品》《我的副产品》《黄维梁散文选》等。
(13)也斯,1948年生,曾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著有 《神话午餐》《人间滋味》《灰鸽早晨的话》《浮藻:诗》《记忆的城市》等。
(14)黄坤尧,1950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著有 《舟人旅歌》《温庭筠》《清怀集》《书缘》等。
(15)胡燕青,1954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著有 《一米四八》《地车里》《我把祷告留在窗台上》等。
(16)陈德锦,1958年生,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学院,著有 《疑问》《爱岛的人》《一枕酣眠》《梦想的开信刀》《盛开的桃金娘》等。
(17)游静,1966年生,曾任教于美国视觉艺术学院、加大圣地牙哥学院及密西根大学等,著有 《不可能的家》《裙拉裤甩》《另起炉灶》等。
(18)董启章,1967年生,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著有 《安卓珍尼》《双身》《小冬校园》《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等。
2.台湾的学院作家。(1)张我军,1902年生,曾任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大学,著有《张我军诗文集》《张我军全集》。
(2)梁实秋,1903年生,曾任教于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北平师大、台湾师范学院,著有 《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清华八年》《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
(3)琦君,1918年生,曾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著有 《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4)胡品清,1921年生,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学院、政工干部学校,著有 《人造花》《梦的船》《芭琪的雕像》《画云的女人》《蔷薇田》等。
(5)聂华苓,1921年生,曾任教于台湾法商学院、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著有 《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葛藤》等。
(6)姚一苇,1922年生,曾任教于台湾艺专、政战学校、中国文化学院,著有 《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申生》《一口箱子》等。
(7)方思,1925年生,曾任教于淡江学院,著有 《时间》《夜》《竖琴与长笛》等。
(8)余光中,1928年生,曾任教于台湾师大、台湾政大、台湾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著有 《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等。
(9)洛夫,1928年生,曾任教于东吴大学,著有 《魔歌》《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漂木》等。
(10)颜元叔,1933年生,曾任教于美国北密歇根大学、台湾大学,著有 《人间烟火》《笑与啸》《草木深》《平庸的梦》等。
(11)郑愁予,1933年生,曾任教于美国艾奥瓦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著有 《错误》《梦土上》《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说》等。
(12)白先勇,1937年生,曾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著有 《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蓦然回首》《孽子》等。
(13)叶维廉,1937年生,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著有 《欧罗巴的芦笛》《红叶的追寻》《幽悠细味普罗旺斯》《细听湖山的话语》等。
(14)王文兴,1939年生,曾任教于台湾大学,著有 《家变》《背海的人》等。
(15)杨牧,1940年生,曾任职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央研究院、东华大学,著有 《水之湄》《灯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禁忌的游戏》等。
(16)许达然,1940生,曾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著有 《含泪的微笑》《远方》《土》《水边》《人行道》等。
(17)张晓风,1941年生,曾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阳明医学院,著有 《白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
(18)张错,1943年生,曾任教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著有 《浮游地狱篇》《双玉环怨》《黄金泪》等。
(19)席慕蓉,1943年生,曾任教于东海大学,著有 《七里香》《成长的痕迹》《时光九篇》《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20)钟玲,1945年生,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香港大学、高雄中山大学,著有 《赤足在草地上》《山客集》《轮回》《生死冤家》《钟铃诗集》等。
(21)陈芳明,1947年生,曾任教于静宜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国立政治大学,著有 《受伤的芦苇》《谢雪红评传》《典范的追求》《危楼夜读》等。
(22)罗青,1948年生,曾任教于辅仁大学外语学院、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著有 《吃西瓜的六种方法》《神州豪侠传》《录影诗学》《少年阿田恩仇录》《一本火柴盒》等。
(23)萧萧,1947年生,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真理大学、明道大学,著有 《悲凉》《毫末天地》《缘无缘》《云边书》等。
(24)简政珍,1950年生,曾任教于中兴大学、亚洲大学,著有 《季节过后》《纸上风云》《爆竹翻脸》《历史的骚味》《浮生纪事》等。
(25)李昂,1952年生,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著有《爱情试验》《误解》《别可怜我,请教育我》《杀夫》等。
(26)渡也,1954年生,曾任教于嘉义农专、台湾教育学院、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立中兴大学,著有《阳光的眼睛》《永远的蝴蝶》《台湾的伤口》《我是一件行李》等。
(27)张大春,1957年生,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著有 《鸡翎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国》《大说谎家》《张大春的文学意见》等。
(28)黄锦树,1967年生,曾任教于埔里暨南国际大学,著有 《梦与猪与黎明》《乌暗暝》《刻背》《土与火》等。
(29)钟怡雯,1969年生,曾任教于元智大学,著有《河宴》《垂钓睡眠》《听说》《我和我豢养的宇宙》《阳光如此明媚》等。
(30)唐捐,1968年生,曾任教于东吴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国立清华大学,著有 《意气草》《金臂勾》《大规模的沉默》等。
(31)陈大为,1969年生,曾任教于台北大学,著有 《治洪前书》《再鸿门》《尽是魅影的城国》《流动的身世》《句号后面》等。
3.海外华人 (包括非华人汉语)作家。(1)熊式一,1902年生,1923年后先后在大陆京沪赣各高校任教,50年代初先后任教英国、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地的大学。著有 《王宝钏》《大学教授》《天桥》等。
(2)於梨华,1932年生,1965年起任教纽约州立大学,著有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梦回青河》等。
(3)许世旭,1934年生于韩国,1968年起任教韩国外语大学、高丽大学,著有 《移动的故乡》等。
(4)汤婷婷,1940年生于美国,1967年后任教夏威夷大学等,著有 《女斗士》《中国佬》《孙行者》等。
(5)王润华,1941年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起任教新加坡南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著有《患病的太阳》《高潮》《内外集》《把黑夜带回家》《夜夜在墓影下》等。
(6)李黎,1948年生,20世纪70年代赴美,曾任教职,著有 《最后夜车》《袋鼠男人》《浮世书简》《晴天笔记》等。
(7)张戎,1952年生,1978年赴英,曾任教于伦敦大学,著有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等。
(8)裘小龙,1953年生,20世纪80年代赴美,曾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著有 《红英之死》《外滩花园》《忠字舞者》等。
(9)哈金,1956年生,1985年移居美国,曾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著有 《等待》《战争垃圾》《沉默的间歇》等。
(10)李翊云,1972年生,1996年赴美,任教于加州大学,著有 《漂泊者》《千年敬祈》《金童玉女》等。
学院作家的界定与作家的职业有关,而职业变动不居,情况比较复杂,如赛珍珠、萨缪尔·贝克特专职创作之前任教高校,T·S·艾略特等许多作家短期任教高校,或成名后任教高校但少有创作,萨特曾任教中学,等等。代表作创作于非学院时期的本文暂不将其列为学院作家。学院作家遍及世界各国各地,自高等教育伊始的19世纪末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之长,数量之多,情况之复杂,本文列举文学成就较大、较有影响的学院作家,虽尽力搜集,仍难免遗漏。
学院作家身兼教师、学者、作家的三重身份,与学者作家、知识分子作家在精神维度、价值取向、创作立场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呈现出独特的复合性特征。
世界范围内的学院作家,无论来自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长时期从事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在专业领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雷蒙·威廉斯,既是任教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教授,又是诗人,是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约翰·克罗·兰赛姆除了教授、作家的身份,还是20世纪著名文艺批评家、文学理论 “新批评”派领军人物,他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提出影响深远的 “构架—肌质”二元论;索尔·贝娄几乎一生都任职高校,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认为他 “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并开创了通俗、精致的 “贝娄风格”(语言);柏格森提出的 “生命直觉意识”,与他的文学创作浑然一体。
学院作家以教师、学者、作家的多重身份,凭借师生传播、学术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多种途径,对本时代的社会、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罗曼·罗兰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价值倾向,“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4],对后时代的文学、社会产生了较大的积极的影响;米兰·昆德拉明显的政治倾向、独立的批判立场,以及鲁迅、朱自清、闻一多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学院作家,不管个人社会活动还是文学作品,都积极介入社会现实、推动时代进程,履行着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
这与一般的通俗作家与专业作家有较大的差异。学院作家大多具有来自 “学院”的理想主义色彩,或热情关注社会问题,或愿意进行形而上的沉思,大多向往高雅的艺术品位,对艺术创新有较高的热情。作为人文学科的学者,系统的专业背景,深入的专业研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院作家思考和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大多更加宏观、理性、深刻地看待世界、社会、人性,并或深或浅地显现于作品中。戴维·洛奇的大部分作品以大学为背景,以学术界映射广阔的社会面貌;沃莱·索因卡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词为 “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威廉·戈尔丁一生都在探讨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的斗争,等等。
从学院作家的文化特质我们可以看出,学院作家融合多重身份,凭借作品广泛的影响力,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文化启蒙和文化传播作用,代表着时代的精英文化。那么,时值当下文学愈加边缘、大众文化繁荣、多元文化共存的大背景,学院作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将大众文化的生产称为文化工业,虽然并非没有偏颇之处,但确实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从文化生产来看,工业化时代的物质产品生产,以利益为驱动,产程高效快速,产出数量众多却质量雷同,丧失了创作应有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文化消费来看,便捷但质量堪忧的快餐阅读、喧嚣的选秀活动、超媒体的文化消费逐渐取代传统的经典阅读方式;煽情性、娱乐性、媚俗性,给大众带来即时享乐的、简单重复的、被动的文化消费。从文化意义来看,大众文化迎合大众感官、休闲娱乐的作用虽不能否认,但简单琐碎、感官的休闲娱乐,摒弃 “严肃”“神圣”“深刻”,消解重大价值和意义,大众从中得到的精神滋养有限,易走向精神贫瘠。
大众终究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社会群体,大众文化的日益繁荣将是必然的时代趋势。当尼尔·波兹曼警示我们 “其 (大众文化)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的时候,尤其需要一批在精神领域有着终极理想追求的精英文化生产者。他们数量不必太多,却是重要的精神存在,警醒不断膨胀的大众文化。从文化生产层面看,学院作家同时从事教学科研和创作,往往在艺术创作方面,富有先锋性,表现为文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即将自己的文学理念应用于文学创作,在创作中力求突破创新,实践新文学形式或表现方法。这对于警示大众文化中的模式化创作,维护文学本体和文学的地位,作用不可小觑。从文化意义层面看,学院作家中的精英知识分子,追求超越的终极价值,关注人精神领域的探索,注重人格的完善,“关怀心灵”,“关心人们的精神升华与人格濡养”,追求 “深刻、崇高和博大的高雅文艺”[6],对于纠偏大众文化时代不断消解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
学者邵燕君曾论及 “越是在资本横行、大众狂欢的时代,越需要建立精英标准,而这正是学院派的义务,或者可以说,这是网络时代对当代文学研究的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7]。学院作家的精英品质引导大众文化,应是未来文学、文化领域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梳理并研究总体上表现为精英文化群体的学院作家,对于引导大众文化良性发展,极具意义。
[1][2][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12、4.
[3][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M].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6]金岱.千年之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235.
[7]邵燕君.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J].南方文坛:2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