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3-28 05:53:16施晓春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院校

施晓春

(1.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2.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针对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现状提出的。[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但仅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是不够的,素质教育在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既是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1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强调,面对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日益凸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为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

二、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素质”原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后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教育各阶段,并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21世纪强调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德育教育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要载体,坚持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统一、坚持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统一,以实现高职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同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其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色。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校是否重视并支持是其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2]有的学校对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如何体现高职特色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到位,有的院校完全是照搬其它学校素质教育的方法,缺乏自身的特性、亮点;[3]有很多的教育者还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没有将素质教育当成分内的工作,只觉得传授知识、为学生答题解难就尽到教师的责任了;有许多学生对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和扩大发展空间考虑得很少,甚至还有的同学没有考虑过。[4]

2013年10月,我校金融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学生、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对我校素质教育情况展开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有74.5%的人认为我校对素质教育很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有92.4%的人认为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需要继续深入推进。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学生虽然大多关心时政、有进取心、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但对自身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提高的意识淡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环境是造就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素质教育的环境既有学校的自身环境,也有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

从自身环境看,学校应通过建立工学结合开放式实训环境、培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等,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5]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学校每个角落,如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办公室、宿舍、食堂等,都必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与企业相契合的实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可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6]但从我校金融系的调查中发现,有55%和46.3%的学生分别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气息感到不满意;有52.5%的学生对实训环境感到不满意,认为设备陈旧、环境落后。

从社会环境看,诸如政治环境、制度环境、家庭环境、舆论环境等都会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学校不可能脱离上述环境而独立存在并发展。调查发现,有40%的家庭认为本来孩子学习就不好,能顺利毕业就行;有43.5%的学生认为即使学得再好,也是高职高专毕业,素质教育对就业没什么影响。随着功利思想向校园渗透,很多高职学生对自身价值、个人利益的关注明显增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团队合作能力欠缺。[7]

(三)素质教育的职业性需进一步突出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高职院校在遵从高校素质教育宗旨的同时,更应突出其职业性特色。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素质。由于高职院校多为三年制且生源素质较差,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能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或弱化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的养成,没有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和就业岗位的不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或开展了但是力度不够。有些院校不注重职业习惯或职业意识的培养,或将之放在学生毕业前夕用几次课或一两周的时间作为一门课程突击完成,效果自然受到很大影响。

(四)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与时俱进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针对技能教育是有一些成型的方法的,例如工作导向、项目驱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但对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体能素质等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却仍是旧的一套,与现代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网络发展、现代通讯发展不相适应。理论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距离,使素质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8]

四、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管理队伍建设、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将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一)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关键之处,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结合地区特点展开行业需求分析,对就业单位展开抽样调查,对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人才层次、企业需求量、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展开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从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据调查,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学制短,为突出技能培养而盲目增大专业课占比,专业课比重大约在65%以上,基础课、理论课占比相应均有压缩。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导向。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兼顾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应在适当增加综合类知识选修课的基础上淡化专业、拓宽基础。2012年,我校针对吉林地区金融人才需求状况开展调研,合理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各金融专业(理财、证券、保险、国际金融等)专业性强的特点,提出“大金融”的概念,课程设置在淡化专业的同时通过尔雅平台增加了30门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文素质网络课、新课供学生选修,并明确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实际选修5门以上,必须达到10学分。这一做法使得我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高职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为心理不成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缺乏自信心等。针对学生的现状,应为他们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环境,训练他们对竞争的适应力,让他们做好上岗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实地了解人才市场情况,模拟情景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健康成长。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利用校园网开设素质教育的专门栏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三)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

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仅要靠校园文化教育,营造浓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要注意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目前多数学校的校园里都注重文化建设,校训、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书法、写作、文艺、计算机等各种有益于提高素质的竞赛活动十分丰富。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9]但作为将技能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具有企业文化的渗透,例如,定期举办各种技能大赛、模拟职业面试情境、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业绩评比等具有社会化的校企活动,强化学校的企业氛围。我校金融系通过金融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金融博物馆展示馆针对学生开展认知教育与实习,聘请金融专家学者作报告,定期开展金融大讲堂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各种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强化金融企业文化的渗透,学生对此认可度高达97.4%。

(四)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

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繁多,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部门,由校领导分管工作,与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形成教育合力。素质教育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要做好

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为此,在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对从事学生直接管理的辅导员,对一线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聘请行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的设置。2005年以来,我校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紧密与金融部门合作,截至2013年7月我们已经与18家金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较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无论是专业结构的调整、目标的确定,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课程的开发都得到金融部门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确保了专业设置科学、培养目标准确,体现出了鲜明的高职素质教育特色。

[1]翟小铁.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5):57.

[2]杨思源.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14):198.

[3]林清辉.新时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24-26.

[4]翟小铁.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38-39.

[5]段朝艳.浅谈高校素质教育工作[J].时代教育,2014,(1):79-80.

[6]周沛江.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环境建设研究[D].南京:中山大学,2012.

[7]曾琦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华中师范大学,2012.

[8]阂建杰,谷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31-33.

[9]张朝辉,关惠琴,武永凤.高职校园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56-58.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院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