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4-03-28 05:53张锦宏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中间业务金融市场

张锦宏

(包商银行 风险管理部,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长期以来,央行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实施了一系列存贷款利率管制政策,直至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由此掀开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新篇章。[1]同年10月,央行又推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其具体做法是:首批九家报价行在每个工作日对贷款基础利率进行报价,其他银行以此报价作为参考对贷款利率进行定价。更具历史意义的是,2013年12月,多家银行推出的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NCD)业务,成为利率市场化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下一步,多家银行还将在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试点的基础上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这意味着在规模较小的范围内将打破存款利率上限,央行逐步放松对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管制。

经历了从贷款利率的放开到同业存单的推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顺利推行。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不难发现,中长期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将释放改革红利,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但对金融市场短期的冲击却不容低估。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会不断涌现。

一、利率市场化及其意义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金融市场所有价格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从宏观角度来看,央行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利率作为重要工具,也是货币政策一个重要体现;从微观角度来讲,利率是经济主体(银行、企业等团体以及个人)组织资金来源、安排资金投向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利率市场化是国家将管制利率的权力逐步下放,最终向金融机构制定自身弹性利率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通过发掘和培育市场参与者,使金融市场交易规则逐渐健全和完善,政府对利率的管制逐步减少,从而使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行。

中国利率市场化采取逐步放开、层层推进的方式,经历了“先货币市场后债券市场”、“先长端利率后短端利率”、“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先银行同业后银行客户”的过程。其宗旨是金融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对于金融市场的判断来主动调节利率水平,最后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机制。利率市场化最终将成为金融资产配置和调节的杠杆,能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无疑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对商业银行资产经营模式、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对风险的评估及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一,就商业银行内部来讲,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使其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前,商业银行利率只能参照央行利率调整幅度,再根据其经营状况相对被动地进行调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会紧盯国际及国内利率市场变动情况,并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科学合理地核算成本,综合制定产品价格,增强资产获利能力。第二,就商业银行外部来讲,利率市场化对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如规范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不断促进金融市场水平的提高、从而逐步形成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金融市场主体充分且有竞争意识的三维一体的金融市场。

(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第一,利率市场化使商业性银行流动性的风险陡然增加。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以及自身经营的压力,必然会导致存款成本提高、贷款收益率下降、银行的净息差收窄、银行业绩下降等问题的出现。商业银行为解决上述问题必然要通过提高客户资金回报率等手段抢夺存款资源。这将使利率的波动性幅度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一再增加,资产负债稳定性持续走低。第二,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利率结构性风险急剧增加。利率市场化后,由于供求关系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利率的波动更加频繁和难以预测,短期资产负债利差波动与长期资产负债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情况加剧,长短期利差与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的情况将导致商业银行净利差收窄,净利润下降。上述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间外币市场已经显现。目前,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而商业银行又通过高利率的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用低利率的手段来做大资产规模,这会导致存款利率大幅度上升远高于贷款利率小幅度上升,利率的结构性风险逐步显现。第三,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选择权风险骤增。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决定银行资金利率。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客户将根据个人金融资产收益行使存贷款选择权,这间接导致了银行需要承担利率风险。利率管理制度放开后,利率波动频繁,而客户的选择多样性又急速扩大,所以商业银行在选择权上无疑会面对更大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措施

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在央行放开利率管制后,必然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危机与挑战。

(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至2013年,银行业信贷资产高达70多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约占三分之二。中长期贷款中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大型国企占信贷投放比重较大,利率风险集中度过高。商业银行需通过资产多元化及转变资产结构等方式分散利率风险,同时通过持续期模型或者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手段计算出敏感性缺口,再通过调节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负债的数量、期限结构来降低利率风险。[2]商业银行要在确保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条件下,努力使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增长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本币资产以及外币资产,既要增加主动型资产,又要增加主动型负债,以此来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资产和负债的变现能力。

(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利率管理体系

对于利率管理的基本流程,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在多年前就建立了经济模型,通过对金融市场中各因素的加权考量,经过识别、计量、处理、评价四个阶段的过程,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的预测方法和利率风险评估及监测机制。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传导机制的优势,剖析多年的经营数据,主动分析市场回购、拆解等相关利率数据,综合国内金融市场情况,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建立起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利率预测模型。

(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金融产品的价格,对外是商业银行与资金需求方或提供方商定的结果,对内是对资产预期收益及风险成本的控制。商业银行应以市场利率水平为基准,以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为参考,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业务需求使用客户盈利分析模型,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补偿、产品收益相关性、违约和展期等实际因素,合理调整金融产品的价格水平。

(四)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传统银行业务由于大中型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和融资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渠道的不断拓宽,商业银行将失去息差保护这一有利优势,进而在谈判过程中较难取得有利地位。商业银行中的利润占比中息差收入逐年趋于下降,相应的会面对中小企业时在信贷方面会给予更大的支持,这对商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模式需要由基准利率加点向成本收益模式转变,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改变以往针对单笔资产的基准利率定价的方式为获得综合收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模式,通过综合客户多种类的业务,综合判断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客户相关资产进行定价。

(五)努力提升中间业务发展速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规模,同时提升非利息收入不需承担利率风险。根据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收入是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大多国际商业银行中间的业务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60%左右,[3]而我国商业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业务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90%,远低于国际水平。我国商业银行需明确中间业务的战略发展地位,从全新视角定位中间业务,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四、结束语

按照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会面临存款成本提高、贷款收益率下降、净息差收窄,业绩下滑等负面的影响。商业银行需采取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提高生息资产中贷款所占的比重;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步伐,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等措施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提升自身竞争力,保证商业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

[1]向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J].财经界,2013,(9).

[2]巴曙松,华中炜,朱元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路径、绩效与市场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9):33-46.

[3]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 ,2011,(1):69-75.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中间业务金融市场
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考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2015年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