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东+杨忠轩+黄花英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多种数学评价技术,注重过程性评价,努力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方法,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导向、矫正的功能。
一、学生掌握数学基本要求的评价
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避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简单模仿,立足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评价注重以下要求:
(1)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完善数学学习认知结构,善于将前后知识贯通练习。
(2)应该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数学核心概念的把握程度。
案例:课堂概念学习的思维能力评价。
课题:“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师:(1)如何求函数的最值。
生:配方求出函数图像的顶点即可。
师:(2)如何求解函数在区间[-1,0]或(-2,2]上的最值?大家讨论一下。
生1:也就是求出顶点坐标。
生2:不对!应该画图观测。
生3:应该考虑函数图像的单调性。
教师从学生讨论的语言中看出,生1的思维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没有随问题变化而调节,层次最低;生2、生3对新问题有一些思考,但还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师:生1同学,你认为问题(1)(2)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吗?既然函数定义域不同,求最值还能一样吗?
师:(对所有同学,从认知的最低层次开始引导)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函数的值域是什么?为什么?
(2)“函数的最值”在函数的图像上的实质是什么?
(3)解决上述问题你觉得用什么方法?
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自信、合作、创新等方面。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注重以下要求:
(1)应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不断增强自信心,并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2)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3)应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4)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看能否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能力。
比如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方法。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一个学期(每月1次)的记载,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评价
学生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对此应有正确导向。能力是通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体现出来的,如何评价能力一直是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普遍课题,应注重以下要求: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看学生能否善于质疑。
(2)学生对于遇到的数学问题是否有自身原创的见解,并关注问题分析的逻辑性。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性如何。
(4)关注学生能否观点鲜明地互相评价。
案例:特殊到一般的推广。
师:在前面的探究中,我们求出了无穷等比数列 的各项和。请同学们思考:(出示投影)对于一般的无穷等比数列an,an=a1qn-1(a1≠0,q≠0),又该如何求它的各项的和?
生:……
师:一般的无穷数列我们没有处理过,我们需要先将无穷转化为有限。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下面请大家试试能否自己解决。
评价内容:(1)使学生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从体会特例到挖掘一般规律;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字母q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明确为什么要分类讨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通过参加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评价注意体现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能否独立思考,能否主动与同伴、教师合作交流,能否清晰地用语言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