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当时心理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的性本能决定论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所以它被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或至少是中性的,并且这种善良的或中性的本性是天生就有的或似本能的。人是有自由的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它主张心理学应该更多关注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的自身发展的潜能,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自我的纯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人本的核心思想下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观,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界的改革,它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学校的教学以深刻启示。他们强调以人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提倡一种非指导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本主义的人格观为理论基础的,包括学习观和教学观。
其一,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想法和意愿,相信学生能够教育自己、发展自己,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人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过程。教师必须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下主动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当中,学习本质上就是经验的学习,人天生具有不断接受新经验的内部学习动机,所以学生应该把经验的生长作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他倡导学生的“自发学习”和“自由学习”,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在《自由学习》一书中归纳出下面十条学习原则:
1.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潜能;
2.当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有用处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3.当某些学习对学生自我具有一定威胁性时,这种学习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抵制;
4.当改变自我的学习威胁性比较低时,这种学习比较容易发生;
5.当学习对学生的自我威胁性非常小时,学生就会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来知觉周围经验,这种学习将进展更为迅速;
6.大量的学习将是通过在做的过程中来学习的;
7.当学生尽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学习效果更佳;
8.当学生用自己的理智和情感都共同参与到其中的学习是最为持久和深入的学习;
9.当学生将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而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得以发展;
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
其二,教学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是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禀赋与天性,让学生意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有它有趣的一面,学生通过发现它的乐趣汲取知识。教师要照顾学生的方方面面,使他们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使他们快乐成长,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只有学生的需求情感不受压抑,自我创造潜能才能发展和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中的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2.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来自学生本人的经验、书籍、经济和其他材料。鼓励学生将个人的知识纳入学习资源当中;
3.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受在这种氛围中他是受到关心和理解的。并且将这种气氛由师生间逐步扩大到同学之间。在这样的气氛的促进下,学习会更加深入,学习进度更快;
4.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或者与别人共同制订,共同探寻学习的兴趣;
5.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的连续性而不是学习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6.学习的目标应该由学生自己确定,对学习的评价也由学生做出;
7.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士”而不是“催化剂”,也不是权威。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教学的主体;以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基点,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为主线,以情感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念无疑给了教师教学许多启迪,对传统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冲击,开拓了人们教育的思路。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