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力刚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不能是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是与否的甄别,而是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师课堂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关键就是找准提问的时机,选准提问的方式。
一、重点难点处——精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特别是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提问语言更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多多益善。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在公式推导的环节,三位教师都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策略,各自设计的探究问题如下:
甲:通过动手操作,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梯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比较之下,甲的问题太模糊,指向性不明,学生往往会答非所问,漫无边际。而丙的问题设计显得杂乱、琐碎、过于直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只有乙的问题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个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二、能力提升处——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进入深层次思考。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让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从而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到此,重难点已经解决,后面练习练习就可以了的。但我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是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很好的时机。我作了以下追问:(1)除了刚才的方法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2)用你的方法转化后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梯形的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3)转化后图形的面积与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4)得到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有以下方法:方法一:把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旋转平移,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面积相等;方法二: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底分别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和;方法三:补一个三角形,使梯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与上底的差,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方法不同,结论一致: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追问,搭设了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了思路,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
三、思维受阻处——引问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懑”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
例如:在学习了《梯形的面积》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用篱笆靠墙边围一个直角梯形花坛,篱笆总长46米,墙是梯形一条腰,长24米,梯形高20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此题对学生的难度在于不知道上底是多少、下底是多少,还多余了一个“墙长24米”的条件。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受阻。这时就需要教师点拨提问,放缓坡度:计算梯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知道上底和下底的目的是为了知道什么?篱笆的总长包括哪几个部分?怎样求出上底和下底的和?正是教师这个引问,简洁、精确,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放缓了练习的坡度,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为起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使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编辑 李艳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