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红
语文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小说类课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往往从背景、人物、主题三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赏析文本,其中教师又会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是在分析时,受到个人认知水平的束缚、个人教学水平的制约,很多时候会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从而得到肤浅的结论。这既会对作品产生错误的解读,也难以发掘出作品本身应有的社会功用。下面以《窗》一文的教学来简要分析。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全文仅1200余字。内容精炼,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文章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后,深受语文教师喜爱,经常作为公开课的素材。笔者通过对几个教师有关《窗》的分析,都是从人性的善恶角度来解读人物形象的,利用对比手法,指出靠窗的病人善良、乐观、喜欢助人的优良品质,不靠窗的病人的冷漠、自私、无情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文章
主旨。
这些分析,总的来说,比较客观,符合实际,但是也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没有把《窗》的真正的社会意义揭示出来,凸显出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窗》有更深的理解呢?
本文是通过了解两个不同位置的病人的性格,那标题为什么不叫“病人”“善与恶”等,而是叫“窗”呢?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两个病人的位置换一下,结局会怎样呢?让学生感悟窗只是一种虚指。
不靠窗的病人起初并不是一个灵魂卑劣的人,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常人,常人都是有一定欲望的。但丁在《神曲》中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這其实就是对常人欲望的一种比喻。常人常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迷路,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或是别人及时指点迷津,一错再错直至铸成大错是完全有可能的。不靠窗的病人既无坚强的毅力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又无第三者来及时帮助,他的人性弱点遂愈演愈烈,终于转化为卑劣的灵魂,以至于最后竟然见死不救。
但是,文中开头如果这样设计,良人位置颠倒,也许故事的结局完全不是这样,不靠窗的病人,也许就不会冷漠、自私,也会变得善良、美好。
不靠窗的病人之所以在一段时间后突然产生“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想法,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作为同样的病人,他有权靠窗,我为什么没有权利靠窗?这种内心的失衡导致嫉妒,嫉妒再转化为怨恨,最后出现了悲剧。而医院对病人的冷漠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病人的生活极端的枯燥乏味,致使靠窗的病人只能讲一些虚幻的故事来排遣寂寞与痛苦。二是病人死后,医院的医护人员“悄无声息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一点也没有大惊小怪。”如果医院能采取一些办法让病人感到温馨、感到生活的充实,如果医院能让病人感到他们所受到的待遇是平等的,那么文中的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这样看来,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大部分人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会不自然地以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人物、加以褒贬。而不能从人性平等的角度去解读,这里的平等,不仅是表面身份的平等,还包括人的情感、价值观、人格、道德的平等,在片面批判不靠窗的病人自私、冷漠之后,要把自己置身于其中,分析这种表面现象的根源,站在道德的高度来分析。否则这样得出的结论当然是肤浅的,难以引起别人的共鸣。
2.体验性原则
受目前这种考试制度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带着一种功利,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教育学生不要迷信专家,不要拘囿陈说,评价人物的结论应来自于自己阅读的体验。教师在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置身于小说的情景之中,让自己去体验、感悟,从内心深处得到共鸣,从而真正地对文中的主人公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所形成的冷漠、自私的不良品质,谁之过?读者应从多角度进行评判。
3.复杂性原则
大部分人的思想,很容易对一个人作出表面的评价。《窗》的教学是这样,《孔乙己》《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我们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红楼梦》中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吗?岂不知人的形象是复杂的,人物分析更应当是多角度的,不应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以至于让学生养成不良的读书习惯,形成不健全的
人格。
4.启迪性原则
好的作品一定蕴涵着深刻的主题,隐含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背景。教师在遇到学生解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打开这扇窗,而不是远离窗口来分析问题,理解小说。正如上面所讲的,教学《窗》时,教师提出问题:《窗》之悲剧,谁之过?这样学生就能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评判问题,这样形成的学生的世界观,比学生单纯获得的应试知识可能要重要的多。
《中庸》中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语文教学中遇到小说类课文的教学中,当我们要解读、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时候,要去功利化的影响,不要表面化,要深层次、多角度来分析人物的善与恶、美与丑,要从人格、道德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剖析问题,要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形象去思考,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最本源的东西去思考问题。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