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014-03-27 08:10王秋菊朱春山张蕊莉
关键词:成球油水微球

王秋菊,朱春山,张蕊莉,王 婷

(河南工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淀粉类物质价格低廉,来源较广,是备受关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淀粉是在原淀粉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引入新的物质,如交联淀粉、接枝淀粉等.淀粉微球作为交联淀粉的一种,具有外形规则、粒度均匀、可降解、无毒害、易储存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间网状结构[1-3].因此,淀粉微球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天然吸附材料.

磁性淀粉微球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造影成像、靶向给药、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4-9].它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控释的功能,能够很容易地被磁力控制、定位、定向、移动和测定.若将其用在水处理方面,能实现微球与水体的快速分离[10-11].传统制备磁性淀粉微球多以包埋法为主,但是此方法存在包埋效率低、稳定性差等不足[12-13],反相微乳法能制备出纳米至微米级的球形颗粒,具有高固含量、散热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为制备磁性复合微球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方法.目前所报道的磁性淀粉微球多采用可溶性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等单一的淀粉原料[13-17],油相多采用价格昂贵或者有毒的环己烷、蓖麻油、液体石蜡等,很少有人以廉价且无害的煤油作为油相[18].若原料中加入β-CD,它参与淀粉的交联共聚后,会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成球率高,重现性好[19].以可溶性淀粉和β-CD 为复合原料制备磁性复合微球鲜有报道.作者以煤油为油相,以淀粉和β-CD 为原料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复合磁性淀粉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可溶性淀粉:分析纯,洛阳市化学试剂厂;β-CD:生物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Span-80:化学纯,天津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Tween-20:化学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环氧氯丙烷: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煤油:绿城塑料厂;氢氧化钠:分析纯,洛阳昊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PEG-4000: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环己烷:分析纯,洛阳市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次蒸馏水:实验室自制.

1.2 仪器与设备

JSM-6010LA 型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 公司;KQ-100E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pecode75 型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MalvernMastersizer2000 型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仪器公司;Lakeshore-7304 型振动样品磁强计:美国LakeShore 公司;D8 Advanced 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AXS 公司.

1.3 淀粉/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1.3.1 PEG-4000 包覆纳米Fe3O4颗粒的制备

精确称量一定量的FeCl3·6H2O 和 FeSO4·7H2O,并溶解于100 mL 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10 min 混匀,然后加入一定量的PEG-4000 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快速滴加浓氨水至pH=9,在恒温水浴60 ℃和搅拌速度为900 r/min 条件下反应60 min 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数次,于60 ℃下真空干燥5 h 得到改性Fe3O4纳米粒子,备用.

1.3.2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将一定量混合均匀的Span-80 和Tween-20 溶于50 mL 煤油,倒入250 mL 的三口烧瓶中,在恒温水浴50 ℃条件下机械搅拌混匀后作为油相待用.称取2 g 淀粉和1 g β-CD,溶于12 mL 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8 g NaOH,在常温条件下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充分糊化至透明,最后加入一定量的改性Fe3O4纳米粒子,超声辅助下至溶液完全混合均匀作为水相待用.在氮气保护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中,转速调至1 000 r/min 约20 min,待乳液充分混合后逐滴滴入5 mL EPI,转速降至800 r/min,进行交联反应,5 h 后用环己烷、水、无水乙醇依次洗涤过滤,于60 ℃下真空干燥5 h 后得到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

1.4 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的表征及磁性能

1.4.1 微球形貌特征

将干燥后的微球样品用双面胶固定在样品台上,然后进行真空喷金处理,将处理好的样品用JSM-6010LA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放大倍数为350 倍和2 500 倍时微球的形貌特征.

1.4.2 微球粒径分析

将干燥后的微球样品置于进样器中,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2000 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平均粒径及其分布.

1.4.3 红外光谱分析

分别将干燥的改性Fe3O4、可溶性淀粉、β-CD、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进行KBr 压片,用Specode75 型红外光谱仪在400~4 000 cm-1波长范围内进行红外光谱测定,比较分析谱图的变化.

1.4.4 微球X-射线衍射分析

用Advanced D8 型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可溶性淀粉、β-CD、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的晶体结构,比较分析衍射图谱的变化.操作参数为:Cu 靶,扫描步长为0.02°,最大功率为30 W,扫描速率为0.5°/min,扫描范围为10~80°.

1.4.5 微球Fe3O4含量测定

用灼烧法[11,20]测定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的铁含量(以Fe3O4%计),准确称取0.2 g(精确至0.000 1 g,)磁性复合淀粉微球放置在马弗炉中(灼烧时间为2 h,温度为600 ℃)进行灼烧后,计算剩余物质的百分含量W1%.600 ℃灼烧后,其淀粉壳层被炭化、完全烧掉,因为灼烧过程有O2,Fe3O4被氧化成Fe2O3.所以,根据Fe 守恒,由式(1)计算出Fe3O4的质量百分数W%.

式中:W%为Fe3O4的质量百分数;W1%为剩余物质质量百分数;MFe3O4为Fe3O4的相对分子质量;MFe2O3为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1.4.6 微球磁性能测试

将微球研磨成均匀的粉末,使用LakerShore-730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微球的磁滞回线,用于表征物质磁性大小,分析其磁性能.操作参数为:温度,298 K;磁场强度,-12 000~12 000 Oe.

2 结果与分析

2.1 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2.1.1 温度对微球的影响

固定环氧氯丙烷用量5 mL,转速800 r/min,油水体积比4∶1,Fe3O4用量0.5 g,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对微球粒径及成球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1.

从表1 可知,微球粒径随着温度的增高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温度过低时体系的反应速度较慢,不利于交联反应的进行,温度的增大有利于淀粉/β-CD 和Fe3O4纳米粒子有效的进行包埋交联反应,但是温度过高时,淀粉及β-CD 凝胶效应较明显,引起淀粉分子环糊精分子之间的自聚,导致微球粒径变大.

2.1.2 油水比对微球的影响

固定环氧氯丙烷用量5 mL,转速800 r/min,温度49 ℃,Fe3O4用量0.5 g,其他条件不变,考察油水体积比对微球成球效果的影响,成球效果见表2.

表1 不同温度对微球粒径及成球效果的影响

表2 不同油水比对微球成球效果的影响

从表2 可知,当油水比太小(低于2∶1)时不能成球,随着油水比的增加,微球形状圆整,分散性较好.因为油水比太低时,含Fe3O4的复合淀粉乳液在油相中分散时相对液滴较大,且Fe3O4纳米粒子间聚集的几率增加,导致乳液体系不稳定,无法成球;油水比的增大,减小了液滴之间的聚集机会,含Fe3O4的复合淀粉乳液在油相中分散更加均匀,液滴相对减小,体系比较稳定,成球较好,但是油相过多将增加成本,造成浪费.所以,选择最佳油水比为4∶1.

2.1.3 交联剂用量对微球的影响

固定温度49 ℃,转速800 r/min,油水比4∶1,Fe3O4用量0.5 g,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交联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成球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交联剂用量对微球的影响

从表3 可知,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加大,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因为交联剂的作用是将淀粉和β-CD 分子交联成球,交联剂用量过小时,含纳米Fe3O4粒子的复合淀粉乳液无法交联,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交联反应的进行,但是用量过大时,乳液的稳定性降低,出现多个微球粘连现象,所以高于6 mL 后微球粒径变大.

2.1.4 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

固定温度49 ℃,环氧氯丙烷用量5 mL,油水比4∶1,Fe3O4用量0.5 g,其他条件不变,考察搅拌转速对微球粒径及成球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4.

从表4 可知,转速小于500 r/min 时,无法成球,搅拌速度增加到600~800 r/min 时,所得微球均匀分散,900 r/min 时,电镜下观察粒径虽然很小但是团聚严重.因为过低的搅拌速度使淀粉乳液在油相中分散的液滴相对较大,Fe3O4纳米粒子分子间聚集,乳液不稳定,不利于微球的合成;随着转速的增大,乳液分散较均匀,有利于淀粉乳液包裹Fe3O4纳米粒子,且液滴更小,Fe3O4纳米粒子分散均匀,所得微球的粒径变小;过大的转速又会使已经分散的微球发生碰撞、凝聚、粘连,且增加了Fe3O4纳米粒子团聚的机会,造成微球大小不一,影响微球质量.

表4 不同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

2.2 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形貌观察

图1 分别为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放大倍数350 倍(a)和2 500 倍(b)的电镜图.

图1 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SEM 电镜图

由图1(a)可知,微球较圆整,表面略显粗糙,分散性较好;由图1(b)微球断面可知,微球内部有空间网状结构.

2.3 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粒径分布分析

图2 为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粒径分布区间.

图2 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的粒径分布

由图2 可知,微球的粒径中值d(0.5)为30.763 μm,比表面积为0.249 m2/g,体积平均粒径为35.950 μm,表面积平均粒径为24.049 μm,微球粒径分布较窄,无双峰,分散性比较好.

2.4 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红外光谱分析

图3 为改性Fe3O4(a)、可溶性淀粉(b)、β-CD(c)、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d)的红外光谱图.

图3 红外光谱图

由图3 可知,淀粉、β-CD、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中,3 390 cm-1附近均出现吸收峰,证明在微球交联前后淀粉和β-CD 中—OH 一直存在,成球后—OH 吸收峰变窄变弱,是游离—OH 发生交联的结果;淀粉/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中,除了在3 390 cm-1处的—OH 伸缩振动吸收峰、2 890 cm-1处出现的饱和烃C—H 伸缩振动吸收峰、1 120 cm-1处出现的C—O 伸缩振动吸收峰等淀粉和β-CD 的特征吸收峰外,在576 cm-1处出现了Fe—O 键的特征吸收峰,说明磁性Fe3O4微粒成功包埋在淀粉壳层中;而且复合微球中在1 650 cm-1处—OH 弯曲振动峰明显比淀粉弱,表明淀粉的一部分氢键已经被交联键代替,950~1 250 cm-1处峰形变宽,且强度变大,这是交联后的醚键造成的,证明环氧氯丙烷成功交联.

2.5 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XRD 分析

图4 分别为β-CD(a)、可溶性淀粉(b)、淀粉/β-CD 复合磁性微球(c)的X-射线衍射图.

图4 X-射线衍射图

从图4 可知,β-CD、可溶性淀粉、淀粉/β-CD磁性复合微球衍射峰明显不同,β-CD 在2θ 分别为11°、13°、18°、25°、36°附近都有较明显的特征峰,可溶性淀粉在2θ 为15°、17°、22°、24°、26°附近都有较明显的特征峰,而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在11°、13°、18°、25°、36°及15°、17°、22°、24°、26°附近基本没有特征峰,说明β-CD、淀粉交联形成微球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减弱,改变了β-CD 及淀粉分子结构的完整性,β-CD、淀粉原有的晶型大部分被破坏,淀粉/β-CD 复合磁性微球的结晶能力相比于β-CD、淀粉而言明显降低.而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在35°、57°、64°附近有明显的衍射峰,是包覆在微球中的Fe3O4纳米粒子较强衍射峰的部分保留,进一步证明了Fe3O4纳米粒子存在于微球中.

2.6 淀粉/β-CD 磁性复合淀粉微球磁性能分析

图5 为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磁滞回线.

由图5 可知,曲线基本是一条可逆的单线,剩余磁感应强度(Br)和矫顽力(Hc)都几乎为零,说明微球具有很好的超顺磁性,容易被外加磁场控制.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7.87 emu/g.

3 结论

以可溶性淀粉和β-CD 为原料,以自制Fe3O4纳米粒子为磁材料,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在温度为50 ℃,交联剂用量为5 mL,复合乳化剂用量为0.9 g,Fe3O4用量为0.5 g,搅拌速度控制在800 r/min 左右时,微球较分散,粒径分布较窄.此法合成淀粉/β-CD 磁性复合微球工艺操作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微球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和超顺磁性,有望在含重金属的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应用.

图5 淀粉/β-CD 复合磁性微球磁滞回线

[1]张永春,李艳,马毅.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24(4):56-57.

[2]康晓梅,杨延慧,曾宪仕,等.改型淀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12):16-18.

[3]冀国强,邵秀芝.淀粉微球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9(8):1-3.

[4]杨小玲,姜玉凤,张引莉.磁性淀粉微球药物载体的合成及表征[J].应用化工,2008,37(1):46-61.

[5]钱斯日古楞,王红英.磁性淀粉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4):47-49.

[6]王艳丽,刘钟栋.磁性淀粉微球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郑州:2008.

[7]Safarik I,Safarikova M.Magnetic techniques for th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proteins a nd peptides[J].Biomagnet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4,2(1):7-8.

[8]谢新玲,罗冯笑,童张法,等.磁性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6):286-289.

[9]Santa Mariaa L C,Costaa M A S,Santosa F A M,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 metal composite microspheres[J].Materials Letters,2006,60(2):270-273.

[10]王星,朱春山,张弘,等.磁性淀粉微球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6):43-48.

[11]谢新玲,罗冯笑,童张法,等.反相乳液法制备磁性木薯淀粉微球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4,35(1):152-155.

[12]王志士.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3]朱旻鹏,李新华,薛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性能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339-343.

[14]徐忠,伟宁,李强,等.反相微乳法制备玉米淀粉微球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5):259-262.

[15]徐建慧,李霄,杨小玲.复合玉米淀粉微球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3,42(7):1252-1256.

[16]Ren Li li,Jiang Man,Wang Li yan,et al.A method for improving dispersion of starch nanocrystals in water through crosslinking modification with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J].Carbohydrate Polymer,2012,87(2):1874-1876.

[17]周烨胤,吴琼珠,平其能.两种油相对淀粉微球制备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1):72-74.

[18]邱莉,朱春山,袁艳丽.以煤油为油相的淀粉微球的制备[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52-56.

[19]余晓雪.修饰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及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武汉:民族大学,2009.

[20]赵维,齐署华,陈佑宁,等.纳米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524-526.

猜你喜欢
成球油水微球
如果动物都胖成球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浅谈间歇式圆盘成球机在生产中的应用
气鼓鼓的河鲀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小颗粒油页岩的综合利用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