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4-03-27 10:19丁玉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旅游农村发展

丁玉平,白 然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 承德 067000)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丁玉平,白 然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 承德 067000)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形式,更能够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验,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制约着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分析了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科学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所谓乡村旅游就是指以乡村文化习俗、乡村山水田园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民俗文化、农副产品等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旅游形式[1]。

1 开发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品逐渐多样化,消费者的参与性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区别于传统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综合性和消费者高度参与性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旅游者不仅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山逛景”,还可以“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过农人生活”,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与青睐。虽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对地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价值观念的扭曲等负面效应,但是大量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地方基础服务设施的改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转变观念、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效应还是巨大的。因此,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措施。这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是建设新农村、全面奔小康,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新途径。

2 影响与制约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

“三农”问题是历届中央领导和政府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2007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旅游业纳入现代服务业,予以扶持和鼓励。在2013年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中,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放在重要位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仍然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在给城镇居民带来愉悦、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了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一定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配套服务不全,缺乏政府规划管理

食、宿、行、游、购、娱是旅游发展的六大要素,无论哪种形式的旅游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方面服务。在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政府没有在交通、医疗、社会治安等方面先行投资,进行整体规划管理,从而出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因交通不畅出现“进不来,出不去”的情况,或者出现被当地居民诈骗、哄抢等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热情。

2.2 个性特色不足,缺少核心竞争力

经营乡村旅游的主体大多为当地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市场开发的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初级化或简单模仿,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从而减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例如从曾经风靡一时的“仿古一条街”,到随处可见的观光果园、农业示范园、古镇民居、民俗村等,人们曾经追求的景观特色越来越模糊,雷同性越来越高,竞争力越来越差。

2.3 注重眼前利益,没有持续发展意识

一方面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部分经营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砍伐树木、拆毁老屋、填塞湖塘、私搭乱建,直接导致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甚至出现山体滑坡、环境恶化等现象,大大降低当地旅游资源的市场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开发之初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再加之旅游者的到来及其活动进一步恶化了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环境,出现污水横流,垃圾乱扔、乱涂乱画等问题,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2.4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乡村旅游开发在环境治理、房屋修建、设施采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日常经营也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据调查,开发乡村旅游最多的资金投入2 000多万以上,最少的也在2万元左右,其中60%左右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20%左右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20%的资金来源于民间集资、亲朋好友拆借甚至出现借用高利贷的方式,有三分之二的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2]。因此,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再进行市场开拓及产品更新完善,直接导致发展缺少后劲,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金融危机等情况更是难以应对。

3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地方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更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风光特色,避免同质化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调控及市场开拓,使乡村旅游开发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分析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要素,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使得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有序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3.1 规范政府规划管理,开发保护并行

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应该根据各地的自然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力,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最终达到“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切不可急功近利、涸泽而渔,破坏乡村自有的自然环境,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但从实践来看,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由于地方政府引导和规范管理不到位,小农个体私营经营模式下的急功近利,盲目开发的乱象,导致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针对游客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因此急需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达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双重目的[3]。例如政府管理部门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提出环境治理占资金投入百分比的强制要求;制定“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安排专人随机跟踪检查,随时出现问题随时处理,而不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出现问题惩罚处理一走了之。

3.2 加大资金政策扶植,优化整体环境

农村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主体中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投资,在适度资金支持下,使经营者能够走出最初的困境,健康有序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完善交通、卫生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等,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1]。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41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加大对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信贷支持;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7月2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包括住宿业和餐饮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因此可以借助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大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植力度,优化持续发展的整体环境。

3.3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整体品质

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初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化内涵不足,特别是对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农耕文化的体现不够充分。在构成乡村旅游产品的物质条件、非物质条件和相关服务三要素上,文化文章做得不够,这与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势有很大差距。因而在乡村旅游开发时,要充分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5]。例如,成都市锦江区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休闲旅游为载体,并拥有文化产业集聚特点的全新业态形式,2006年6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州省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是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只有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深层内涵,才能形成旅游产品竞争中的制胜优势[4]。

3.4 适度开发特色农业,创建特色品牌

从80年代后期出于招商引资目的深圳荔枝节的举办,到如今种类繁多的各类农业观光园、科技示范园、农业博览园等的集聚,我国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取得了突出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各种类型农业园区就有3 000多个。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的强劲势头与显著效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旅游局曾提出全国各地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要突出农村、农家特色。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不是一哄而起、千村一面。例如四川“水果之乡”金堂,将万亩良种果林开发为旅游园林区,通过水果丰产和观光旅游实现双重创利;山东马家沟芹菜;河北隆化富硒大米等等,这些都是立足自身优势,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从业人才培养,提高接待水平

游客即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是整个旅游项目兴衰的核心,如果没有优质的接待服务水平,再好的旅游资源也失去价值。在旅游服务行业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在依托乡村山水田园、民风民俗等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基础上,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形成良好的口碑,作为软件的优质服务热情接待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出现“宰客”、“欺客”现象,使得旅游者谈游色变、气愤不已。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旅游地人才培养,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例如提高当地导游的文化修养和讲解能力,不只是会说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而是和当地特有的地理构造,土壤性质、历史文化等知识联系到一起,能够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收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6]。

综上所述,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条道路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尊重当地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和不断挖掘其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开发、科学规范管理,加快人才培养、有效开拓市场,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1]王谋.依据特色资源促进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7-91.

[2]刘洪彪,刘玉婷.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14338-14340.

[3]李玉凤,王广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1):19-21.

[4]林智理.乡村旅游产品体质升级策略探析[J].旅游资源,2010,26(5):125-127.

[5]沙润.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社会科学家,2012(3):31-35.

[6]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Strategie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ING Yu-ping,Bai R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ourism,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Hebei,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tourism,an advantageous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not only provides the urban residents with their favorite form of entertainment but offers them more job opportunities,also increases their income and promotes their qualities as well.With many years of improvements,it has already got a certain amount of scale and experience,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disharmonies which restri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area.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handcuffs in this course and meanwhile,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rural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y research

F590.75

A

1008-9446(2014)03-0075-04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自筹经费项目(开发特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34576277

2014-01-06

丁玉平(1974-),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旅游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