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亮,李瑾瑜
(荆州市惠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者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主要理论,他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存所必需,但能促进生理机能更加旺盛,如果不被满足,会引起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疾病发生[1-2]。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低保居民的生活保障及就医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将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在荆州市城市低保居民患者心理护理当中,了解低保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有效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12月首次在荆州市惠民医院住院的城市低保患者。纳入标准:户籍在荆州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持有效《社会救助证》的居民;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及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简称“三无人员”)。共计156名患者参与调查。其中男性75例,女性81例;年龄:45~84岁,其中<60岁75例,60~75岁54例,>75岁27例;受教育程度:文盲37例,小学26例,初中56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6例;婚姻状况:已婚109例,未婚12例,离异24例,丧偶11例;照顾状况:家属照顾78例,社会照顾51例,无人照顾27例;健康状况:自觉较差者52例,患慢性病者85例,身体残疾者19例;保障金额:100~500元;其中100~200元32例,200~300元49例,300~400元63例,>400元12例。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并对156例低保住院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健康状况、保障金额等方面进行调查,全面分析其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状况,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相关知识,制定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落实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并观察实施效果。
1)孤寂感。低保患者大多是一些慢性病和多发病患者,住院脱离原有环境后,由于不能及时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得不到家属或亲属的日常照顾,往往会产生空虚和寂寞感。
2)自卑感。由于物价急剧上涨,住房、医疗、教育等实施市场化改革使该人群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平等分享社会成果[3]。再加上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主要靠领取社会救助金维持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3)经济压力大,无助感强。因低保患者多处于社会生活的较低层,大多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主要靠领取社会保障金生活,所以经常会因住院费用和生活来源而产生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无助感。
4)负性情绪。有的低保患者由于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面对困境和挫折,甚至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5)无价值感。由于疾病,年龄及经济因素,低保患者会认为自己对社会和家庭无贡献,反而是一种拖累,伴有一种无价值感[4]。
6)缺乏安全感。有些低保患者因担心疾病严重程度、害怕疾病反复发作、离开医院没有安全感而不愿出院回家,他们会觉得只有和医护人员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
对于大多数的低保患者来说,仅仅依靠保障金的发放是不能满足其生存的需要的。为此,医院筹建了“爱心病房”,为低保特困患者提供免费医疗;实行了“按揭看病”,患者无需担保,何时有钱何时还的政策;提供了“爱心便当”,免费为低保特困患者提供午餐和晚餐。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缓解了低保特困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生存状况。另外,由于部分低保患者不能正确应对自己的负向心理健康,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低保患者时要注意交谈和操作的时间与方法,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
低保患者住院之后,由于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环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加之对所患疾病性质、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手段的不清晰等,极易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部分低保患者甚至会因害怕疾病复发或家里没有安全感而害怕出院。因此在患者住院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提供清洁温馨、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和患者积极沟通,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顾虑, 并通过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蔼亲切的护理态度,去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
患者在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家庭成员、单位同事、亲朋好友的理解、关心和爱护[5]。有的低保患者因丧偶、离婚或儿女在外工作导致身边无人照顾,往往会产生孤独寂寞感,有的低保患者虽有亲朋好友但彼此关系并不和睦。因此,作为护士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使护患双方社交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护理工作自始至终有序、协调[5]。长期活跃在医院的老年和青年志愿者们志愿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护和心理沟通,医院护理人员长期对低保患者开展家庭回访,这些都切实让他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低保患者由于大多是“三无人员”,处于社会的较低层,极易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歧视,所以他们往往有着很强的自尊心。这就是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和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当中要主动介绍自己和礼貌的称呼患者,耐心听取患者建议和意见,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尊重患者信仰和隐私。为此,医院提出并实行了笑脸相迎、问寒问暖,下班打招呼的“亲情式”服务理念,拉近了与低保患者的距离。
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需要,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低保患者在住院后,由于角色的自我转换,往往害怕失业或长期失去某些社会功能如社会功能,家庭功能等而不愿安心住院,表现出沮丧、悲观和绝望的情感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战胜病魔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诊疗和护理活动中来,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通过对156例低保住院患者在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充分满足其心理需要,低保住院患者的负向心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通过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和护理人员的家庭回访后,患者的孤寂感和安全感改善最明显,“爱心病房”等措施的开设也在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保患者的经济压力。结果表明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有效实施,对低保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低保住院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低保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疾病护理和基础护理而忽视其心理需求的状况。根据其独特的需要和问题,了解不同低保住院患者在同一时期及同一住院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给予适当的需求干预,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满足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因此,自觉掌握并运用好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可以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益和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低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6],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彦英,朱坤明,赵晓燕.需要层次论在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8):176-187.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
[3]覃朝辉,刘苏,杜娟,等.城市低保人群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5):343-345.
[4]王春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无陪护住院老人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112-113.
[5]黄秀英.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J].医学信息,2013,26(6):459.
[6]刘剑.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26(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