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芳
(海口市龙华区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科,海口570102)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过程中,首次出现的糖耐量异常现象,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性,应激状态的增加,导致GDM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2]。GDM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妊娠期代谢改变,导致妊娠期孕妇的心理负担过重,威胁母婴健康[3]。本研究中,对GDM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危险因素,做好早期诊断和治疗,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4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3.0~41.0(27.4±3.5)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4例;选取同期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4.0~42.0(27.8±3.8)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和产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均衡性。
1.2GDM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发布的标准[4],75 g葡萄糖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1 h、2 h血糖水平分别≥5.1 mmol/L、10.0mmol/L、8.5mmol/L时,则诊断为GDM。
1.3焦虑、抑郁评分方法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scale,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6],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分值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临床资料调查 对两组孕妇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年龄≥2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孕期BMI增长率>20%的比例、糖尿病家族史、现病史、孕产史、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等。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GDM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孕前BMI>26、孕期BMI增长率>20%、糖尿病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率、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表3)。
2.3GDM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应激、糖尿病知识缺乏、饮食不合理、过分担心母婴健康以及血糖监测不及时与GDM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相关(P<0.05)(表4)。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分)
表2 GDM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3 GDM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GDM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性分析
据报道,我国GDM的发病率为3%~5%,由于多数GDM患者是在产检时首次发现,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疾病对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7]。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充分证实了上述理论观点。
有报道称,25岁作为GDM的切点值,25岁以下发生GDM的概率相对较小,仅为0.4%~0.8%,而25岁以上发生率相对增加,为4.3%~5.5%[8]。孕前超重、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并且孕期BMI增长过快,也相应增加GDM发生率[9]。这些负面情绪可导致患者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应激类激素的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增强,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抑郁情绪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降低葡萄糖的利用率,促进糖异生,加重高血糖[10];患者缺乏对GDM相关知识的认识,当确诊时,在疾病作用下,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妊娠期间饮食不当,导致孕期BMI增长过快,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加重病情变化;孕期过分担心母婴健康,以及血糖监测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加重血糖升高。
总之,GDM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孕期、分娩期,确保母婴健康和安全。
[1] 任香梅,黄水平,邵继红,等.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54-2956.
[2] 凌轶群,蔡东联.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5):312-314.
[3] 周少锋,黄咏华,冯穗华,等.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附20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8):2828-2829.
[4] 浦杰,李蓉,王浩,等.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7):873-875.
[5] 陈环环,朱文惠,黄培珍.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效果[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09,6(4):245-246.
[6] 梁海英,陈兢思,赵丹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7(23):3868-3870.
[7] 张薇,陈丹青.妊娠期糖尿病对后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8,27(5):312-314.
[8] 李雪兰,应霞,苟文丽.妊娠期糖尿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1):47-49.
[9] 曾蔚越.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3):5-8.
[10] 孙贺,李霞.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