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英,郑红伟
(1.隆昌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四川 隆昌 642150; 2.隆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隆昌 642150)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该病作为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传染病,在我国正呈现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快速扩散的势头,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随着该病病情的进展,患者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病死率明显增加。为改进防控措施,降低其病死率,本研究对该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临床病例资料来源于2007年5月至2013年3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和四川省隆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在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共计159例。有关该病的诊断及纳入标准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执行[2]。
1.2干预措施 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都给予如下抗病毒药物治疗:齐多夫定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24),300 mg,每日2次;拉米夫定片(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618),150 mg,每日2次;依非韦仑片[Merck Sharp & Dohme(Australia) Pty.Ltd.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218],600 mg,每日1次。长期服药,要求患者中途不得随意停止治疗。
1.3方法 结合专业知识,初步认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自变量)可能有年龄、性别、病程、病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坚持抗病毒治疗、是否并发机会性感染、是否并发肿瘤。制订统一的调查表,由专人负责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包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首先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为不遗漏一些可能较有意义的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因素提取,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为有统计学意义可进入回归模型,自变量筛选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前逐步回归法(Forward:LR)。
2.1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 纳入的1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截止2013年3月已死亡83例(不含车祸、自杀等意外死亡),病死率为52.2%。
2.2单因素分析结果 按P<0.10标准,在表1拟定的因素中,病程、病情、是否坚持抗病毒治疗、是否并发机会性感染、是否并发肿瘤的指标,对这些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1)。
2.3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因素病程、是否并发肿瘤虽进入了多因素回归分析,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显著性检验P>0.05而被剔除。最后进入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3个。从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入选的危险因素按其影响大小排列的顺序为是否坚持抗病毒治疗、是否并发机会性感染和病情,其中坚持抗病毒治疗为保护性因素(表2)。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例)
表2 艾滋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1]。本病主要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死亡[1]。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具有传染迅速、发病缓慢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目前对本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进入艾滋病期后,如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死率很高,平均存活期仅1年左右[1]。因此,发现并找到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降低本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后,随即将快速复制并导致血液和淋巴器官中出现高浓度的病毒,同时可侵袭并进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等数种细胞之中[2]。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带CD4受体的T淋巴细胞。当病毒进入并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将以每日产生109~1010个颗粒的速度繁殖,其直接结果是使CD4+T淋巴细胞遭到破坏凋亡[1]。随着体内病毒量的增加,CD4+T淋巴细胞呈进行性下降,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低限的50%即<2×108L-1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将严重破坏而导致免疫缺陷,此时则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2]。由此可见,CD4+T淋巴细胞的多少与病情程度直接相关。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患者死亡年限越短,CD4+T淋巴细胞≤5×107L-1是病情进展和恶化的重要标志[3]。在本研究中,死亡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108L-1的病例高达77%,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病情越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者,病死率越高。
迄今艾滋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依然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而且需要终生服药[1]。临床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保存和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本病的传播[1-2]。目前我国成人及青少年的一线抗病毒方案是齐多夫定/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奈韦拉平。临床研究表明,核苷类或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蛋白酶抑制剂三种及其以上的联合应用可使艾滋病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显著下降,可增加生存率[4]。但因受经济条件、歧视、药物不良反应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均难以坚持长期服药,依从性不理想。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83例死亡患者中有高达69例未坚持抗病毒治疗或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不佳,导致其死亡的概率是存活组的9.261倍,与国内文献报道[5-6]基本一致。
随着艾滋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免疫系统破坏日益加重,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性肺炎、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食管炎及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肠炎等频繁发生,且难以控制治疗[1]。有文献报道机会性感染仍然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7]。本组资料中67例死亡患者并发有各种表现不一的机会性感染,其并发率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并发机会性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与并发者相比,OR=0.138,即前者因机会性感染死亡的可能性仅为后者的13.8%。
此外,从经验上讲艾滋病的病程长短、是否并发肿瘤等应该与患者的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经单因素统计分析,上述两个因素的P值分别为0.083、0.067,虽然被纳入了多因素分析,但因显著性检验不符合标准而未能最终进入危险因素回归模型。究其原因可能是,虽然有的患者病程较长,但坚持抗病毒治疗,且依从性好,使其病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而有的患者虽然病程短,但前期潜伏时间较长,或没有坚持依从治疗,最终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死亡。至于是否并发肿瘤与死亡无密切相关,可能是死亡患者的死因较多,且多以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为主,也可能与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尚不够多有关,使得肿瘤在众多死因中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综上所述,目前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依然较高。在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加强对危险患者尤其是病情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同时并发有各种致命机会性感染患者的防范、控制和治疗,是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1] 杨绍基,任红.传染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121.
[2] 徐莲芝.艾滋病病毒特点及艾滋病的诊断治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87-198.
[3] 张美,李侗曾,张宏伟,等.47例艾滋病死亡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3):148-150.
[4] 陈谐捷,贾卫东,谭行华,等.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98-3501.
[5] 邱涛,李建军,刘晓燕,等.江苏省17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1):1002-1004.
[6] 王丽,张艳云,张双梅,等.159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2):828-829.
[7] 谢志满.92例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0):123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