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双
老年痴呆是一种脑部退行性、广泛性病变,主要特征为慢性器质性脑变性、脑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智能、记忆与认知障碍[1]。因为老年痴呆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差且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不仅会对医疗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同时也是造成老年痴呆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2]。为进一步掌握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作者分别选取发生院内感染与未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痴呆患者,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老年痴呆患者58例,以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3~89岁,病程为1~14年。以未发生院内感染的2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62~87岁,病程为1~15年。两组患者老年痴呆病情、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院内感染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所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老年痴呆患者在入院时并无感染,且并非处于感染潜伏期,住院后出现感染,或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在出院后发生感染现象。在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时,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体检查、抗原体检查与细菌分离培养等)与相应检查结果展开综合性判断。
1.3方法 对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抗生素应用合理与否、在治疗与护理中是否有侵袭性操作、患者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并展开对比。
2.1观察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观察组3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口腔真菌感染2例(6.67%),胃肠道感染3例(10.00%),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10.00%),泌尿系统感染3例(10.00%),上呼吸道感染12例(40.00%),下呼吸道感染7例(23.33%)。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63.33%)。
2.2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观察组患者年龄为(78.6±10.2)岁,住院时间为(32.5±7.2)d;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7.3±9.7)岁,住院时间为(20.7±5.5)d;对比可知,观察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
对两组患者男女比例、侵袭性操作率、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发生率进行对比,两组男女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侵袭性操作率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侵袭性操作率、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发生率对比[n(%)]
3.1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 老年痴呆患者因智力下降、自理能力缺失、需长期卧床等原因,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3]。作者通过对存在院内感染的观察组患者与无院内感染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年龄、侵袭性操作率、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是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更易被致病菌感染。随着住院时间延长,患者与医院内致病菌接触的时间延长,故而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大提高。在为老年痴呆患者基础疾病展开治疗时,当采取导尿管留置、气管切开、胃管留置等操作时患者感染致病菌的几率会大幅提高。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患者体内正常菌群严重失调,致使本不致病的致病菌快速繁殖并引发感染,同时致病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强也可能导致真菌感染。
3.2老年痴呆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对策 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加以预防,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①对环境加强管理。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与通风,确保病房中温度及湿度适宜,对探视次数与陪护人员数量予以严格规定,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及床单被罩,同时应加强相应消毒与洗涤工作。②展开呼吸道护理。为患者定期清除呼吸道中分泌物,按时为其翻身、拍背,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协助其定时更换体位并给予适当按摩,以免造成压疮。③控制侵入性操作次数,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治疗与护理中应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在展开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发生率。当患者病情允许出院时,应安排患者及时出院,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④对抗生素予以合理应用。在治疗中尽量控制抗生素应用频率,尽可能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同时应合理缩短用药时间;为患者展开细菌定期培养,以便对患者感染情况加以动态观察,确保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⑤展开饮食护理。对于有吞咽困难者应照看并协助其进食,尽量给予易消化、易吞咽的流质食物,在进食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同时贯彻少食多餐原则。
[1] 陈爱菊.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164-165.
[2] 程珀,顾秀凤,钱昌,等.护理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2.
[3] 孙理,夏国琴,周素兰.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控制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