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荣风芹 刘硕君
进入老年后,人体骨质不同程度出现疏松,往往不经意间跌碰就会出现骨折。特别是髋部骨质疏松,轻微跌倒就会出现股骨颈骨折,部分不完全骨折或骨折后无错位,容易被遗漏;而当发现后已成为陈旧骨折,骨折错位明显,断端吸收、硬化;复位固定已不可能,最好的方法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陈旧股骨颈骨折25例,均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本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65~93岁,平均76岁;伤后1~3个月5例,伤后4~6个月17例,伤后7~12个月3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8例,合并褥疮10例,合并坠积性肺炎7例,合并泌尿系感染4例;合并克雷氏(Colles)骨折3例。
2.1术前准备 术前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重5~6 kg,或塔扣式皮肤牵引,重2~3 kg;应用舒筋活血药物;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者,先给予低分子肝素、中药制剂抗凝,有其他并发症者对症处理;术前留置导尿管,合浓缩红细胞2~4 U备用;麻醉前15 min~0.5 h静脉快速滴入头孢类抗生素1 g,预防切口感染。
2.2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侧卧于手术台上,患侧在上,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以大粗隆顶点为中心长12~18 cm,依次显露,切开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测量直径大小,切除臼内圆韧带;于股骨近端截骨,依次扩髓,冲洗髓腔,擦干骨面,注入骨水泥,插入假体柄,待骨水泥硬固后,安装卡式双动股骨头。检查关节稳定,活动范围好后,用脉冲仪彻底将伤口冲洗干净,缝合关节囊、外旋肌群、阔筋膜等,留橡皮引流1条。
2.3术后处理 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24~48 h去除引流装置;麻药消失后即可行患肢膝、踝、趾关节适度功能活动;3~5 d后若无头痛头晕即可由家人搀扶下地站立、部分负重;2周后即可弃拐行走。
25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4年。髋关节功能按黄公怡关节功能标准疗效评定,优:无髋内翻或外旋畸形,行走无疼痛,下蹲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功能恢复到骨折前状态;良:髋关节有轻度内翻,患肢短缩在2 cm以内,行走无疼痛,有时需用手杖支持,功能恢复接近正常;差:有重度髋内翻畸形,髋关节疼痛,功能明显受限,不能负重或行走。本组优21例,良4例。
患者纪某某,女,79岁,农民,入院前3个月跌伤左髋部,于当地医院拍X光片未见骨折,后出现肿痛,于家中休养,未见好转;后又来本院就诊,拍X光片示“左股骨颈陈旧骨折,断端已吸收”(图1);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下肢股静脉血栓形成”。先给予左胫骨结节牵引,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半个月后复查下肢血管彩超示“左股静脉血栓机化并再通”,遂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X光片示: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好,颈干角正常(图2)。
图1图2
5.1股骨颈骨折误诊误治的问题 老年患者,由于髋部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股骨颈骨折,由于受伤外力小,骨折错位小或仅为裂纹骨折,早期拍X光片难以发现,需1周后方可看清,故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部分老年股骨颈患者认为轻微骨折不要紧,休息、吃药就会好的;未正规治疗,导致骨折错位越来越大,断端吸收硬化,股骨头缺血坏死;从而造成误治[2]。
5.2陈旧股骨颈骨折出现并发症的处理 由于伤后髋关节功能受限,易出现如下情况:不同程度褥疮、下肢深浅静脉血栓、髋膝关节僵硬、下肢肌肉消瘦萎缩、骨质疏松较前加重、下肢短缩等。术前要充分处理并发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者,先给予低分子肝素、中药制剂抗凝;合并褥疮者给予清洁干燥换药;合并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3]。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如下优点:①解除疼痛,从而降低了因疼痛刺激引起的休克、猝死等发生率;②可较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③髋功能恢复迅速,关节僵硬发生率低;④减轻家属护理工作。
5.3陈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注意事项 由于受伤后时间长,肌肉、软组织挛缩明显,术前应充分骨牵引或皮肤牵引,并应用舒筋活血药物,利于术中人工股骨头复位。对于年龄大患者应充分了解全身情况,术前纠正各种合并症。术中注意电凝止血,减少出血;出血多时可输浓缩红细胞补充。由于骨质疏松,进行股骨扩髓时动作要轻柔,勿用力过大过猛,以免造成股骨劈裂。术后尽早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及踝、趾关节屈伸活动;平时注意勿侧卧、勿盘腿、勿低坐,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以免假体脱位[4]。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75.
[2] 梅彰祯,宋宏.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09,8(25):119-120.
[3] 赵伟刚, 刘鹤松,赵自然.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322-323.
[4] 李向涛.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高危重度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3(1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