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准实验对比研究

2014-03-26 15:24洪一江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洪一江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对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模式与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进行准实验的比较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对被试产生的有效差异。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校英语课堂 准实验研究

一、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共同学习来发展学习者之间积极的伙伴关系。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并不直接脱胎于任何一种语言习得理论,但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却有效地满足学习语言的三个基本条件:语言接触、语言使用和学习动机。因此,研究合作学习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设计

笔者选取两个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自然班级,一个班级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进行实验对比(准实验研究),以期比较两种不同模式对学生英语习得的作用结果。

三 实验过程

1. 实验前测

实验前,对两个组进行了前测,前测的标准是以两个组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检验前已转化为百分制)为准。从对两个班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来看,两个班没有明显差别(x=72.00,73.50 T=-0.849,P=0.389)。

就学生的英语能力而言,在研究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访谈和口语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基本处于类似的水平和程度。

2. 访谈和观察

1) 抽样访谈结果

访谈抽取实验班20名学生围绕表中5个问题展开,访谈结果如下表:

2)观察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主要集中在表中的5个方面。观察结果如下表:

3. 实验后测及口语水平测试

1)综合成绩测试

在实验的最后,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都参加了统一的后测试(即期末考试)。从独立样本T检验表来看,两个班的均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控制班是68.87,实验班是73.82。两个班级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4)。

2) 口语测试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这两个班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3)。

总之,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对于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在促进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度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方面会比传统讲授型学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针对合作学习模式自身,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是:使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学习有些过早,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采用“切块拼接法”的话,显得有些超前。而最稳妥的应该是先采用“小组分层计分法”,即老师先讲,学生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方法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之后,再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完全的合作和发现式的学习会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Slavin,R.E. 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0 (50):315-342.

[3]王红梅.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浅论合作学习[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对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模式与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进行准实验的比较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对被试产生的有效差异。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校英语课堂 准实验研究

一、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共同学习来发展学习者之间积极的伙伴关系。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并不直接脱胎于任何一种语言习得理论,但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却有效地满足学习语言的三个基本条件:语言接触、语言使用和学习动机。因此,研究合作学习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设计

笔者选取两个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自然班级,一个班级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进行实验对比(准实验研究),以期比较两种不同模式对学生英语习得的作用结果。

三 实验过程

1. 实验前测

实验前,对两个组进行了前测,前测的标准是以两个组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检验前已转化为百分制)为准。从对两个班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来看,两个班没有明显差别(x=72.00,73.50 T=-0.849,P=0.389)。

就学生的英语能力而言,在研究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访谈和口语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基本处于类似的水平和程度。

2. 访谈和观察

1) 抽样访谈结果

访谈抽取实验班20名学生围绕表中5个问题展开,访谈结果如下表:

2)观察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主要集中在表中的5个方面。观察结果如下表:

3. 实验后测及口语水平测试

1)综合成绩测试

在实验的最后,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都参加了统一的后测试(即期末考试)。从独立样本T检验表来看,两个班的均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控制班是68.87,实验班是73.82。两个班级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4)。

2) 口语测试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这两个班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3)。

总之,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对于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在促进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度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方面会比传统讲授型学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针对合作学习模式自身,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是:使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学习有些过早,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采用“切块拼接法”的话,显得有些超前。而最稳妥的应该是先采用“小组分层计分法”,即老师先讲,学生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方法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之后,再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完全的合作和发现式的学习会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Slavin,R.E. 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0 (50):315-342.

[3]王红梅.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浅论合作学习[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对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模式与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进行准实验的比较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对被试产生的有效差异。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校英语课堂 准实验研究

一、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共同学习来发展学习者之间积极的伙伴关系。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并不直接脱胎于任何一种语言习得理论,但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却有效地满足学习语言的三个基本条件:语言接触、语言使用和学习动机。因此,研究合作学习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设计

笔者选取两个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自然班级,一个班级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进行实验对比(准实验研究),以期比较两种不同模式对学生英语习得的作用结果。

三 实验过程

1. 实验前测

实验前,对两个组进行了前测,前测的标准是以两个组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检验前已转化为百分制)为准。从对两个班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来看,两个班没有明显差别(x=72.00,73.50 T=-0.849,P=0.389)。

就学生的英语能力而言,在研究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访谈和口语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基本处于类似的水平和程度。

2. 访谈和观察

1) 抽样访谈结果

访谈抽取实验班20名学生围绕表中5个问题展开,访谈结果如下表:

2)观察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主要集中在表中的5个方面。观察结果如下表:

3. 实验后测及口语水平测试

1)综合成绩测试

在实验的最后,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都参加了统一的后测试(即期末考试)。从独立样本T检验表来看,两个班的均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控制班是68.87,实验班是73.82。两个班级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4)。

2) 口语测试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这两个班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3)。

总之,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对于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在促进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度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方面会比传统讲授型学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针对合作学习模式自身,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是:使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学习有些过早,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采用“切块拼接法”的话,显得有些超前。而最稳妥的应该是先采用“小组分层计分法”,即老师先讲,学生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方法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之后,再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完全的合作和发现式的学习会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Slavin,R.E. 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0 (50):315-342.

[3]王红梅.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浅论合作学习[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五二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