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生
人教A版教材必修四(2007年2月)《2.5.1平面几何中的向图1量方法》中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如图1,AC=AB+AD,DB=AB-AD,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解析 不妨设AB=a,AD=b,则AC=a+b,DB=a-b.涉及长度问题常常考虑向量的数量积.我们计算|AC|2与|DB|2.|AC|2=AC·AC=(a+b)·(a+b)=|a|2+2a·b+|b|2. (1)
同理,|DB|2=|a|2-2a·b +|b|2. (2)
观察(1)、(2)两式的特点,我们发现,(1)+(2)得|AC|2+|DB|2=2(|a|2+|b|2)=2(|AB|2+|AD|2),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
事实上教材中还有一个有用的结论没有点明:(1)-(2)得4a·b=|AC|2-|DB|2=4|AO|2-|DB|2,或4a·b=(a+b)2-(a-b)2.这不由得想起在初中代数中有一个常用的恒等式是:4ab=(a+b)2-(a-b)2,它是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相减而成,而今在高中向量中有一个类似的恒等式是:4a·b=(a+b)2-(a-b)2或a·b=(a+b2)2-(a-b22).它在我省有份量的考试中频频出现应用,同一知识点一考再考,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但考该知识点的载体大相庭径,体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颇有点像中国革命史上的“四渡赤水”.
题1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15)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3,BC=10,则AB·AC=.
解析 此题方法有多种,法一:AB·AC=(AM+MB)·(AM+MC)=AM2+AM·(MB+MC)+MB·AC=|AM|2-|MB|2=-16.图2
法二(特例法): 既然题目中没有讲什么三角形,不妨假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图2. 由AM=3,BC=10,得AB=AC=34. cos∠BAC=34+34-1002×34=-817.所以AB·AC=|AB||AC|cos∠BAC=-16.
法三(应用向量恒等式):AB·AC=(AB+AC2)2-(AB-AC2)2=AM2-14CB2=9-25=-16.
下面2道题都有几种不同特色的解题方法,现只用法三中的向量恒等式来解.
题2 (2013年4月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5)已知直线AB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C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若C0满足C0A·C0B=min{CA·CB},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
A.C0M⊥AB B.C0M⊥l,其中l是抛物线过C0的切线
C.C0A⊥C0B D.C0M=12AB
解析 CA·CB=14[(CA+CB)2-(CA-CB)2]=CM2-14BA2.同理:C0A·C0B=C0M2-14BA.要使C0满足C0A·C0B=min{CA·CB},则C0A·C0B≤CA·CB恒成立,即|C0M|≤|CM|恒成立,四个选择支逐一验证可选项B.
题3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7)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P0B=14AB,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PB·PC≥P0B·P0C,则( ).
A.∠ABC=90° B.∠BAC=90°
C.AB=AC D. AC=BC
解析 取BC中点M,则PB·PC=14[PB+PC)2-(PB-PC)2]=PM2-14CB2.同理:P0B·P0C=P0M2-14CB2.要使恒有PB·PC≥P0B·P0C,则PM2≥P0M2恒成立,即|PM|≥|P0M|恒成立.
图3所以P0M恒为直线AB的垂线段,即P0M⊥AB(如图3).又取AB中点N,则MN=MB,而MN=12AC,MB=12BC,所以AC=BC,选项D.
值得一提的是,题3借助向量的手段考查初中平面几何一个耳熟能详的常用定理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无独有偶,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就已考过类似的知识点:
(20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已知向量,a≠e,|e|=1,满足对任意t∈R,恒有|a-te|≥|a-e|,则( ).
A.a⊥e B.a⊥(a-e)
C.e⊥(a-e)D.(a+e)⊥(a-e)
解析 设AB=e,AC=a,AD=te,则|DC|=|a-te|,|BC|=|a-te|.要使恒有|a-te|≥|a-e|,则|DC|≥|BC|.如图4,可知CB⊥AB,即a⊥(a-e).同理,若点D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结论也一样.选C.图4
更巧的是06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第1小题和上面考题如出一辙:已知△ABC,若对任意t∈R,|BA-tBC|≥|AC|,则△ABC( ).
A.必为锐角三角形 B.必为钝角三角形
C.必为直角三角形 D.答案不确定
我们在复习讲评一道题目时,用多种方法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学生一下难接受,结果一种方法都没学会;另一方面考试时,学生在各种方法之间检索,乱凑方法,凑不到方法反而扰乱心情.其实有时一招走遍天下更好,用数学术语讲就是要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抓住核心知识点.
人教A版教材必修四(2007年2月)《2.5.1平面几何中的向图1量方法》中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如图1,AC=AB+AD,DB=AB-AD,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解析 不妨设AB=a,AD=b,则AC=a+b,DB=a-b.涉及长度问题常常考虑向量的数量积.我们计算|AC|2与|DB|2.|AC|2=AC·AC=(a+b)·(a+b)=|a|2+2a·b+|b|2. (1)
同理,|DB|2=|a|2-2a·b +|b|2. (2)
观察(1)、(2)两式的特点,我们发现,(1)+(2)得|AC|2+|DB|2=2(|a|2+|b|2)=2(|AB|2+|AD|2),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
事实上教材中还有一个有用的结论没有点明:(1)-(2)得4a·b=|AC|2-|DB|2=4|AO|2-|DB|2,或4a·b=(a+b)2-(a-b)2.这不由得想起在初中代数中有一个常用的恒等式是:4ab=(a+b)2-(a-b)2,它是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相减而成,而今在高中向量中有一个类似的恒等式是:4a·b=(a+b)2-(a-b)2或a·b=(a+b2)2-(a-b22).它在我省有份量的考试中频频出现应用,同一知识点一考再考,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但考该知识点的载体大相庭径,体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颇有点像中国革命史上的“四渡赤水”.
题1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15)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3,BC=10,则AB·AC=.
解析 此题方法有多种,法一:AB·AC=(AM+MB)·(AM+MC)=AM2+AM·(MB+MC)+MB·AC=|AM|2-|MB|2=-16.图2
法二(特例法): 既然题目中没有讲什么三角形,不妨假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图2. 由AM=3,BC=10,得AB=AC=34. cos∠BAC=34+34-1002×34=-817.所以AB·AC=|AB||AC|cos∠BAC=-16.
法三(应用向量恒等式):AB·AC=(AB+AC2)2-(AB-AC2)2=AM2-14CB2=9-25=-16.
下面2道题都有几种不同特色的解题方法,现只用法三中的向量恒等式来解.
题2 (2013年4月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5)已知直线AB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C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若C0满足C0A·C0B=min{CA·CB},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
A.C0M⊥AB B.C0M⊥l,其中l是抛物线过C0的切线
C.C0A⊥C0B D.C0M=12AB
解析 CA·CB=14[(CA+CB)2-(CA-CB)2]=CM2-14BA2.同理:C0A·C0B=C0M2-14BA.要使C0满足C0A·C0B=min{CA·CB},则C0A·C0B≤CA·CB恒成立,即|C0M|≤|CM|恒成立,四个选择支逐一验证可选项B.
题3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7)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P0B=14AB,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PB·PC≥P0B·P0C,则( ).
A.∠ABC=90° B.∠BAC=90°
C.AB=AC D. AC=BC
解析 取BC中点M,则PB·PC=14[PB+PC)2-(PB-PC)2]=PM2-14CB2.同理:P0B·P0C=P0M2-14CB2.要使恒有PB·PC≥P0B·P0C,则PM2≥P0M2恒成立,即|PM|≥|P0M|恒成立.
图3所以P0M恒为直线AB的垂线段,即P0M⊥AB(如图3).又取AB中点N,则MN=MB,而MN=12AC,MB=12BC,所以AC=BC,选项D.
值得一提的是,题3借助向量的手段考查初中平面几何一个耳熟能详的常用定理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无独有偶,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就已考过类似的知识点:
(20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已知向量,a≠e,|e|=1,满足对任意t∈R,恒有|a-te|≥|a-e|,则( ).
A.a⊥e B.a⊥(a-e)
C.e⊥(a-e)D.(a+e)⊥(a-e)
解析 设AB=e,AC=a,AD=te,则|DC|=|a-te|,|BC|=|a-te|.要使恒有|a-te|≥|a-e|,则|DC|≥|BC|.如图4,可知CB⊥AB,即a⊥(a-e).同理,若点D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结论也一样.选C.图4
更巧的是06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第1小题和上面考题如出一辙:已知△ABC,若对任意t∈R,|BA-tBC|≥|AC|,则△ABC( ).
A.必为锐角三角形 B.必为钝角三角形
C.必为直角三角形 D.答案不确定
我们在复习讲评一道题目时,用多种方法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学生一下难接受,结果一种方法都没学会;另一方面考试时,学生在各种方法之间检索,乱凑方法,凑不到方法反而扰乱心情.其实有时一招走遍天下更好,用数学术语讲就是要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抓住核心知识点.
人教A版教材必修四(2007年2月)《2.5.1平面几何中的向图1量方法》中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如图1,AC=AB+AD,DB=AB-AD,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解析 不妨设AB=a,AD=b,则AC=a+b,DB=a-b.涉及长度问题常常考虑向量的数量积.我们计算|AC|2与|DB|2.|AC|2=AC·AC=(a+b)·(a+b)=|a|2+2a·b+|b|2. (1)
同理,|DB|2=|a|2-2a·b +|b|2. (2)
观察(1)、(2)两式的特点,我们发现,(1)+(2)得|AC|2+|DB|2=2(|a|2+|b|2)=2(|AB|2+|AD|2),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
事实上教材中还有一个有用的结论没有点明:(1)-(2)得4a·b=|AC|2-|DB|2=4|AO|2-|DB|2,或4a·b=(a+b)2-(a-b)2.这不由得想起在初中代数中有一个常用的恒等式是:4ab=(a+b)2-(a-b)2,它是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相减而成,而今在高中向量中有一个类似的恒等式是:4a·b=(a+b)2-(a-b)2或a·b=(a+b2)2-(a-b22).它在我省有份量的考试中频频出现应用,同一知识点一考再考,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但考该知识点的载体大相庭径,体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颇有点像中国革命史上的“四渡赤水”.
题1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15)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3,BC=10,则AB·AC=.
解析 此题方法有多种,法一:AB·AC=(AM+MB)·(AM+MC)=AM2+AM·(MB+MC)+MB·AC=|AM|2-|MB|2=-16.图2
法二(特例法): 既然题目中没有讲什么三角形,不妨假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图2. 由AM=3,BC=10,得AB=AC=34. cos∠BAC=34+34-1002×34=-817.所以AB·AC=|AB||AC|cos∠BAC=-16.
法三(应用向量恒等式):AB·AC=(AB+AC2)2-(AB-AC2)2=AM2-14CB2=9-25=-16.
下面2道题都有几种不同特色的解题方法,现只用法三中的向量恒等式来解.
题2 (2013年4月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5)已知直线AB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C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若C0满足C0A·C0B=min{CA·CB},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
A.C0M⊥AB B.C0M⊥l,其中l是抛物线过C0的切线
C.C0A⊥C0B D.C0M=12AB
解析 CA·CB=14[(CA+CB)2-(CA-CB)2]=CM2-14BA2.同理:C0A·C0B=C0M2-14BA.要使C0满足C0A·C0B=min{CA·CB},则C0A·C0B≤CA·CB恒成立,即|C0M|≤|CM|恒成立,四个选择支逐一验证可选项B.
题3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试题7)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P0B=14AB,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PB·PC≥P0B·P0C,则( ).
A.∠ABC=90° B.∠BAC=90°
C.AB=AC D. AC=BC
解析 取BC中点M,则PB·PC=14[PB+PC)2-(PB-PC)2]=PM2-14CB2.同理:P0B·P0C=P0M2-14CB2.要使恒有PB·PC≥P0B·P0C,则PM2≥P0M2恒成立,即|PM|≥|P0M|恒成立.
图3所以P0M恒为直线AB的垂线段,即P0M⊥AB(如图3).又取AB中点N,则MN=MB,而MN=12AC,MB=12BC,所以AC=BC,选项D.
值得一提的是,题3借助向量的手段考查初中平面几何一个耳熟能详的常用定理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无独有偶,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就已考过类似的知识点:
(2005年浙江省理科第10题)已知向量,a≠e,|e|=1,满足对任意t∈R,恒有|a-te|≥|a-e|,则( ).
A.a⊥e B.a⊥(a-e)
C.e⊥(a-e)D.(a+e)⊥(a-e)
解析 设AB=e,AC=a,AD=te,则|DC|=|a-te|,|BC|=|a-te|.要使恒有|a-te|≥|a-e|,则|DC|≥|BC|.如图4,可知CB⊥AB,即a⊥(a-e).同理,若点D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结论也一样.选C.图4
更巧的是06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第1小题和上面考题如出一辙:已知△ABC,若对任意t∈R,|BA-tBC|≥|AC|,则△ABC( ).
A.必为锐角三角形 B.必为钝角三角形
C.必为直角三角形 D.答案不确定
我们在复习讲评一道题目时,用多种方法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学生一下难接受,结果一种方法都没学会;另一方面考试时,学生在各种方法之间检索,乱凑方法,凑不到方法反而扰乱心情.其实有时一招走遍天下更好,用数学术语讲就是要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抓住核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