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宝
摘 要: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以倒逼机制促进了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核心素质,促进校企合作,助推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该文以技能大赛的重要作用为科学依据,通过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内涵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以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实践技能型的能工巧匠,为我校内涵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技能大赛 改革 助推 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25-01
技能大赛不仅促进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促进了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助推了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技能大赛重要作用
1.1 技能大赛推进了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技能大赛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优化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技能,强化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就业岗位要求,充分检验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使学生树立了质量、效率、成本和安全等意识;利用竞赛项目进行教案设计,采取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技能大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的凝聚力等。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师的技能和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带头人偏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骨干教师偏重培养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一般专任教师偏重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兼职教师中,“专家型”注重宏观参与,“授课型”注重课程教学,“指导型”注重实践指导。[1]
1.2 技能大赛有利于形成品牌专业
一方面师生通过筹办竞赛以及在观摩竞赛的全过程中加强了专业建设,提高了技能水平,与比赛项目相关的专业会逐渐成长为强势专业;另一方面通过技能大赛这根纽带,学校与参与技能大赛的企业、赞助商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实训设备,培训本校的师资力量及建设实训基地等。
1.3 技能大赛推进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开展以课堂、教师、教材、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竞赛项目的规定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一线生产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促进学生技能鉴定等工作的开展。大赛对参赛的学生要求是有技术、会应用,只能说、不会做的学生不能适应大赛的要求。需要构建任务引领的新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代替传统的课堂授课法,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
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进行了视导评估,对我校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赞赏,但也对我校师资队伍水平、实验实训条件、教科研成果等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中肯的建议。笔者针对我校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2 技能大赛给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启示
2.1 增强核心竞争力,学校必须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注重学生质量的转变
发展职业教育,重点不在规模和数量上,而在质量及水平上,必须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使毕业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建议我校把好入口关,尽量录取文化成绩好、思想品德水平高、不怕苦敢奋斗的学生来培养深造。
2.2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名教师
建议淮阴商业学校完善更加科学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认真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组织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完成实践任务,写出课题报告,并归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情况列入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切实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际效果;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学习成长机制,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挑选一批师德好、教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优先参加国家、省和市级培训,积极参与课研与教改,解决教育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逐步承担起精品课程开发、示范专业建设、教科研引领的责任;大力宣传骨干教师的先进事迹,提高骨干教师的知名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的四个省级示范专业和两个省级课程改革专业每专业至少要有两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要进一步建设好市、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在产学研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尽快在全市形成国家、省、市、校骨干教师梯队,造就一批具有现代职教特色、引领专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名师和专家。
2.3 在政府支持下,学校要作育人的机制转换
建议淮阴商业学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制订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固本强校、彰显特色、提升水平的关键举措,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和“一人一案”专业成长的具体规划,确保既定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给予专门的表彰和奖励外,学校也要加大表彰奖励大赛获奖、专业水平升级的教师力度,表彰优秀班主任、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等;要通过各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如我校孙传虎老师荣获淮安市最年轻的“中国烹饪大师”称号,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储华平老师入围第二届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评选等,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展现职教教师的风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氛围;全社会在关注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教师个人先进事迹,也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
3 结语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学校,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吻合度调研并将结果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地方课程和企业课程;进一步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借助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改革,历练教师和学生,宣传学校品牌,扩大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更加注重应用技能、素质修养、团队意识和才艺水平的结合与提高,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实践技能型的能工巧匠,为我校内涵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廖晨君.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9(7):70-71.
[2] 夏静.职业学校发展亟需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J].中国培训,2013(8):50-51.
[3] 刘克旺.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10):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