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下军事术语翻译策略

2014-03-25 11:27尹丕安吴琪瑞
关键词:字面目的论术语

尹丕安 吴琪瑞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军事英语是一种为了了解别国军事发展,指导本国作战,制定一系列政治军事方针等特殊用途而产生的英语。军事英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在翻译此类英语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特性。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非常关键的理论。功能目的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将翻译的目的性作为翻译的指导核心[1],也就是翻译应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翻译目的是译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目的决定方式方法是功能翻译最突出的特点[2]。这与军事术语的翻译相得益彰,为军事术语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翻译军事术语时,原文和译文所传递的目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原文作者希望读者阅读原文和译文之后的反应基本无差别。原文要对读者进行“指挥”[3],而译文则更多的是希望帮助读者“明白”文章的真实内涵。所以,军事术语翻译的目的是将源语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客观、真实地了解原文所输出的军事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的军事差异。

以目的论为前提,根据赖斯的文本理论,诺德提出了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文献类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这两种翻译方式。工具翻译是一种注重译文背景的翻译,而纪实翻译则是一种用译入语来重现源语所要表达的文化和结构的翻译。故纪实翻译能很好地翻译出源语的信息,而这恰恰与军事翻译的目的不谋而合。而依据再现原文特征的程度,诺德又把纪实翻译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字面翻译、异化翻译、逐字对译和注释性翻译。其中,异化翻译大部分用于小说的翻译,逐字对译大部分用于字典、百科全书的翻译,这两种策略都不适用于军事术语的翻译。军事术语的翻译大多采用字面翻译和注释性翻译。[4]

一、字面翻译

由于军事术语的客观性,多数情况下译者采用字面翻译。此翻译方法是一种客观性的、不含感情成分的翻译,主要是对原文的单词和语法结构等进行直接翻译。在对军事术语进行字面翻译时,原文的特征和风格都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包括结构、用词以及修辞手段等。[5]同时,译文还具有简洁、易懂等特点。比如,“biochemical weapon”可译为“生化武器”;“torpedo recovery device”翻译成“鱼雷打捞仪器”。这样的翻译使译文准确易懂。

进行字面翻译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这类翻译方法是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的军事方面的知识而采用的。所以,在翻译中,译者需要精确、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字面翻译能够保留原文的文体风格[6]以及文化特征,符合军事术语的翻译规范。例如,“short-range strike tank”直接译为“近程攻击坦克”;“action information center”译为“战斗情报中心”。这样的翻译通俗易懂,避免了歧义的产生。

第二,字面翻译并非“死译”。因为军事术语具有专业性,而英语中很多词却具有多重意义,所以翻译时要灵活应对,选取恰当的词汇,而不应该“死译”。比如,“operation”不仅含有“手术”、“控制”等一般含义,也含有“军事行动,行为”的意思,这时候,译者应该选择“军事行动”对其进行直译,从而体现出军事术语翻译的专业性和精确性。

第三,翻译时要遵循汉语的思维模式。字面翻译不是单纯的“逐字翻译”,如果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逐字相对,则会影响到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明确性。为了更好地展现译文的新意,译者可在汉语思维模式下,自主地构造新的词语。所以,翻译时不能硬性地直译,而应考虑到汉语的思维模式,翻译出恰当的语句。例如,“Be ready in full battle array”译为“严阵以待”;“to hold troops”译为“按兵不动”;“action deferred”译为“延期行动”。

二、注释性翻译

军事术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中包含比较生僻的军事知识,并且大多含有源语的某些特点和文化内涵,因此,读者无法在不加注释的情况下,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以及实用性,仅仅翻译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译者往往会在特定的地方添加注释,这样就产生了注释性翻译。

注释性翻译是为了实现翻译目的,译者额外在文内或尾注中对一些较难领会的词汇或短语进行说明,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一种翻译策略。

注释性翻译包括文内注释和文后注释。

文内注释是指译者在文章中直接对一些词句进行解释、备注、说明,使读者对军事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active tracking”翻译为“(雷达)主动跟踪”,括号内的“雷达”使得读者对译文的掌握更加清晰。另外,很多军事术语经常是以缩写的形式表达的,翻译时,可在括号内加上其英语全称进行解释说明。例如:“ASROC”翻译为“先进火炮系统(Anti-Submarine Rocket)”;“LAW”翻译为“轻型反装甲武器(Light Antiarmor Weapon)”。[7]加上括号内的注释后,读者能轻松地理解这些军事术语的含义。

文后注释是指由于译文蕴涵很多文化背景和专业性知识,译者不能在行文中用寥寥数字解释清楚,只能把这些注释放到文后,以便更详细确切地阐释要说明的知识点。例如:columbiad 重加农炮。译者采取文后注释的方式补充相关信息:重加农炮是美国在19世纪使用的一种前装甲火炮,通常是用来围攻海岸的。其铁制身壁既长又重,口径为204或305毫米。其射程大于4,573米。[8]如果没有文后注释,我们则很难理解重加农炮到底是什么武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在进行注释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添加译者的主观理解是不被允许的,以免形成错误概念。比如,在注释美国F-15战斗机的时候,就只能解释其外形、性能、特点等,不要额外添加一些类似于“威力等同中国歼-10战斗机”[9]的主观定论。这是因为使读者了解国外军事信息是军事翻译的首要目的,F-15战斗机最终能否和中国的歼-10战斗机相对抗,应该由读者在准确、详细地了解相关信息之后,自己进行判断,译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其职责只是将源语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结语

军事术语翻译的完善,使我们今后能进一步了解国外军事方面的信息,更透彻地研究军事方面的资料。译者在明确军事性语言翻译的目的后,可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如字面翻译和注释性翻译等,把译文中的军事信息真实、准确地翻译出来。这几种方法能实现翻译的目的性、实用性以及准确性,有效地降低军事翻译的失误率。

参考文献:

[1]成凤圣.军事英语的基本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2]胡维佳.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翻译[J].上海翻译,2006(4).

[3]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侧记[J].中国翻译,2003(6).

[4]韩子满.试论英语军事论文的汉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文军.翻译批评:分类、作用、过程及标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6]张菊.军事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原则[J].科技信息,2011(15).

[7]宋霞.浅析功能目的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1).

[8]李琳琳.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J].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1).

[9]王江宏.四种常用的翻译方法[J].职大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字面目的论术语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