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明
(北京语言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外现有的语篇理解研究多集中在对母语语篇理解的研究,而针对二语语篇理解的研究则相对较少[1]。Bernhardt & Kamil[2]在其研究中指出,尚有50%的二语语篇理解能力尚未能做出科学解释。除词汇、句法、文本、知识体系、个人信仰等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二语语篇理解?这些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一)语篇表征的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互动过程
语篇理解旨在建立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处理模式是现有语篇理解研究领域所揭示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3-4]。前者是指借助词汇、句法、语义等语言知识来完成理解;后者是指激活相应的背景知识,借助阐释和推理来完成理解。Hadley[5]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处理方式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
理解是认知主体与语篇不同层面动态交互的结果。在语篇表层,认知主体感知语言编码及其特征,并将其存储到记忆里。而这些编码在记忆里的痕迹并不稳定,稍纵即逝。为了保持语篇层面的连贯,认知主体须同时处理句子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寻找语篇命题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认知主体须借助推理来构建局部连贯。而语篇的表层表征并不能保证最终的理解结果。认知主体还须利用背景知识来补充命题所提供的语义内容,展开进一步推理,以构建超越语篇意义的连贯心理表征,形成情景模型并永久保存在长期记忆内[6-7]。语篇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具有符号和语义意义。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语篇理解是个复杂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主体需要激活自己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超语言知识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语篇理解还受到认知主体的理解能力、理解目标、语篇自身特点、语篇生成条件等语用信息的影响[8]。语篇结构和语言线性展现的逻辑联系是语篇理解活动的基础。认知主体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目的和语篇信息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策略,如时间、空间、因果等逻辑联系、信息的重要性程度、阅读期待、背景知识的连贯程度、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的一致性等。
(二)语篇连贯的决定因素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两大范式。“衔接”是指语篇表层不同的语言关联技巧,如指称衔接、时间衔接、局部衔接、因果衔接和结构衔接[9]。“连贯”用于描述理解过程中在记忆里形成的不同层级的心理表征间相互关联水平和连接的紧密程度。能否重建语篇所描述情景的连贯心理表征并将其保存在长期记忆内是衡量语篇理解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10-12]。两者都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层面来描述[12-14]。
语篇“连贯”与语篇“衔接”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关研究表明,语篇表征的连贯水平受语篇衔接程度的影响[14]。Van den Broek等[15]在其研究中指出,语篇表征是由“节点”和“衔接”构成的,这些“节点”是语篇的构成要素,而“衔接”是语篇构成要素间的语义联系。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主体要解析所有的构成要素,并辨别这些要素之间的语义关联。“节点”和“衔接”构成一个“网络”,网络节点相互连结的程度越高,连贯性就越强。Bransford &Johnson[16]和 McNamara et al.[14]的相关研究表明,局部衔接连贯但整体衔接不连贯的语篇不利于理解和回忆。同样,对于整体衔接连贯而局部衔接不连贯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通常都会遇到困难[14,17]。由此可见,连贯性是语篇和读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语篇衔接手段、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目的有关。
关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针对叙事类语篇所展开的研究较多。相关研究表明,衔接密度高的语篇要比衔接密度低的语篇连贯性更强[18];衔接关系多的语篇要素与衔接关系少的语篇要素相比,读者能够更多更快地回忆起前者[19];在回忆复述实验里,衔接关系比语篇构成要素更重要,出现的频率更高[20];相互连结在一起的要素比没有联系的要素更容易被记起[19]。
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发现语篇连贯具有多维特征。继 Chafe[21]、Johnson-Laird[22]和 Gernsbacher[23]发现并多次强调此特征之后,以Zwaan为首的学者提出了事件索引编制模型(event indexing model)[24-27]。根据这一模型,情景模型中的事件通过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意向性(目的)和施动关系五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这五种连贯方式的感知和完整程度将决定语篇表征的连贯性。
语篇连贯也会随着认知主体的背景知识、阅读目的和意图的变化而变化。Van den Broek等[15]提出了连贯性标准的概念。他们将语篇理解看做是一个满足不同限定条件的过程。在循环处理过程中,认知主体会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评判是否达到了一定水平的连贯,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认知主体的处理层次将最终决定语篇表征的连贯程度。
(三)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语篇表征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核心目标在于阐发一种同时满足人类的认知限定(cognitive constraints)和语言限定(linguistic constraints)的认知理论。认知语义学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使用事物、状态、事件、动作和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因果、时间、拓扑、整体与部分等关系)作为构建和组织意义的基本语义类别[28]。这些语义类别具有个体性[28-29],由个体的认知特征所决定。这些基本概念类别(fondamental conceputal catergories)构成人类感知世界认知常量(cognitive invariants),这些认知常量是高于命题的“高级认知类别”(hyper cognitive categories)[30]。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主体在这些基本概念类别的基础上,构建宏观事件[31],并在宏观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语篇的宏观结构[31-32],宏观事件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语篇的宏观结构更高层次的语篇表征。
(四)科技语篇理解的特殊性
科技语篇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科技类教材和文章、技术手册、杂志、公共报告、信息手册、WEB和CD-ROM多媒体系统等。科技语篇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大量的专业技术词汇和专业术语,语义构成复杂多样,语篇不同组成部分间的逻辑关系也非常复杂,所描述的实物属性也千变万化。从认知角度来看,科技语篇的表层结构和表征构建过程与其他类型语篇类型不同。除了客观世界的实体外,多数情况下,语篇所涵指的名词性对象或事物都是具有特定内涵和语义范畴的抽象概念。这些抽象概念间所维持的逻辑联系也非常抽象和复杂。在长期记忆里,科技知识按照因果、时间等不同结构关系严格组织在一起。因此,科技知识的激活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认知个体缺少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不贴切或错误的背景知识经常干扰认知主体对语篇所描述的科技概念和科技知识的理解,科技理论的复杂性也会使读者对科技语篇产生消极的认知态度,从而进一步影响读者的语篇处理策略、阻碍受试主体对语篇的理解[33]。鉴于科技语篇理解过程中语篇表征的多层次性和认知过程的复杂性,科技语篇理解成为语篇理解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一)研究目的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检测单一汉语语言环境下,背景知识、二语水平以及认知常量关系类型对科技语篇理解和重读的影响。实验分析将分两步展开:第一步重点分析背景知识、语言水平以及局部关系类型对二语科技语篇理解的影响;第二步重点分析:二语水平、局部关系类型以及首次理解结果对科技语篇重读的影响。
(二)被试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是某大学法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年龄=19至21岁)。第1组G1(N=12)为2年级学生,第2组G2(N=12)为3年级学生。
(三)实验材料
依据受试对象对不同主题的熟悉程度,我们挑选了三篇不同主题的科技语篇:第一篇介绍水的循环过程,描述的主要是不同个体或事物的存在状态,其宏观表征表现为相互连结在一起的状态的集合,语篇组织以时间关系为主;第二篇介绍地震的成因,描述的对象是一系列相关的事件,语篇组织以因果关系为主;第三篇介绍认知心理学,其宏观表征体现为以嵌套关系为主组织在一起的个体或事物。为减轻二语词汇带来的阅读障碍,我们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为个别生词提供了汉语注释。
(四)实验步骤
实验分三步进行:前测;阅读与延迟回忆;重读与延迟回忆。其中,前测部分包括语篇难度测试和背景知识测试。在背景知识测试环节,我们围绕三个文本所涉及到的不同主题,依次展开测试。每个主题设计8开放式问题,受试须用母语、以书面形式回答这些问题。一星期后,我们展开阅读测试,受试在完成阅读和旨在分散其注意力的调查问卷后,进行延迟回忆。间隔一周后,受试依次重读这三段语篇,并先后完成注意力分散测试和延迟回忆。
(五)假设及预测
本研究的假设及结果预测如下:
分析1:背景知识、语言水平以及局部关系类型对二语语篇理解的影响
假设1:背景知识影响科技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常量的构建;
预测1:背景知识越多,认知主体对某段语篇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假设2:语言水平影响科技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常量构建;
预测2:法语水平越高,认知主体越能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
假设3:状态、事件以及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影响语篇理解结果;
预测3:相对于时间关系和嵌套关系,因果关系更有利于整体语篇连贯的构建。
分析2:二语水平、局部关系类型以及首次理解结果对重读过程的影响
假设4:首次理解结果影响重读过程中的精力分配和认知处理方式;
预测4:重读可以提高语篇理解水平;重读过程中,受试主体会投入较少的精力来处理首次阅读过程中处理程度较高的语义表征,而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未理解信息的处理上;重读后,首次理解效果较好的语义表征的改善程度小于理解效果较差的语义表征的改善程度;
假设5:二语水平影响语篇理解的提高程度;
预测5:二语水平较高的认知主体的语篇理解提高程度优于语言水平较低的认知主体;
假设6:状态、事件以及动作之间的关系类型在重读过程中影响认知常量的构建及语篇理解的提高程度;
预测6:重读后,以时间关系和嵌套关系为主要特征的语篇的表征改善程度优于以因果关系为主要特征的语篇的表征改善程度。
(一)前测结果
1.语篇难度评估
我们从名词性概念的抽象程度和认知主体阅读过程中的主观感知两个层面来评估三个语篇的难度。
语篇的抽象程度可以作为语篇难度评估的标准之一,名词性概念的抽象程度是语篇抽象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按照认知个体对名词概念的认知程度,我们将名词性概念区分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指称客观事物的普通名词概念;熟知的抽象概念及陌生的抽象概念。据此,三个语篇的所包含的不同类别的名词性概念分析结果如下:
表1 语篇所包含的名词性概念数量的对比
借此,可以大致预测三个语篇的理解难度依次为:语篇C>语篇B>语篇A。
在第一步实验延时回忆开始之前,我们借助精力分散任务的调查问卷从词汇、句法及语篇理解的整体难度三个层面测试了认知主体对语篇难度的评估,单项难度值为1-10分,我们取两个小组分别打出三个文本的平均值来比较。其结果与名词性概念抽象程度的分析结果一致,且三年级同学所在的G2组整体感觉难度普遍小于二年级所在的G1组。
图1 调查问卷测得的语篇难度评估结果
2.背景知识测试结果
我们对背景知识测试所得的实验材料进行了命题分析并按照命题个数进行了量化。实验结果表明,对与这三个语篇相对应的不同主题,第1组受试的背景知识水平的分布状况为:语篇A(M=23.1)> 语篇B(M=11.2)> 语篇C(M=8.4);第2组受试的分布情况为:语篇A(M=24.3)>语篇B(M=11.1)> 语篇C(M=7.3);两组受试对三个主题的背景知识无明显差异(参看图2)。
图2 前测背景知识测试结果
上述分析结果,与延时回忆前所做的调查问卷的结果相一致。第1组受试对三段语篇的背景知识熟悉程度如下:A语篇(M=6.8)>B语篇(M=6.5)>C语篇(M=3.3);第2组受试收悉程度如下:A语篇(M=7.4)>B语篇(M=6.4)>C语篇(M=2.6);第1组和第2组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基本相同(见图3)。
图3 调查问卷背景知识测试结果
(二)背景知识、二语水平及局部关系类型对二语语篇理解的影响
此项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背景知识、语言水平及认知常量间的局部关系的类型对第二外语科技语篇理解的影响。数据分析依据S<G2>*T3*R模型进行,S、G、T、R、A分别代表以下因素:主题(随机因素),组别(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法语进行阅读、用中文做延迟回忆),语篇(第一篇,主题为“水循环”;第二篇,主题为“地震的起因”;第三篇,主题为“认知心理学简介”),延迟回忆(R代表首次延迟回忆的测试结果)。
分析借助SPSS15.0展开,我们将组别和语篇看作两个自变量,将首次瞬时回忆中构建的认知常量质量的平均值作为因变量(即事件、状态、行为等局部语义单位的平均值)。读者的背景知识水平为分析研究的协变量。全因素模型下的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背景知识水平影响不显著,F(1,65)=2.110,p=0.151>0.05;(2)组 别 因 素 影 响 显 著,F (1,65)=12.318,p=0.001<0.05;(3)语篇因素影响显著,F(2,65)=13.932,p=0.000<0.05;(4)分组因素和语篇因素间相互作用影响比较显著,F(2,65)=2.748,p=0.072>0.05。
平均值和标准差统计结果显示,第二组认知主体语篇理解水平(Mean=0.445,std.error=0.018)优于第一组(Mean=0.357,std.error=0.018);第二篇(Mean=0.497,std.error=0.022)的理解水平优于第三篇(Mean=0.390,std.error=0.036)和第一篇(Mean=0.317,std.error=0.039)(参看图4)。
图4 初次阅读后语篇理解水平与语篇、组别和局部连贯类型的关系
从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得出:
(1)H1假设不成立。在本实验中,认知常量的构建质量并没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P1预测不成立。二语阅读过程中,认知主体背景知识主题的语篇认知常量构建质量并不总是优于那些包含较少背景知识主题的语篇。
(2)假设H2成立。语言水平会影响科技语篇理解中认知常量的构建质量。P2预测成立。相对于二语水平较低的认知主体,法语水平较高的认知主体能更好地建立认知常量层面的局部连贯。
(3)假设H3成立。状态、事件及行为之间的关系类型影响理解结果。P3预测成立。因果关系比时间关系和嵌套关系更有利于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的构建;嵌套关系比时间关系更有利于局部和整体连贯的构建。
因此,此实验中,认知主体的外语水平越高,构建的局部表征越连贯;相对于嵌套和时间关系,因果关系更能促进局部连贯的构建,且嵌套关系优于时间关系;外语水平和局部关系类型两者对语篇理解结果影响显著。
(三)二语水平、局部关系类型及首次理解结果对重读的影响
在第二部分的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对重读中新增的正确命题进行了统计,用新增命题数量与单个认知常量所包含的命题总量的百分比来衡量重读过程中单个认知常量的改善程度。我们用重读过程中认知常量的改善程度作为二次分析的因变量,首次阅读后构建的认知常量质量(即分析1中所用的因变量)作为此次分析的协变量。
数据根据S<G2>*T3*A模型进行分析,其中,字母S,G,T,A分别代表认知主体(随机因素),组别(G1= 法语阅读及重读,中文延迟回忆;G2=法语阅读及重读,中文延迟回忆),语篇,改善程度(延迟回忆中新增命题与每个认知常量单位中的命题百分比的平均值)。
移除所有因素与协变量之间的不显著互动,互动模型下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对二次阅读的影响并不显著,F(1,64)=0.018;分组因素影响显著,F(1,64)=11.728,p=0.001<0.05;语篇因素影响并不显著,F(2,64)=2.477,p=0.092>0.05;语篇因素与分组因素间互动影响不明显,F(2,64)=0.663,p=0.519>0.05;分组因素与协变量互动影响显著,F(2,64)=6.237,p=0.015<0.05。
平均值和标准差统计结果显示,第二组认知主体语篇理解的改善水平(Mean=0.535,std.error=0.026)优于第一组(Mean=0.407,std.error=0.025);第一篇(Mean=0.516,std.error=0.027)的理解水平优于第二篇(Mean=0.458,std.error=0.036)和第三篇(Mean=0.439,std.error=0.031)(参看图5)。
图5 重读后语篇理解改善水平与语篇、组别和局部连贯类型的关系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
(4)假设H4成立。阅读后的理解结果影响认知常量的构建,重读过程中认知常量的改善水平并不完全依赖于重读过程中获得的认知资源的多少。P4预测部分成立。重读后语义表征的改善水平并不与首次阅读后的语篇理解质量呈线性变化。背景知识越缺乏,重读过程中语义表征的完善程度越差;构建质量较差的语义表征同样吸引了认知主体较多的注意力,而构建质量较高的语义表征也吸引了相对较多的注意力。
(5)H5假设成立。语言水平影响理解改善水平。P5预测成立。第二外语语言水平较高的认知主体理解改善水平高于第二外语语言水平较低的认知主体。
(6)H6假设成立。状态、事件和行为关系类型影响重读过程中认知常量的改善水平。P6预测部分成立。初次阅读时构建质量较高且以因果关系为主要特征的语义表征的改善状况稍逊于时间关系,而优于嵌套关系。
结果显示,重读后语篇理解的改善水平并不与初次阅读后语篇理解质量呈线性变化;语言水平对认知主体重读后对语篇理解的改善有显著影响;认知常量间的局部关系类型对重读后语篇理解的改善水平也有显著影响;理解水平的改善并不与语言水平、语篇关系类型的改变同步。
许多关于二语语篇理解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是决定第二外语理解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本实验分析一中,关于初次阅读的分析结果并不符合这一结论。调查问卷检验的背景知识并没有对理解过程中认知常量的建立和激活产生显著影响。我们认为,在初次阅读过程中,第二外语理解水平和认知主体阅读能力对语义处理造成一些限制。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采取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这种解码过程占据了主体认知资源的重要部分。在阅读第二外语科技语篇时,认知主体在充分激活长期记忆以便进行推理方面遇到一些困难,未建立连贯的语义表征。根据先前的研究[3],在进行二语阅读时,背景知识只有在充分激活的情况下才可以帮助理解。知识激活不充分实际上会降低语义处理效率和推理的效果。
分析一显示,第二外语水平会影响理解过程中认知常量的激活和建立。在二语阅读过程中,第二外语水平较高的认知主体会较容易的完成语篇表层处理过程。因此,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处理更高级别的语篇连贯。分析一是此研究的主要意图之一,因为状态、事件及行为局部关系类型对语篇理解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Denhière和Baudet[30]的假设一致,根据他们的假设,组成不同“系统”的认知常量与认知常量间的关系决定了语篇的整体连贯。此结果还表明,相对于时间关系和嵌套关系,因果关系更能促进认知常量的激活与局部连贯的建立。
在分析二中,我们发现重读可以帮助认知主体完善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表征。初读过程中已经理解的部分认知常量的背景知识可以在重读过程中被再次激活。在没有新增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重读过程是一个局部连贯关系的再确认和再提高的过程。与初次阅读中向背景知识中添加新的信息不同,认知主体在重读过程中主要筛选没有理解的信息,来丰富先前的知识,改善已建立的局部连贯表征。初读结果由此会影响重读过程中阅读认知资源的分配。当认知主体二语水平较高时,解码过程、分级和信息筛选变得更高效,他们因此能够更好地构建较高层次的语义表征。
分析二还显示,局部关系类型对二语语篇理解具有显著影响。与其他关系类型相比,因果关系在建立科技语篇所描述的知识系统时效率更高[33-35]。初读时,大部分存在因果关系的认知常量都已经被激活和建立。因此,重读过程中,此类语义表征的改善水平相对较弱,而以时间关系和嵌套关系为组织特征的语义表征改善更为显著。此外,重读过程中语篇表征的改善状况与背景知识有着密切联系,背景知识越缺乏,改善状况越差。
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二语语篇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二语水平及局部连贯类型对科技语篇理解和重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背景知识激活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能充分促进理解水平的提高;二语水平影响认知主体的语篇理解水平;相对于时间和嵌套关系而言,因果关系更便于理解和记忆;重读过程中,在未补充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认知主体对已读懂信息是个二次识别、确认和强化记忆的过程,其大部分认知资源用于理解未被理解的信息并建立局部连贯。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二语语篇理解过程中,因果关系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表征的构建过程及其规律有待深入发掘。
[1] LALLY C G.The Application of First Language Reading Models to Second Language Study:A Recent Historical Perspective[J].Reading Horizons,1998(38):267-277.
[2]BERNHARDT E B,KAMIL M L.Interpre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rst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onsolidating the Linguistic Threshold and the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es[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1:15-34.
[3]CHUN D M,PLASS J L.Research on Text Comprehension with Multimedia[J].Language Learning &Technology,1997,1(1):60-81.
[4]GRABE,W.Current Developments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Research[J].TESOL Quarterly,1991(25):375-406.
[5]OMAGGIO HADLEY A.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M].Boston:Heinle & Heinle.2001.
[6]SINGER M.Beyond the Looking Glass:Bringing Students into the Conversation of Historical Inquiry[J].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1994,22(3):340-363.
[7]GRAESSER A ,SINGER M,TRABASSO T.Constructing Inferences during Narrative Comprehens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371-395.
[8]LEHMANN D MOIRAND S.Une Approche Communicative De la Lecture[J].Le Fran ais dans le monde,Recherches et Applications,n°,1980(153):72-79.
[9]GIVóN T.Functionalism and grammar[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
[10]GRAESSER A C ,GERNSBACHER,M A ,GOLDMAN,S.(EDS.).Handbook of discourse processes[C].Mahwah,NJ:Erlbaum,2003.
[11]KINTSCH W.Comprehension:A paradigm for cogni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2]VAN DIJK T A,KINTSCH W.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
[13]GIVON T.Coherence in Text,Coherence in Mind[J].Pragmatics &Cognition,1993(1):171-227.
[14]Mc Namara D S,Kintsch E,Songer N B,Kintsch,W.(1996).Are good texts always better Interactions of text coherence,background knowledge,and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in learning from text[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96(14):1-43.
[15]VAN DEN BROEK P,RISDEN K,FLETCHER C R.A “landscape”view of reading:Fluctuating patterns of acti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memory representation[A].In Britton,B.K.&Graesser,A.C.(Eds.),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Hillsdale,NJ:Erlbaum:165-187.
[16]BRANSFORD J D,JOHNSON M K.Contextual prerequisites for understanding:Some investigations of comprehension and recall[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2(11):717-726.
[17]VAN DIJK,T.A.Macrostructures sémantiques et cadres de connaissances dans la compréhension de texte[A].In G.Denhière(Ed.),Ilétait une fois...souvenir de récits.Lill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ille:1997:49-84.
[18]TRABASSO T SECCO T,VAN DER BROECK P.Causal cohesion and story coherence[A].In H.Mandl,Stein,N.L.,& Trabasso(Eds.),Learn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text.Hillsdale,N.J.:Erlbaum,1984.
[19]O’Brien E J,Myers J L.The role of causal connections in the retrieval of text [J].Memory&Cognition,1987(15):419-427.
[20]Graesser A C,Clark L C.Structures and procedures of implicit knowledge[M].Norwood,NJ:Ablex,1985.
[21]Chafe W L.Caddoan.In Campbell,L.,& Mithun,M.(Eds.),The languages of Native America: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ssessment[C].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9).
[22]JOHNSON-LAIRD P N.Mental Models: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Inference,and Consciousnes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3]GERNSBACHER M A.Language Comprehension as Structure Building[M].Hillsdale,NJ:Erlbaum,1990.
[24]ZWAAN R A,LANGSTON M C,GRAESSER.A C.The 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 Models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an Event-indexing Model[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6):292-297.
[25]ZWAAN R A,RADVANSKY G A,HILLIARD A E,CURIEL J M.Constructing Multidimensional Situation Models during Reading[J].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998(2):199-220.
[26]ZWAAN R A,RADVANSKY G A.Situational Models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62-185.
[27]ZWAAN R A.Situation Models:The Mental Leap into Imagined Worlds[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8):1518.
[28]LE NY J F.Science Cognitive et Compréhension du Langage[M].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89.
[29]JACKENDOFF R.Semantics and Cognition[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3:283.
[30]Denhière G,Baudet S.Lecture,compréhension de texte et science cognitive[M].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92.
[31]LAROSE S.L'apprentissage D'un Système Fonctionnel Complexe[A].In Denhière,G.(Ed.),Le traitement cognitif du texte,Psychologie Fran aise,1993,36(2):167-177.
[32]BAUDET S,Denhière G.Mental Models and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from Text:Represent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Functional Systems[A]//G Denhière,J P Rossi(Eds.).Text and Text Processing.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91:155-187.
[33]GRAESSER A C,LEON J A,OTERO J.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Text Comprehension[A]//J Otero J A Leon, A.C.Graesser(Eds.),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text comprehension.Mahwah,NJ:Erlbaum,2002:1-15.
[34] Legros D,Baudet S,Denhière G.Analyse en Systèmes Des Représentations d'objets Techniques Complexes et Production de Textes[A]//GagnéG,Purves A,(Eds.),Papers i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1/ Etudes en pédagogie de la langue maternelle.Münster/New York:Waxman,1994:127-156.
[35]LEGROS D,BAUDET S.Le r?le des modalisateursépistémiques dans l'attribution de la vérité propositionnel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31,(6):2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