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新,张璐璐
(1.河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近年来我国外语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以英语专业为例,一方面国内毕业生每年约70万人,多数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职业翻译缺口却高达90%。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MTI应需而生。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并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即“MTI”(Master of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同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开始在15家高校中进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置的试点工作,2008年又增加了25家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全国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有158所。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河北省4所高校(以下简称“4所高校”)获批设立 MTI,并于2011年秋季正式招生。
回顾两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出,面对全新的翻译专业教学特点及特殊的翻译硕士培养要求,在探索高级翻译专业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过程中,4所高校均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河北省处于京津冀环渤海圈,周边获批设立MTI的省份北京有18所、天津6所、东北地区18所、山东12所,他们所拥有的地缘和教育的双重优势必定会影响到4所高校的生源质量。此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翻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4所高校也并未完全适应全新的高级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与MTI培养目标相悖的各种问题。面对国内掀起的MTI热潮,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对河北省MTI培养现状进行仔细梳理,正视问题和差距,同时还应更新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抓住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才能够促进河北省MTI教育的健康发展。
4所高校于2011年9月开始正式招收翻译硕士研究生。目前可借鉴的关于我省MTI培养的相关资料甚少。基于此,作者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为本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1)实地考察法。作者深入到4所高校各教研室以获取该校MTI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及实习环节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2)民调法。实地考察期间与当地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本校MTI发展的各个环节的意见或建议。3)文献研究法。相比较而言,国内一二批设立MTI的院校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本课题需求,对这些成熟院校出版的文献资料进行查找、搜集、整理、综述,对我国MTI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为河北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调研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和分析,河北省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及方向设立不健全,生源质量不高
4所高校招生情况(表1)。
表1 4所高校招生情况
如表1所示,除河北大学招生涉及英、日、俄3个语种,并且是口、笔译专业兼招外,其余3所院校在招生专业方面都显不足。事实上,口译和笔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口、笔译专业的学生需要互修课程来掌握翻译技巧和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其能力的提高是在口、笔译专业训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与4所高校相比,北京、天津、山东等周边地区拥有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双重优势(北京有18所、天津有6所、山东有12所高校招收翻译硕士)。由于4所高校均不属于211或是985院校之列,加之语种和专业及方向设置上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许多优秀生源放弃河北省而选择上述地区,而报考4所高校的则多是国内二三流院校的学生。为了满足招生需要,4所高校准入门槛普遍偏低,笔试内容过于简单,不能体现专业翻译硕士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且不同程度存在笔试过就录取,复试环节如走过场等现象,生源质量难以保障。
(二)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4所高校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对教师职责和学生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听课评课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多流于形式、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不完善、相关学术讲座较少、对于自选教材缺乏集体论证、实习鉴定不规范、教学例会可有可无等现象。如对于教执委要求的口译方向学生不少于400小时,笔译方向学生至少10万字的翻译实践要求普遍重视不够,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是在毕业前突击完成,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保障。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翻译人才,4所高校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实现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检验。
(三)师资队伍偏学术型
4所高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均挂靠在本校外国语学院下,MTI指导教师均来自于外国语学院。这些科研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大多缺乏翻译实践,并且政治、经济、商贸、法律、金融知识欠缺,因而普遍达不到MTI的总设计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教授提出的“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担任20次以上的正式场合的连传同传任务的要求”,更谈不上“译者、译文阅读者、译文分析家、翻译理论家与翻译史家”的统一[1]。出于各种原因,MTI校内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一些院校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并未真正实施。
(四)教学环节问题
1.专业硕士培养理念不清
根据教学体制的不同,国际上通行的翻译人才培养早在30年前就被分为学术型翻译硕士学位(MA)和职业型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两种类型[2]。事实上,4所院校中上至院校领导、下至教师甚至是学生,很多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特殊性,从培养理念、教材选用、授课方式、评估机制等也大多是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翻译硕士学位教育方法,完全违背了MTI设立的初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MTI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大打折扣。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课程设置来看,4所高校并未达到“MTI教育应紧密联系翻译产业、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2]这一目标。4所高校只是粗略地划分为口译和笔译专业,均未设立明确的特色专业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因人而设的情况,有能讲什么课的老师就开什么课,完全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保障。有的学校翻译硕士课程与翻译学硕士的课程没有显著区别,所开设的翻译学、中西翻译理论、语言学等是继续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应用型课程开设普遍不足。
3.学位论文评阅机制不足
目前4所高校所采用的均为公开的定性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即评委依据自身知识和经验,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考试成绩或论文写作水平,直接对学生论文做出定性的判断,评出等级并写出评语。但是这种公开定性的评审制度弊端十分明显,导致评阅时把关不严,评阅结果弹性较大,很多评审专家碍于导师情面往往对论文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乎为100%的通过率与论文的实际质量明显不符。
4.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
4所高校积极扩建专业实践基地,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调研显示,4所高校实习环节管理普遍粗放,组织不够完善。虽然制定了实习方案,明确了考核要求,但是实习过程中有的院校并未派出专业实践考核小组协调各用人单位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实习期满后也未组织答辩会对学生实习进行验收,缺乏正规的实习成果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只是填写相关表格潦草完事。
(一)树立正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理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翻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翻译硕士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而翻译学硕士教育则侧重翻译理论及学术研究。因而,有必要从本质上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加以区分,形成专业化翻译人才和学术型外语人才各自的培养体系。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翻译硕士教育的特殊性,将正确的专业学位教育理念渗透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论文指导、实习管理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让翻译硕士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有必要在入学之初开设“专业口、笔译理念”课程,以此来扭转学生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旧的翻译理念,避免对MTI的教学产生干扰。为适应不断增长的翻译市场需求,实现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各院校需要增设语种,拓宽口、笔译专业,设置具体的,如法律翻译、媒体翻译、商贸翻译、会议口译、陪同口译、专业编译、文学翻译等研究方向,并增开相关课程。
(二)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和职业导向的课程
根据MTI教指委拟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MTI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以口笔译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的MTI专业应设置三分之一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掌握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很有好处[3]。
此外,4所高校应围绕煤炭、石油、冶金、电力、建材、机电、纺织、医药、化工、轻工等河北省支柱产业来创新MTI课程体系,以现有语言专业为依托,以高校强大的学科优势为后盾,根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尝试校企联合共同设置选修课程来突出专业特色和职业导向,以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专业化、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对4所高校而言,师资建设问题不在于“量”,而在于“质”。MTI专业师资队伍必须由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译员组成,才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4]。为此,学校可以聘用翻译机构的专业翻译或是各行业的技术专家,组建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导师队伍。除学术水平外,MTI指导教师的遴选应侧重考查是否具备翻译实践能力,宁缺毋滥。校外导师要真正参与授课及论文全程指导与评价。通过校外导师真实翻译案例授课,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度和感知度,提高他们对翻译工作的兴趣[5],而且还可以极大弥补校内教师翻译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建立一支专业化、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双导师”制刻不容缓。
各高校要努力拓宽国内及国际合作领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主动参与社会翻译实践,丰富实战经历,提升专业水准,达到更高层次的翻译能力。
(四)建立科学人才评估体系及考核机制
对翻译硕士的人才评估及考核应涉及日常教学、学期考试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应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日常教学应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但还应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向学生提出翻译要求后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翻译问题,谋划翻译策略,逐步提高翻译质量。练习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翻译作品进行指导点评,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特聘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共同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考核。口、笔译的考核可以由校外导师提供真实的翻译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的结果由双导师共同给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客观的评价。
学位论文不应片面地强调突出理论,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的翻译能力上,如翻译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等等。
(五)构建完善的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实习是翻译硕士培养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亲自动口、动手可以培养学生翻译项目管理能力,加强职业素养、帮助其完成从翻译技能到翻译实战能力的提升以及从学生到专业译员的角色转换。
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不仅具有翻译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翻译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要全程跟踪,实现有效指导和监督。指导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制定翻译实习任务,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翻译要求,还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实习考核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习结果做出公正、切合实际的评判。总之,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实习质量保障体系,重新审视实习环节,查漏补缺,加强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实习机制,要让整个实习环节处于学校的有效监管,而并非流于形式。
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立对于推动翻译学科研究与翻译事业发展,促进我国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河北省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但只要学校、教师、各行业专家通力合作,下决心改变传统思维习惯,树立起正确的专业硕士翻译教学理念,不断完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业翻译人才,促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
[1]黄莉莎,黄礼梅.关于我国翻译硕士培养的思考[J].海外英语,2010(8):291-292+294.
[2]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1(2):29-32.
[3]谢天镇.上外高翻MTI:并非不可复制[J].东方翻译,2012(2):4-7.
[4]张爱玲.专业口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东方翻译,2012(1):12-16.
[5]连彩云.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