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生态因子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2014-03-23 02:24乐可鑫蒋霞敏彭瑞冰王春琳
生物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卤虫幼体乌贼

乐可鑫, 蒋霞敏, 彭瑞冰, 罗 江, 唐 锋, 王春琳

(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虎斑乌贼(Sepiapharaonis)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十腕目(Decapoda)、乌贼科(Sepiidae)、乌贼属(Sepia),主要分布在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包括红海海域和阿拉伯海域,从安达曼海到中国南海、东海、台湾地区沿海及日本沿海、印度尼西亚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均有分布[1-2]。其个体较大(最大体重可达5 kg以上),口味鲜美,具有饵料转换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养殖前景的经济贝类[3]。

关于虎斑乌贼的研究,国外Minton等[3]成功繁殖了5代虎斑乌贼,Md等[4]研究了过氧化氢和芬顿试剂对虎斑乌贼外皮明胶膜性能的影响。而国内报道较少,仅见刘建勇等[5]研究了温度对其受精卵孵化率及幼体耐受性的影响;谭永胜等[6]研究了高锰酸钾对其胚胎及幼体的毒性;黄建盛等[7]研究了盐度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及幼体耐受性的影响。关于虎斑乌贼幼体人工育苗的适宜理化因子及饵料未见详细报道,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及饵料对幼体生长的影响,旨在为虎斑乌贼幼体的人工育苗与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3.03—2013.07 在浙江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基地进行,虎斑乌贼幼体为本课题组工厂化人工育苗所得。本试验选取同一时间出膜,规格整齐、活力好、健康的幼体。实验用自然海水,经过暗沉淀与沙滤,水温 15.3~25.5 ℃,盐度 24.0~27.0(ATAGO盐度折光仪),pH值7.80~8.10(pH计),COD 6.15~8.40 mg/L(YSI溶氧测定仪);淡水取自自来水,水温15.3~25.3 ℃,pH值6.80~6.97,COD 4.05~5.80 mg/L。

1.2 方法

1.2.1 温度试验

设置6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和33 ℃,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50个初孵乌贼幼体(胴长:0.92 cm±0.09 cm,体质量:0.30 g±0.01 g),培养容器为白色泡沫箱(规格 50 cm× 35 cm×25 cm),培养水位20 cm。用电子电热棒(型号AT-380)调节温度,缓缓提升水温至各试验组设计要求,保持温度稳定(±0.5 ℃),隔天100%等温换水。每天9:00与16:00投喂等量饵料糠虾(Acanthomysisbrevirostis)(2 g),每日观察记录死亡个体数,测量死亡个体大小。试验周期为21 d,培养条件:pH值7.80~8.10,盐度24~27,COD 6.15~8.40 mg/L,适当遮阳,连续微充气。

1.2.2 盐度试验

设置6个盐度梯度:18、21、24、27、30和33,每组3个平行,各组分别放在蓝色玻璃钢瓦圆桶(Φ1 m,高0.6 m)培养,培养水位高0.5 m,每个平行用塑料筐(Φ35 m,高12 cm)分养,周围用泡沫悬浮水表面,各放50个乌贼幼体(胴长:1.32 cm±0.08 cm,体质量:0.56 g±0.03 g)。试验用水为沙滤的天然海水,加入粗盐或经曝气的淡水,缓缓调节盐度至试验要求,隔3 d 100%等盐、等温换水。培养条件:水温22~23 ℃,其他条件同1.2.1。

1.2.3 饵料种类试验

设置7种投饵种类:A虾糜(Minced shrimp)、B:活糠虾、C: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nauplii)、D:桡足类(Copepods)、E:死糠虾、F:混合(虾糜和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Minced shrimp and StrongArtemianauplii)、G: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StrengthenArtemianauplii)。其中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是初孵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小球藻(Chlorella),培养5~7 d ; 卤虫无节幼体体长为0.25~0.35 mm,糠虾体长为4.5~6.0 mm,桡足类体长为0.8~0.9 mm,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体长为4.0~5.0 mm,虾糜长为2.0~3.0 mm。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50个乌贼幼体(胴长:0.94 cm±0.07 cm,体质量:0.31 g±0.01 g)。隔天100%换水,每天9:00和16:00投喂足量的饵料,观察记录死亡个体数和死亡个体大小,并将上次剩余的饵料捞出,试验周期为21 d。培养条件:水温22~23 ℃,盐度24~27,其他培养条件同1.2.1。

1.2.4 投饵量试验

以糠虾为饵料,进行投饵量试验。设置6个投饵量梯度:0、2、4、6、8和10 g/d,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50个乌贼幼体(胴长:1.34 cm±0.08 cm,体质量:0.57 g±0.01 g)。每天9:00和16:00投饵,投喂量为日总投饵量的1/2,并将上次剩余的饵料捞出,观察记录死亡个体数和死亡个体大小,并在各组的剩余饵料为0时,称量该组与后一组乌贼幼体的重量。隔天100%换水,试验周期为21 d。其他培养条件同1.2.2。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特定生长率:SGR(%)=(lnWt-lnW0)/t×100

存活率:SR(%)=(Nt/N0)×100

摄食量:FA=M-M0

饵料系数:FC=M/(Wt-W0)

式中:Wt、W0分别试验末、初的平均体质量(g);Nt、N0分别表示试验末、初幼体数;M、M0分别为总投喂量与剩余量。

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生态因子与其下各分析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ANOVA单因素分析。R为相关系数。当r的绝对值为0~0.33为弱相关,0.33~0.67为中等相关,0.67~1为强相关。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试验

不同温度对幼体的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在18~33 ℃范围内,虎斑乌贼幼体的存活率为22.2%~91.1%,当温度为18~27 ℃时,幼体的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7 ℃组最高(91.1%)。存活率(y)与温度(x)的回归方程为y=-0.15x3+30.637x-447.002(r2=0.923)(表1)。

不同温度对幼体的特定生长率影响显著(P<0.05),在18~33 ℃的温度范围内,虎斑乌贼幼体的特定生长率为2.42%~6.13%。18 ℃组最低(2.42%),温度27 ℃组特定生长率最高(6.13%),且其后维持于5%左右。特定生长率(y)与温度(x)的回归方程为y=-0.028x2+1.637-18.118(表1)。

表1 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温度的回归分析

图1温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arval growth ofSepiapharaonis(mean±SD)

SGR—特定生长率;SR—存活率。

2.2 盐度试验

不同盐度对幼体的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虽然各组盐度均逐渐升高或淡化,高盐对幼体影响不显著,但幼体对低盐比较敏感,特别是当盐度降至18时,幼体明显表现不适,停止摄食,逐渐淘汰,于试验第3 d全部死亡。盐度21~33组,存活率为37.3%~90.0%,盐度21~27组,幼体的存活率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大,盐度27组存活率最大(90.0%),存活率(y)与盐度(x)的回归方程为y=-0.963x2+53.867x-669.2(P<0.01,r2=0.893)。

不同盐度对幼体的特定生长率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21~33范围内,虎斑乌贼幼体的特定生长率为2.65%~3.71%,盐度27时最高(3.71%)。

图2 盐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的影响

SGR—特定生长率;SR—存活率。

2.3 饵料种类试验

试验14 d时测得,不同种类的饵料对乌贼幼体的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投喂7种饵料,幼体的存活率为60.4%~96.7%。其中活糠虾组与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组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6.7%与95.5%,且幼体活力强,体色黑亮,摄食欲旺盛。虾糜组存活率最差(60.4%),幼体活力差,体色发白。

不同种类的饵料对乌贼幼体的特定生长率影响显著(P<0.05),投喂活糠虾效果最佳,特定生长率为3.77%,投喂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效果次之,特定生长率为2.54%;其余各组效果均不理想,且在第21 d时,全部死亡。

图3 饵料种类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的影响

SGR—特定生长率;SR—存活率;A—虾糜;B—活糠虾;C—卤虫无节幼体;D—桡足类;E—死糠虾;F—混合(虾糜和强化卤虫幼体);G—强化卤虫幼体。

2.4 投饵量试验

糠虾不同的投饵量,对其末平均体重影响显著差异(P<0.05),存活率随着投饵量的增加而提高,日投喂量为8~10 g/d组存活率无差异,达到最大(92.7±2.3)% ~(94±3.5)%;对照组(不投饵)出现大量死亡的时间为第7 d。特定生长率各组差异显著(P<0.05),日投喂2~4 g/d无差异,特定生长率为(3.94±0.37)~(3.95±0.13);日投喂6 g/d以上各组也无差异,特定生长率为(5.04±0.13)~(5.20±0.27)。乌贼幼体的摄食量随着个体重的增长随之增加,摄食量(y)与个体重(x)的回归方程为y=0.227x-0.063(r2=0.921),摄食量占体重的15.76%±1.79%(图4)。

表2 不同投饵密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的影响

图4虎斑乌贼幼体个体摄食量

Fig 4 Individual feed intake ofSepiapharaonis(mean±SD)

3 讨论

3.1 温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温度是生物幼体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且不同生物对温度的适宜范围不同。尹飞等[8]曾报道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幼体的适温为22~28℃,焦海峰等[9]报道过嘉庚蛸(Octopustankahkeei)的适温为12.0~31.0℃,蔡文飞[10]等报道拟目乌贼(Sepialycidas)的最适温度为29.5~32.3 ℃。本实验结果表明,虎斑乌贼幼体的适温为21~30 ℃。不同温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的存活率影响显著,当水温由18 ℃升至27 ℃,幼体存活率由22.2%提高至91.1%。但由于试验条件设定,27~30 ℃是否存在更为适宜的温度,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证明。

温度会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长[11-12]。温度过高,代谢加快,能量无法有效储存,温度过低,活动迟缓,甚至休眠,无法大量摄入食物。虎斑乌贼幼体在18~27 ℃,特定生长率从2.42%提高至6.13%,在水温18 ℃时,幼体体色发白,行动迟缓,应急后不易喷墨;当水温大于27 ℃时,摄食活动频繁,极易喷墨,其存活率明显下降,但其特定生长率仍保持在5%左右,这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加速了幼体的新陈代谢速率,为此需通过大量摄食,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3.2 盐度对虎斑乌贼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盐度是海水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与水产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水生生物对盐度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超出适宜范围可导致其自身与外界水体的渗透压出现差异,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渗透压平衡,以至于用于其它方面的能量减少,影响其生长性能,超过自身调节能力时可导致死亡[8,13-14]。长蛸(Octopusvariabilis)最适盐度18.3~24.3[15]、金乌贼(S.esculenta)最适盐度29~34[16]、曼氏无针乌贼最适盐度20~30[17]。本实验表明虎斑乌贼幼体的适宜盐度为24~33,最适盐度为27~30,存活率为73.3%~90.0%,特定生长率为2.73%~3.71%。盐度为27时,存活率与特定生长率最高,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的等渗点较接近27。当盐度过低时(盐度18),乌贼在摄食后,容易出现快速旋转,喷墨,类似抽搐等现象,且大多数不可复原,直接死亡,而当盐度33时,幼体也会出现类似现象,但是一般能通过自我调节复原。

3.3 饵料种类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饵料是机体维持生命的营养来源,也是物种人工繁育中最重要的环节。饵料的选择通常从3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一是可食性,选择的饵料大小必须是机体能够摄取,就乌贼初孵幼体而言,通常选择适口的浮游动物为开口饵料。二是营养的均衡性,不同的饵料其营养成份的组成不同,这些营养成份是否能完全满足生物的生长、发育所需。三是获得的便利性,一种营养全面的饵料,但在培养或获取非常困难时,在生产上往往也难以应用[18-19]。

从本试验的结果可知,虎斑乌贼幼体的饵料以活糠虾效果最佳,存活率为96.7%,特定生长率3.77%;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次之,存活率95.6%,特定生长率2.54%。虾糜与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的混合效果一般,特定生长率仅为0.61%;其余饵料均不理想。分析原因可能是:1)摄食习性造成。虎斑乌贼幼体喜食活饵,不喜食死饵,幼体只在饵料沉降的过程中主动摄食,这与罗云云[20]等报道的曼氏无针乌贼喜欢沉降性饲料的结果相同。同时虾糜、死糠虾容易引起腐败,造成水质污染。2)饵料大小的适口性所致。虎斑乌贼幼体主要是靠触腕捕捉食物,卤虫无节幼体(体长为0.25~0.35 mm)和桡足类(0.8~0.9 mm)可能个体相对偏小,不利于虎斑乌贼幼体捕捉和摄食;而糠虾体长(4.5~6.0 mm)和强化卤虫幼体(体长为4.0~5.0 mm)相对较大,且与其口径相吻合,利于虎斑乌贼幼体捕捉和摄食。3)营养的均衡性造成。卤虫无节幼体由于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21],大量投喂易造成乌贼幼体营养不良;用富油微藻强化培养卤虫后无节幼体,就能弥补必需脂肪酸的不足,适合作为虎斑乌贼幼体的饵料;活糠虾捞于土塘,是天然饵料,营养成分全面均衡,是一种极佳的虎斑乌贼育苗饵料。

3.4 投饵量对虎斑乌贼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饵料的投喂量是育苗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投喂量多少不仅关系到育苗成本,还关系到育苗水体的理化因子等。糠虾不同的投饵量,对其末均体重影响显著(P<0.05),存活率随着投饵量的增加而提高,日投喂量为8、10 g/d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达到最大(92.7±2.3)% ~(94±3.5%);徐海洪[24]等曾报道,拟目乌贼幼体在各个阶段能保持稳定的增长速率,与本实验结果相似(2、4 g/d的特定生长率3.9%左右,6、8、10 g/d特定生长率5.0%左右)。当投饵量不足时,虎斑乌贼幼体为保持一定的生长速率,会淘汰其他个体,因此存活率随着投饵量的减少而降低。投饵量不足,会加剧食物竞争,消耗的能量增多,导致个体体重增长缓慢,特定生长率有差距。不投饵对照组于第7 d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此结果与谢晓晖[25]等报道虎斑乌贼幼体的PNR为8 d(24℃)接近,说明虎斑乌贼幼体对饥饿的抵抗能力较强。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幼体体重的增长,其摄食量也随之增加,且摄食量占体重的15.76%±1.79%,此结果可作为今后虎斑乌贼人工育苗中投饵量多少的依据。

参考文献:

[1]Jereb P, Roper C F E. Cephalopods of the world[M].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5:106-108.

[2]Norman M, Reid A. Pharaoh′s cuttlefish,Sepiapharaonis. a guide to squid, cuttlefish, and octopuses of Australasia[M]. CSIRO Publishing: Collingwood, Victoria, 2000, 29.

[3]Minton J W, Walsh L S, Lee P G, et al. First multi-generation culture of the tropical cuttlefishSepiapharaonisEhrenberg, 1831 [J].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01, 9(5):375-392.

[4]Hoque M S, Benjakul S, Prodpran T. 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Fenton′s reag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film from cuttlefish (Sepiapharaonis) skin gelatin [J].Food Chemistry, 2011, 128(4):878-888.

[5]刘建勇,许光林,简润超,等.温度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存活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6):87-90.

[6]谭永胜,刘建勇,徐彬晓.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研究[J].水产养殖,2011,32(1):12-15.

[7]黄建盛,陈 刚,张健东,等. 盐度对虎斑乌贼(Sepiapharaonis)受精卵孵化及幼体活力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32(1):35-38.

[8]尹 飞,王春琳,宋微微.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生态因子耐受性的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4):38-43.

[9]焦海峰,尤仲杰,竺俊全,等.嘉庚蛸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试验[J].水产科学,2004,23(9):7-10.

[10]蔡文飞,徐海洪,陈道海. 温度对拟目乌贼幼体日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影响[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2,34(4):63-66.

[11]曹伏君,刘志刚,罗正杰.海水盐度、温度对文蛤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0):2545-2550.

[12]蒋霞敏,彭瑞冰,罗 江,等.温度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及幼体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3,24(5):1453-1460.

[13]姬广闻.盐度对香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3,33(4):3-5.

[14]王春琳,吴 丹,董天野,等.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及溶氧胁迫对其体内酶活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2420-2427.

[15]张玉玉,王春琳,李来国.长蛸的盐度耐受性及盐度胁迫对其血细胞和体内酶活力的影响[J].台湾海峡,2010,29(4):452-459.1

[16]周维武,王世党,王海涛,等.金乌贼不同盐度适应性驯化试验[J].河北渔业,2007(7):34-36.

[17]王跃斌,孙 忠,王伟定. 盐度对不同日龄日本无针乌贼幼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3,30(1):36-38.

[18]陈四清,刘长琳,庄志猛,等.饵料、盐度对金乌贼幼体生长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08,35(6):23-25,32.

[19]王跃斌,孙 忠,王伟定,等.饵料对日本乌贼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4):335-339.

[20]罗云云,林利民,王秋荣,等. 曼氏无针乌贼人工配合饲料物理性状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1):14-17.

[21]黄旭雄.卤虫的营养[J].水产科学,2007,26(11):628-631.

[22]李 正,蒋霞敏,王春琳.饵料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生长、成活率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2007,22(6):436-441.

[23]吴常文,赵淑江,徐蝶娜.舟山渔场针乌贼(Sepiaandrea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渔场分布变迁[J]. 海洋与湖沼,2006,37(3):231-236.

[24]徐海洪,蔡文飞,周淑进,等. 拟目乌贼幼体日摄食量及其对体重影响[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2,34(4):67-70.

[25]谢晓晖,黄国光,梁伟峰,等. 虎斑乌贼幼体的摄食、排泄及不可逆点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26(4):352-355.

猜你喜欢
卤虫幼体乌贼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趣说乌贼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卤虫营养强化研究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
关于盐田大面积卤虫增殖的初步探索
被误解的乌贼
铁皮石斛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卤虫毒性
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