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陇蜀纪行诗《木皮岭》地理位置讨论

2014-03-22 15:09刘雁翔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徽县白水杜甫

刘雁翔

(天水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木皮岭》是杜甫陇蜀纪行诗之一,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由同谷(今甘肃成县)南下成都途中。为便于讨论,录全诗如下: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皇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仰干塞大明,府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风水昏。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忆观昆仑图,目击玄圃存。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1]152。

不过,我们讨论的焦点不在诗意,而是诗作吟咏的对象木皮岭的地望。因为,这个问题困惑古人、今人许多年,深入讨论之,定然会有“灯越拨越明”的效果。

一、宋至清杜诗旧注关于木皮岭的注释梳理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在《木皮岭》题下注:

木皮岭,在兴州。贾耽《皇华四达记》:木皮岭,在栗亭东[2]588-589。

又,黄希、黄鹤父子的《补注杜诗》注:

鹤曰:岭在成州之西境,入蜀忙道经此。诗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当是乾元而年十二月作[3]150。

两条注释都指示出了木皮岭的方位。客观评述,蔡注引唐贾耽说靠谱,兴州(今陕西略阳)说不确,因为在唐代去兴州必需经过同谷和兴州之间的河池县,而据《木皮岭》诗“首路栗亭西”、“南登木皮岭”等句,木皮岭当就在同谷之栗亭附近,不可能远在兴州。黄注指错了木皮岭的行政归属。

《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山川目说:

木皮岭,在郡东二十里。《郡志》:“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杜甫有诗“首路栗亭西,尚想凤皇村……”[4]1223。

又,《方舆胜览》卷69凤州山川目说:

木皮岭,在河池县西十里。详见成州。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4]1213。

同庆府条所言“在郡东二十里”是说木皮岭在成州同谷县东二十里,而凤州条所言“南入郡界”是说进入凤州所辖地域,实际是进入了唐宋时期的河池县境。这里要特意指出的是,《方舆胜览》木皮岭“在郡东二十里”说不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0成州栗亭县条说:“栗亭县,东五十里。二乡。本栗亭镇地,后唐清泰三年六月于秦州奏置栗亭县。”[5]2907又,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3秦凤路成州栗亭县条说:“中,栗亭。州东五十里。二乡。泥阳一镇。有雷牛山、栗亭川。”[6]128由“寰宇记”、“九域志”引文知,栗亭在“州东五十里”即成州县治同谷县东五十里,这和现在成县至栗川的里程相当,无疑是正确的。而据前文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引贾耽《皇华四达记》,木皮岭在栗亭东。就是说木皮岭在栗亭东不远处。因此“在郡东二十里”说显然是将里程短了。钱谦益不辨《方舆胜览》是非,其《钱注杜诗》二条并作一条引,“《方舆胜览》:木皮岭,在同谷郡东二十里,河池县西十里。杜甫发同谷,取道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7]108钱注不但二条并作一条引,还将有些地方又“顺”了一下。《方舆览胜》木皮岭辞条,有方位,有行走路线,很是完整,经过钱注删繁就简改编,不但完整而且完美,于是乎清代的一些注杜名著如《杜工部诗集辑注》、《杜诗祥注》、《读杜心解》、《杜诗镜铨》等都跟着钱注走①①可参见朱鹤龄撰,韩成武等点校:《杜工部诗集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06页;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3页;杨伦:《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2页。。

末了再提一下,宋注和清注之间还有一条有“个性”的明代注解,王嗣奭《杜臆》解木皮岭说:“《方舆志》云:‘在成县,地极险要,亦入蜀要路。’《名胜志》又云:‘在徽州西十五里。’未知谁是?”[8]114《方舆志》是明代哪部方志的简称不详;《名胜志》当是《大明统一名胜志》。明代的徽州即宋代的河池,王注以明朝的行政设置指方位,比《方舆胜览》的“河池县西十里”多出五里。这条注解清人注杜弃而不用。

二、徽县旧志关于木皮岭的记载

明代以来现存的徽县旧志对明郭从道《徽郡志》卷1《舆地志》之“山川”目说:

木皮岭,西十里。唐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连(遮)秦陇路。山极险阻。唐杜甫自同谷经栗亭,度此入蜀。有诗。

很明显,本词条还是由《方舆胜览》改造而来,没有任何新内容。郭是明代徽州栗亭人,也是地方名儒。郭主纂的方志关于木皮岭的词条没有新内容,说明当是时,当地人对杜甫过境入蜀的线路也不大清楚。又,乾隆《徽县志》之山川目说:

木皮岭,在县西三十里,与成县连。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此岭,由白水江入蜀。有诗。唐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

除向西的距离增加到三十里之外,全然是《方舆览胜》的影子。又,嘉庆《徽县志》卷1《疆域》之“山水”目说:

木皮岭,西南三十里,一名柳树崖,脉与龙洞山联属,石径层沓,人马登涉崖坎,艰于行。(木皮岭在河池西,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

虽然,我们圈在括弧中的部分即原文小字双排的注释部分仍然是省去了里数的《方舆胜览》辞条内容,但在穿越了数百年后,我们终于见到了一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辞条。本志的撰者张伯魁,浙江海盐人,嘉庆七年至十三年(1802—1808年)任徽县知事,致力文教,政绩卓著。张是一位有政绩的好官,也是一位敬慕杜甫道德文章的“杜迷”,任内重修栗亭杜少陵祠堂,并亲历考察他认定的杜甫入川所经过的木皮、龙洞、地坝等山岭及白水江等地,且留有诗作。其《木皮岭》云:

木皮高插天,栗亭即首路。

孤臣去悠悠,欲泣乡园树。

攀援手不牢,飞下尻已蹉。

牵藤上危梯,横衫阻仄过。

云生双足下,风疾三关影。

惊闻虎豹声,险绝逾秦岭。

莫伤行路难,但觉催人老。

何处访故交,相逢在积草[9]。

又,其《木皮岭吊杜少陵》云:

铁鏁缘虚壁,空中身自轻。

浑忘垂老力,犹作少时情。

履险非知命,临危或近名。

深怜千载下,岂敢负平生[9]。

张是一位注重实地考察的知情者,于是就有方位确定的“木皮岭”。同时,依旧坚持杜甫“由白水峡入蜀”说。

1980年代,徽县当地的一些杜诗研究者对木皮岭经行了实地考查,并撰写了相关论文,综合其研究结论,木皮岭即今徽县栗川、大河二乡交界的龙洞山脉,其主峰在今徽县栗川乡境内,因山上盛产木兰树(又名木莲,皮可入药,名厚朴),又名木莲花掌。山脉北倚龙洞山,南峙地坝山、柳树崖,突兀高耸,正嘉庆《徽县志》所谓“石径层沓,人马登涉崖坎,艰于行。”为古来由栗亭而南入蜀的捷径。[10]55-61这些结论其实是张伯魁“木皮岭”所记内容的进一步落实,就是说当代人的考查结论和近二百年前这位父母官考察大致相仿。最大的区别在于张以柳树崖即木皮岭,而今人以龙洞山为木皮岭。不过,此二山是联属的,龙洞山在北,柳树崖在南。据嘉庆《徽县志》卷7《食货志》所附“河池志灾”,嘉庆四年(1799年),白莲教军一部先至横川,而后入地坝、小河厂等处,再经由白水江即白水峡退出徽县境。文曰:“六月十一日,贼至横川,十二日入地坝、小河厂等处,至十五日始窜白水江去。”这条资料可强有力的支持经木皮岭有古道可通蜀。但应说明这条艰险的古道是入蜀捷径,是人迹罕至的小道,并非唐代的官方驿道。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再列张伯魁嘉庆《徽县志》有关木皮岭的资料一并附上。本志卷1《舆地志》之“山水”目说:“地坝山,西南六十里。突兀高峰,云烟万叠,为邑之西南屏障,杜甫诗‘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是也。其山多蕙,亦名兰山。”又说:“白水江,西南五十里。自下店之西两川合流,东行里许,折而南达李家河,石渚峪细流入焉。自此入山口,经木皮、地坝诸山左麓,绕出大河堡,又折东南流,达白水峡,曰白水江(入略阳界),又迂回而东十五里,乃与嘉陵江合而南流。”言白水江由木皮山左麓流过,据此可按河流定位木皮山(岭)方位。又,本志卷8《艺文志》录张伯魁诗文多篇,颇有一些篇章和木皮岭及其入蜀路线相关,除前引的《木皮岭》《木皮岭吊杜少陵》而外,还有《白水峡》《谒杜少陵祠》两诗和《重修杜少陵祠堂记》一文。应该说张伯魁对木皮岭及他认定的杜甫度木皮岭入蜀的线路是十分清晰的,其《重修杜少陵祠堂记》有言:“按祠之南为木皮岭,东望青泥,若俯而即也。”另,其《白水峡》诗有句:“杜老诗魂冷未销,何年白水路迢迢。”而这些个清晰就是建立在《方舆胜览》木皮岭辞条“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基础之上的,是《方舆胜览》说法的具体化。就是说张通过为官的地方之便及编修地方志的需要,亲自考察徽县山水,使《方舆胜览》关于木皮岭的记述进一步坐实,使宋以来的关于杜甫经由木皮岭—白水峡入蜀说更加完备。

三、木皮岭而下杜甫该走白水峡道还是青泥道

明确一下,这个小标题要讨论的就是杜甫入蜀时经木皮岭后是否像杜诗旧注、徽县旧志所言那样取道白水峡道?

隋唐时期沟通关中蜀地之间有一条最重要的驿道即散关道,此道正是当年汉王刘邦冲出秦岭一举平定关中的故道,又有嘉陵道等称谓,正所谓国驿大道。1950年修筑的宝成铁路也是基本沿这条古道行进的。此路有一段要经过唐代凤州的河池县即今天的徽县,名青泥路,上有青泥驿,艰险为入蜀道路之最,唐代诗人多次咏及。杜甫的老朋友李白在《蜀道难》中将青泥路作为说明蜀道难的典型加以描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11]1683其后元稹更是有《青云驿》专篇专咏青泥路:“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徘徊不可上,人倦马亦嘶。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再如杜牧《李甘诗》之“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王周《路次覆盆驿》之“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贝瑜《青泥山》之“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等。多次咏及说明一个问题,险是险,但这条青泥路非走不可,青泥岭非越不可。李之勤先生《“故道”释名与考地》对青泥路有一个全面的解释:

青泥路位于唐宋凤州河池县和兴州长举县(今略阳白水江镇东北,与甘肃省徽县接界处的长烽村)接界处的青泥岭。青泥岭在徽县东南,山体为青绿色分化岩石构成,高险峻拔,道路攀折,受雨水冲刷,泥浆皆呈绿色。所以古书曾说它‘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为青泥岭’。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就是取故道过青泥岭的[12]49。

再说得细一些,青泥岭位于今徽县东南嘉陵、大河、虞关三乡镇之间,绵延20多公里。其最高峰名铁山,又称巾子山,海拔1746米,是古代徽州、河池的望山。岭西南依山的一角,有虞关镇,岭上至今有地名青泥店,曾出土驿路文物唐代青泥驿铜印[13]821。我的文友曹雁鹏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多年,对这段驿路研究颇有心得,录如下:

从徽县城南过水阳乡牟家坝入石家峡进入南山,上典华山,在深沟村涉足于青泥河(深沟河),沿途可见古栈道痕迹。沿着盘山古道上行,下临绝壁深渊,山石犬牙交错。至青泥店(古青泥驿)到太和庵,沿着小径可上达青泥岭铁山峰顶。从太和庵绕铁山西南可下至嘉陵江、虞关,沿途青泥路古栈道痕迹时隐时现,道路崎岖盘桓。若遇云雨天气,这60余里泥泞山道行走起来异常艰难。宋以前各代,在青泥岭半山腰设立青泥驿站供路人歇息[14]91。

知道了青泥路的险峻及重要,我们再来讨论这一段故关道上的必经险道与由陇入蜀道即杜甫《发同谷》题下自注“自陇右赴剑南”道的关联。唐贞元末年,严砺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为解决成州等地戍兵的军粮供给,大治兴州至之间同谷的水道,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引严砺语有云:

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过栗亭川,逾宝井堡,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穷冬雨雪,深泥积水,相辅为害。颠踣腾籍,血流栈道。糗粮刍藁,填谷委山;马牛群畜,相籍物故。餫夫毕力,守卒延颈,嗷嗷之声,其可哀也。若是者绵三百里而余[15]715。

请看这条资料涉及的地名连线:青泥山——栗亭川——宝井堡——成州,顺序倒过来不正是杜甫“发同谷”之后的入蜀线路吗?栗亭川和青泥山之间就有杜甫所咏的木皮岭。尽管“负重而上,若蹈利刃”,但青泥山上的青泥路是官方驿道,非走不可。柳宗元的“记”写作距离杜甫入蜀约50年。可见,杜甫当年入蜀,不但要度木皮岭,还得度青泥岭。既然杜甫入蜀的先决条件是度木皮岭、再上以散关为起点经两当、过青泥的官方驿道,那么,《方舆胜览》主张的、宋代杜诗注全体投赞成票的、徽县旧志坐实的“由白水峡入蜀”说不成立。

下面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白水峡道,说一说杜甫入蜀时到底有无官方驿道白水峡路?据北宋雷简夫撰《新开白水路记》有云:

初,景德元年,尝通此路。未几而复废者,盖青泥土豪辈唧唧巧语,以疑行路。且驿废则客邸、酒垆为弃物矣。浮食游手安所仰邪?小人居尝争半分之利,或睚眦抵死,况坐要路,无有在我,迟行人一切之急,射一日十倍之资,顾肯默默邪?造作百端,理当然耳!向使愚者不怖其诞说,贤者不惑其风闻,则斯路初亦不废也。大底蜀道之难,自昔以青泥岭称首。一旦避险即安,宽民省费,斯利害断然易晓,乌用听其悠悠之谈邪!而后之人见已成之易,不念始成之难,苟念其难,则斯路永期不废矣[13]1068-1069!

就是说叫白水峡道或白水道的这条路是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开凿的,这是一条捷径,开通之后不久便废弃。原因是路改了,原来青泥路一线的旅馆饭店生意清淡,从事商业经营的“土豪辈”挣不到钱,便造谣生事,到处告状,最后给告黄了。还据《新开白水路记》,至和二年(1055年),利州路转运司李虞卿、继任者田凉,会同河池县令王令图、权知长举县令商应祥等拨乱反正,协力再开白水路,“作阁道二千三百九间,邮亭、营屋、纲院三百八十三间,减旧路三十三里,废青泥一驿,除邮兵驿马一百五十六人骑,岁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围,放执事役夫三十余人。”[13]1068几经反复,经白水峡的白水道终于彻底开通②②北宋前期,在白水峡道未通之前,青泥道仍就是关中及陇蜀间的要道。北宋名臣赵抃在景佑元年(1034)及以后的数年中就曾多次路经青泥道。其《过青泥岭》云:“老杜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诗见《全宋诗》第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65页)。此记文以摩崖形式刻于白水峡石壁,在徽县城南大河店乡王家河行政村大石碑。摩崖距地面七米,高2.83米,宽1.83米。撰书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1993年列为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新编《徽县志》,这条驿道以现在行政区划比照,其所经为徽县境内的十里墩—照碑崖—大河店—王家河—大石碑—白水峡,至陕西略阳的白水江镇[13]374。由大河店而下进入白水峡便是悬壁栈道,惊险卓绝,明郭元桂《白水路记》说:“其上则铁石镵岩不可凿,其下则溪流湍急不可渡,其路则适当孔道不可断。”[13]1087道路难行比青泥岭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栈道还真的无法通行。北宋之后白水路取代青泥道成为官方驿道,但青泥道上依旧有匆匆行旅,所以明清之时依旧有不少“过铁山歌”之类的题咏。

四、小结

《方舆胜览》卷69凤州山川目因为杜甫《木皮岭》诗的缘故,为“木皮岭”写了一条成色十足的词条,宋以后的杜诗注家一致通过争相引用。一直到了清代嘉庆时,“杜迷”徽县知县张伯魁在《方舆胜览》基础上,对杜甫行经徽县之地实地考察,其嘉庆《徽县志》卷1《疆域》之“木皮岭”辞条将《方舆胜览》记载坐实为柳树崖为木皮岭,为之赋予了地域特色。1980年代之后,地方上的杜诗研究者,再实地考察将木皮岭位置具体化,指清了“岭”对应的现地即柳树崖北的龙洞山为木皮岭。至此,这一漫长的学术考证过程使木皮岭位置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必须明白一点,《方舆胜览》提出的、张县令坐实的所谓白水峡道在杜甫入蜀之时尚未开凿为官方驿道,樵夫、土人之外不通行人,一个匆匆而去的旅人是无法通行的,不大可能“由白水峡入蜀”。现在杜诗注者和研究者应该为孤寂的老杜一家由陇入蜀另找出路,而这条出路就在于青泥道,入蜀不走这条国家级通驿大道,误入歧途是没有出路的。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杜甫“发同谷”之后经栗亭川“首路栗亭西”之后,先上木皮岭,再渡白沙渡,而后再上青泥岭,接着渡水会渡,从而走出陇右。

[1]王洙.宋本杜工部集.张元济辑.续古逸丛书[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黄希注.黄鹤补注.补注杜诗,四库全书[Z],第106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乐史,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王存,王文楚等点校.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明·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清·张伯魁.徽县志:卷八艺文志[M].嘉庆十四年刻本.

[10]孙士信.杜甫诗中木皮岭的位置及其他.杜甫与徽县[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1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版)[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李之勤.西北史地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1994.

[13]梁晓明.新编徽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4]曹雁鹏.杜甫在徽县的行程及相关的纪行诗.唐银生主编.栗亭与杜甫[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

[15]柳宗元,吴文治等点校.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猜你喜欢
徽县白水杜甫
模仿天才
杜甫改诗
白水洋一日游
杜甫与五柳鱼
全省林木种苗工作会议在徽县召开
我的家乡
白水煮生活,笑料跑不掉
杜甫的维稳观
白水煮生活
你那美丽的麻花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