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构

2014-03-21 23:51于永顺韩雪梅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理批评家文学批评

于永顺,韩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一、文学批评的思维品质——“回到马克思”的精神维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精神,对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思想渊源价值、主导性品质和引领性意义,它是建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直接影响文学批评的价值建构和未来走向。因此,文学批评的思想品质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精神维度。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西方多种文艺思潮激荡碰撞的形势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的现实思想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仍有为数不少的批评家并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营养,而是盲目从西方搬来的理论中寻找文学批评的价值源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边缘化、失语化、过时化倾向依然存在。

面对文学批评的精神迷惘与价值缺失,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批评家敢于直面乱象,凝神静气,追本寻源,倾力聚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基础,将思路和目光关注于“价值源”和“奠基塔”,响亮提出“回到马克思”的精神维度,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阵地意识”和精神品质。他们认为在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中,“必须强化对马克思文艺批评本质特征的认识,划清马与非马的界限,防止非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模糊和干扰我们的视线。如果搞不清马克思文艺批评的实质,就会搞乱文艺批评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1]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加精神上的“钙质”,不得“软骨病”,才能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到实处。[2]无论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尽如意的现状展开反思,还是将批评的发展演变作为历史对象来考察,“回到马克思”都是我们文学批评所必需的理论前提,是对理论研究知识视野和反思深度的诉求,“回到马克思”对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到今年上半年转载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论文将近四十篇,目录索引也有八十余篇,总数量比2012年同期增加20%,比2011年同期增加23%,达到新世纪以来“聚焦马克思”的最高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开设专栏,推出一批高质量评论。与此同时,国内还召开两次重要会议,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推向高潮: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国际学术研讨会;二是纪念马克思逝世130 周年研讨会。陆贵山、党圣元、张清华等多位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特质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意义重大,对重建弘扬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价值体系会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在文学批评本土语境迷乱与焦虑的精神危机中,学界必须以高度的理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回到马克思”中熔铸思想品质,重建精神维度,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凸显文学批评核心价值的主导作用,努力展现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

二、文学批评的学理自觉——聚焦“多点合围”的科学维度

文学批评的实质是遵循文艺实践规律科学的彰显文学批评品格的评价活动,“走向科学”必须从学理出发揭示文学艺术活动的客观规律。学理自觉的程度影响文学批评的高度,实事求是的氛围决定科学发展的广度。当下文学批评个体学理自觉的多点释放,带动着群体自觉的主体联动,进而有力促进了重建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批评家的学理自觉呈现出“聚焦核心、多点合围”的发展态势,在立体探寻中建构科学的维度,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求是坐标,进一步实现批评话语的现实有效性和价值引领性。

第一,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宏观把握,聚焦本质,揭示主旨内涵的求是品质。面对文学实践现实“思潮”纵横、“流派”林立、“语境”复杂的现实,批评家们直面丰富多彩的文学实践,把当前文学批评缺乏强大的精神资源作为主要聚焦点,积极追求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的求是品质。雷达等认为,当前文学批评缺乏科学的精神资源,必须善于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属于自身民族的血脉,从世界文化资源中汲取其他民族血液的优良养分,文学批评才能高屋建瓴地指点江山,才有资格做文学的领航者和守夜人。[4]

在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思想生产”始终发挥引领作用,否则,必将丧失文学批评的本质,使其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批评家必须将目光聚焦在“思想生产”这一命题上。就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与科学建设,有效提升思想生产质量,深入反思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从更深层面推进思想生产的良性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知识创新的关键所在。[5]

在走向科学建构的进程中,加强对学科理论本身的“主体性”审视显得尤为重要。身处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学语境的多样化和商业化共同缠绕着文学批评的“主体性”构建,致使许多批评家背离了科学精神,这种主体性危机的直接结果便是出现文学批评的乱象与价值缺失。事实表明,“主体性”建构问题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重要的精神诉求。对此,批评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不管文学批评的表现形态如何多样化,‘主体性’都是理论建构和批评操作时的基本精神诉求。只有坚持主体性,才能保证批评具有文化资源的整合性和有效性,才能保证批评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和富有个性的批判精神。”[6]

文学理论界宏观把握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从政治、现实和艺术等全方位视域对其科学内涵经纬度的学理判断上。“面对文学有沦为各种欲望的竞技场与表演场的现实倾向,建构适合当下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要有精神内涵价值维度、要有情感价值维度、要有艺术价值维度、要有审美价值维度,进而体现文学批评时代性、全局性、包容性、复合性原则和特征。[7]

第二,“多点合围”,体现求真务实的科学探寻追求。批评家的学理自觉既有“聚焦核心”,更有“多点合围”,在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重建文学批评体系的价值规律,以视域的广度、学理的精度和求真的深度,构造文学批评科学的维度,黄念然认为,文体转型是阐释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和内在规律的重要视角;张清华从批评的方法入手论述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张玉能、马建辉等则从美学和“解释学”的角度进行深入论证。

当下文学批评家学理建构的多点发力,绝不仅仅反映在以上几个方面,还有许多专家从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生态视域等多重角度,挖掘和提炼其科学因子与运用价值。学理自觉的科学精神完全体现在向事物本质的步步挺进和多点合围的学理融合。具有使命意识的批评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建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科学维度,在相互交流、补充、融合、创新中实现学理品质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增强了文学批评对当下文学创作的贡献值和引领能力,这已成为当前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的基本态势。

三、文学批评的实践检验——多元转化拓展引领维度

多年来,文学作品的异质化和嘈杂化,以及文学批评本身的日趋浮躁,使得本应以理性视阈为主体的文学批评,活化出太多非理性的变体,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消减,使文学批评出现错位与迷乱成为不争的现实。然而,从去年起,我们清晰地看到,这种非理性的变异在持续多年后发生了难得的变化,浮浅的涂脂抹粉式批评正在逐渐减少,理性判断之声越来越占据上风,围绕多元视角的价值转化也明显增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正在检验文学话语实践的拓展与引领的维度。

第一,置身繁杂的作品实际,文学批评话语彰显了可贵的理性判断。2013年是长篇小说丰收年,多位名家努力保持自己的“在场”发声。面对喜人局面,文学批评家将欣赏的感性体验转变为理性的思考判断。雷达指出,目前中国作家最大问题是失去把握和解读这个时代的能力,直面时代的勇气和思想艺术能力不逮的问题同时存在,从而引发对小说表现当下现实能力的质疑。[8]贾平凹的《带灯》和余华的《第七天》被视为去年长篇小说标志之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开设“特别关注”专栏进行评析。二十多位批评家理性会诊,从现实表达、主题诉说等方面既肯定作品意义,更直言其表达现实能力的乏力。“贾平凹此番书写带灯这个人物,显然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然而贾平凹的所有努力,只是在现实基础上做了点理想化的努力,最终都无法实现作品的理想性。”[9]陈晓明对《带灯》的深刻剖析,释放出当下批评的辨识力,被公认为达到了批评话语的新高度。

文学批评家对长篇小说标志之作的客观评判,带动了整个文学批评引领维度的有效拓展,学界对文学的评说由激情澎湃趋于冷静客观与实事求是,这一态势在对莫言作品的评论中得到进一步夯实。温儒敏说,莫言对历史的文学叙述主要出于感觉,他时常放纵这种感觉,在人性与欲望的旷野里奔走,难免停不下来脚步,去做深入的思索与把握。[10]因此,莫言的创作并没有达到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创造的最高点,作品缺乏伟大的伦理精神,缺乏足以照亮人心的思想光芒。[11]

与此同时,文学批评家对报告文学的理性评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一种潮势,以至于《光明日报》推出几十年来鲜见的“问诊报告文学创作”专栏,用近一年的时间跨度,对报告文学目前的“短板”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多位评论家观点完全相同:报告文学的创作质量明显下滑,主要存在史料化、商业化、粗糙化问题,呼吁报告文学要强化学术意识,以相关理论和知识理性分析实际问题。[12]

文学批评的判断受制于事物的本质,在遵循并把握着批评发展的方向上诗歌评论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诗歌批评面对创作现场“概念”横飞、情感悬空的现实,批评家们表现得十分清醒,他们以诗学理论的现场建构牢牢把握文学源于生活的主旋律,观照当下诗歌的创作得失和发展方向。批评家一致认为“诗生于大众成于大众,诗歌发展只有建基于大众的沃土之上,选择‘有大众的诗’,才能破除当前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困境,实现自我救赎。”[13]在《诗歌与现实之古老敌意与精神难度》和《微博时代诗歌之路》等评论中,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哲理洞察的真知灼见和引领潮流的价值之维,诗歌批评少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却增添了去伪存真的引领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诗歌批评建构自身话语的契机和正在敞开的理性把握着现实表达。

局部走势影响整体态势。文学批评家对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诗歌创作的科学分析,正在发酵对文学现场全局认识的化学质变,引爆文学批评振聋发聩的强大“值场”。2014年1月17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张江领衔,陈众议、朝戈金、党圣元、陆建德等五位知名学者联名在《人民日报》以近于整版的篇幅,深刻剖析当下文学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社科院舰队”首先拉响了“文学不能‘虚无’历史”的警报:文学在历史的建构和传承中,不能是消解和破坏力量,而必须成为积极的建设力量。要客观理性地评说历史,这是文学面对历史的唯一选择,也是文学家的责任。[14]1月28日,高建平和刘跃进也加入其中,又在《人民日报》以近于整版的篇幅,论述“文学不能消解道德”,任何作品都要接受伦理道德的检验,给人以精神鼓舞的文学在一些人手中被涂抹得肮脏不堪,只为出名而挑战道德底线,甚至颠覆伦理基础,不能不说是对文学的严重亵渎。[15]2月14日,“社科院舰队”第三次鸣响“文学不能成为负能量”的警报,他们认为负能量在文学创作中大有蔓延之势,并幻化为各种形态。这种负能量文学很有市场,释放毒素阴霾。时代需要史诗般的伟大作品,而中国当下的文学亏欠了时代。[16]2月28日,“社科院舰队”在北京大学陈晓明和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加盟之后扩阵成“批评家航母”,第四次向文学脱离生活的弊病提出尖锐批评:躲在小楼里不接触生活,又想吸引眼球,于是卖弄聪明“玩观念”,这是文学的堕落。如果没有生活底蕴,再繁复的形式也救不了文学,文学,请你回归生活![17]3月14日,《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方宁、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加盟到“批评家航母”,在《人民日报》以近于整版的篇幅第五次发出呐喊:文学是民众的文学,文学视界局限于宫闱官场,远离现实和民众,一派孱弱扭曲的病象,难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能成就我们的文学?中国文学向何处去?[18]他们瞄准“文学不能依附市场”、“捍卫文学经典”、“娱乐至死害死了谁?”、“读者是不是上帝”等问题,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从1月17日到6月27日,仅半年时间,二十七位著名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联合组阵,十二篇文章正本清源,切中时弊,剑剑封喉,深刻解剖文学痼疾。在全国社科领域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作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二十多位领导、知名学者以及著名诗人贺敬之、“当代雷锋”郭明义等不计其数的社会各界人士完全赞同:“系列评论有的放矢针对当代中国文坛的种种乱象,清晰回答了重大文学关系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开出了祛除弊病的良方,为拓展马克思主义学术时代化大众化新路提供了重要借鉴。”[19]这组由十二篇重量级评论组成的“文学观象”,吹响了文学批评引领文学实践的时代集结号,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所释放的巨大动能和社会影响,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正实现着提升引领维度化学反应的可贵嬗变。

第二,面对网络文学新大陆,把握全局的思考,体现认知趋向。“网络文学”一词1998年末首次出现于主流媒体。十五年来,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壁垒,硬是从当代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一片新大陆。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绝不是单纯的一种文学范式与流量,而是新媒体特质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博弈、交融和创新的时代产物。这块新大陆会有多久生命力?传统文学家族是否能接受?未来文学走向何方?许多新课题在检验着文学批评的现场触觉、观点视觉和思想悟觉。

围绕网络文学的现场批评,世纪之初的四、五年,批评家声音的主基调是不屑一顾,对新生事物的破土成长流露出应景的浮浅态度。又过了几年时间,网络文学迅猛发展,“新大陆”能量几何型释放,文学批评开始变得表情惊讶、视角纷乱。学界的声音莫衷一是,各唱各调,没有形成对网络文学批评的主流话语,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观点也很少。

但是,这种状态去年以来发生了本质变化,网络文学评论中客观、全面、理性的声音愈发集中,开始形成并掌控话语的主流范式。学界深刻认识网络文学改变当代文学格局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全面分析传统文学的疲惫状态和新媒体文学的无限活力,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发展空间和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度”等诸多方面,科学评价这块日益广阔的文学“新大陆”。就连莫言也以评论家的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间的无形墙壁界限已不存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绕不开网络文学。如果要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评价,必须把网络文学考虑进去。[20]如果说对传统文学的理性批评表达出评论家的学理追求和判断能力的话,那么,对网络文学的本质认知与发展态势形成全局性的主流共识,则更体现出当下文学批评揭示客观规律的不懈追求。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把握,是文学批评时代价值的至高境界。通过观测文学新大陆的活力能量,必然能够产生文学潮汐的引领动量,这是十分难得的智慧给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围绕多元转化,推进多维体系的话语“涵濡”。“涵濡”(acculturation)一词,英文本义为多个不同文化视角体系间持续接触造成的转化状态。而汉语对“涵濡”的译意,是异质思想文化体系不同视角在影响中产生转化、包涵和濡染。多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始终纠缠游走在“东西”之间、古今之间、外域和本土之间、政治和审美之间。面对纵横交错的思想支点和话语框架,实现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多元视角的“涵濡”建构,在做好“转化”过程中,需在疏离与聚合之间求证价值体系重建之“因子融合度”的客观规律,在这方面,学界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果。

“回到马克思”精神维度的根本目的,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为这是重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过程中建构“中国表述”的必由之路。实现马列文论的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风格的空间转换和理论应用的时间转换,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统一完善。[21]

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体系转化问题,学界主要围绕提出发现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等问题深入研究。“探究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的交汇点,实现当代性中国文论本土性与全球化之间的真正互动,寻求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在21 世纪得以活力重现,并且得到延伸和发展。”[22]与此同时,在西方文论的强势话语面前,如何真正实现“本土化”的有效转化,专家们呼吁“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走出审美之城,把西方文论的历史重新建立起来,回归科学定位,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这是学界的当务之急。[23]毋庸置疑,无论是马列文论的中国化、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还是西方文论的本土化,真正实现“多元转化”是其根本要义。当下学界付出的种种“涵濡”努力,让我们有理由确认,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的新生机正在到来。

[1]董学文.马克思文艺批评方法的本质特征[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10):55.

[2]董学文.用马克思主义为文艺补钙[N].人民日报,2013-10-04(8).

[3]孙文宪.回到马克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11):58.

[4]雷达.重建文学批评的精神形象[N].文艺报,2013-02-06(2).

[5]李西建.思想生产与文学理论知识创新[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4(1):3.

[6]胡功胜.文学批评主体性危机及重建之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4):83.

[7]王卫平:重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13-02-19(14).

[8]雷达.对现实发言的努力及其问题[N].人民日报,2014-01-21(14).

[9]陈晓明.萤火虫幽灵化或如佛一样[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学研究文摘,2013(3):6.

[10]温儒敏.莫言“蛙”的超越与缺失[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12):79.

[11]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学研究文摘,2013(1):12.

[12]贺绍俊.让批评更加及物[N].中国艺术报,2013-12-30(3).

[13]张江.当代诗歌断裂与成长[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4(1):124.

[14]张江,等.文学不能“虚无”历史[N].人民日报,2014-01-17(24).

[15]张江,等.文学不能消解道德[N].人民日报,2014-01-28(14).

[16]张江,等.文学不能成为负能量[N].人民日报,2014-02-14(24).

[17]张江,等.文学请回归生活[N].人民日报,2014-02-28(24).

[18]张江,等.文学是民众的文学[N].人民日报,2014-03-14(24).

[19]何建明,董学文.“文学观象”激起学界热烈反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2-28(1).

[20]莫言.研究当代文学绕不开网络文学[N].人民日报,2013-10-31(12).

[21]黄念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研究反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5):46-47.

[22]党圣元.重拾民族美学自信[N].文艺报,2014-02-19(2).

[23]金永兵.文学理论从问题出发[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7):7-9.

猜你喜欢
学理批评家文学批评
Plasma-assisted ammonia synthesis in a packed-b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roles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acking materials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