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勋 唐 翔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根本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保证。
近些年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总体上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好的。多数研究生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认真、诚实撰写学位论文。但是,由于受到社会风气、市场经济等负面影响,以及自身素质差异性,一些研究生存在学风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甚至学术失范等问题[1]。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要把握规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涵和形式,创新方法和途径[2]。应该以宣讲教育为平台,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平台,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学术交流为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队伍建设为平台,提升导师的示范作用,多平台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韩启德在2013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实现“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科技强国和教育兴国的根本,在于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在于营造执着攀登科学新高峰的科研环境,在于为新发现新突破厚培土壤的科学素质;我们要站在这样的全局高度来认识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以中国梦引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全面深入开展,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3]。通过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主题宣讲教育,可以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坚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使研究生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为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增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宣讲教育可以分为集中宣讲和普遍性宣讲教育两种方式。
1.集中宣讲教育
集中宣讲教育主要是通过在某一较大地区或某一较大单位中选派研究生代表参加宣讲教育的方式来完成的。集中宣讲教育的专家要具有较大威信力与说服力,如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以其在学术学风上的权威性增强说服力;要选择工作能力较强的研究生骨干担当接受集中宣讲教育的代表,要对研究生代表进行培训,让他们带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听取报告,并在报告会后在本单位内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以使宣讲教育报告会的精神能够更好地得到宣传与贯彻。
2.普遍性宣讲教育
普遍性宣讲是一种多场次的、面向所有学生的宣讲教育活动。普遍性宣讲教育的专家队伍就应当在保证其权威性的同时更重视其普遍性,如专家的政治面貌在以党员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有民主党派人士及群众参与到宣讲专家队伍中来;从专家的职务职称来看,专家队伍可以是在校的讲师、教授,也可以是校机关领导、学院院长、书记甚至与学生接触较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力求从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普遍性宣讲教育,以使普遍性宣讲教育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另一方面,普遍性宣讲教育也可以不局限于在学院、班级等纵向的单位中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研究生会或研究生党支部等横向组织开展。研究生会的教育多以科技文化活动形式开展,而党支部活动多以讨论会等方式开展。这些活动可以扩展到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目标的树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切入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职业生涯目标可以为研究生的职业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使研究生充分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效果[4]。要注重强化理想和信念教育,把研究生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到国家需要的领域与地域就业。通过学校领导多次与毕业研究生交流,鼓励他们勇于承担重大任务,早日实现自身价值;按照适应、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以教研室、专业协会、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等为平台,实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研究生树立“立大志、成大事”的择业观,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之中;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到国家艰苦地区就业与国防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研究生进行奖励和表彰,树立学习典型。研究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生在校的第一要务是学术,因此学术交流是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校内、校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在研究生中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学术氛围感染研究生,使其对学术产生敬畏与尊重,从而更好地遵循科学道德。
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主要从四个层次展开,一是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二是研究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三是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的交流;四是研究生与国内外大师的交流。邀请在研究生中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如全国竞赛中的获奖者,或校级、国家级的优秀学子进行学术报告会;通过组织研究生编撰研究生学报、组织不同级别的研究生学术年会等活动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进行;通过邀请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作学术报告或与研究生进行学术研讨能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学者论坛”等讲座类活动,邀请导师面向全校的研究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术氛围营造;邀请学术界的大师进行学术报告对研究生的感召力和作用最为明显,更能激发起研究生对于学术的崇敬之心。
研究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术交流,使研究生有机会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学习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扩展研究生的相关学科知识面,提高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不仅提高了其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也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让其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养成求真务实的科研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加遵守学术道德,从而登上学术的更高峰。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负责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对研究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研究生对从导师处所获得的对于学术的态度也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设“导师论导”论坛,通过论坛,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导师自身素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的事情等开展交流和研讨;“导师论导”论坛由校级“导师论导”论坛、跨学院“导师论导”论坛、院级“导师论导”论坛三种形式组成;论坛的内容包括导师谈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培养有关管理办法、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介绍等内容。通过论坛,提升导师的学业指导水平和师德示范作用,有效地反馈到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
[1]黄发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修养的路径研究——基于福州某高校研究生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2(3): 80-84.
[2]曹国永.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 13-15.
[3]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J].科技导报, 2013(18): 21.
[4]王勋, 李钰.高校分阶段多平台实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S1):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