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春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 730070]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战士的名字响彻全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的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大江南北,雷锋精神渗透每个人的心田。在雷锋精神感召下,雷锋式的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已化作时代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人们,推动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时至今天,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1]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曾经产生雷锋精神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摒弃对雷锋精神模式化、概念化、简单化的理解,摒弃学雷锋活动的程式化,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2]我们不但要挖掘雷锋精神中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元素,而且要发扬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实现雷锋精神及其实践方式的现代转向,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任何精神现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顺应时代需要是精神现象的内在特质,也是特定精神现象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与雷锋精神产生及实践的20世纪60年代乃至20世纪70年代前期都有很大的不同:1)面临的基本任务不同。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我们党和国家受错误政治路线的影响,奉行“阶级斗争为纲”,广泛进行政治分层,开展残酷的阶级斗争,雷锋精神主要倡导“阶级情感”和“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而当前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触犯刑律的各类罪犯,广大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各阶级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2)社会成员利益诉求不同。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全社会利益高度一致,社会成员几乎没有个人的私利空间,“公而忘私”自然成为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而当前由于所有制的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分层加剧,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因此,满足社会成员合理的物质需求及其他需求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全社会也出现了精神需求多元化的趋势。3)追求的社会理想不同。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我们党为全国人民设定的政治理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精神文化也服从了这一目标的需要,我们突出的是雷锋精神的“共产主义风格”。而我们现在的现实目标则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4)社会信任度不同。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由于50年代我们党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再加上我国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社会风气良好,社会信任程度高,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几乎不需要防范他人,从而为实践雷锋精神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而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程度低,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坑蒙拐骗偷”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削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信任感,提出了革新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和方法的必要性。5)执政党的具体要求不同。20世纪60年代我们党刚刚取得政权不久,通过雷锋精神对民众进行“感恩”教育,使广大人民记住旧中国的黑暗,感念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伟大,提倡“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归属感和“不忘本”的道德观,进而强化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达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目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内涵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则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如何克服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成为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近年来学习雷锋运动的日渐式微,社会成员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外慈善事业理念的渗透,也提出了雷锋精神内涵重新解读的必要性和实践方式转向的迫切性。
精神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精神在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新的需求必然要求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雷锋精神的转向,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雷锋精神永葆青春的需要。雷锋精神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对雷锋精神内涵的解读也在不断发展。20世纪6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真善美”;20世纪7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憎分明”;20世纪8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钉子精神”;20世纪9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岗敬业”。雷锋精神及其实践方式在不同时代打上了不同的烙印。
雷锋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超越时空的内在特质,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知力,完全称得上是一座精神富矿,为我们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新的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现代解读显得极为重要。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亟待张扬的雷锋精神有:1)民主精神。从雷锋的言行看,他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把自己看作是新中国的主人,有强烈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他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地要求自己,勇敢地担当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他处处以主人翁的地位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问。“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公民意识,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包含着一个国家公民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1]当前我们最缺失的就是民主精神。许多人奉行的原则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不敢做坚决的斗争。2)自主精神。雷锋不是人云亦云,他具有非常独立的思想意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能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付诸于实践。雷锋的自主意识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可贵。民众的自主意识、自立意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3)奉献精神。江泽民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4]雷锋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以“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雷锋抱着这样的信念,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最后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立下的誓言。这种精神与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患得患失,拈轻怕重,讲交换、讲价钱、讲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奉献精神正是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缺失的精神元素。4)敬业精神。雷锋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把自己修养成了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战士和实践崇高道德的公民。这对于我们培育公民的敬业精神和敬业态度,提升职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5)道德精神。雷锋在短短的生命历程中,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不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而且也是积极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处处为别人着想,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文明的标杆。雷锋的无私精神对今天我国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团结精神。雷锋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如细胞和整个人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地也受到损害。同样,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国家的繁荣,如果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就得不到保证。他重视集体荣誉,注意和其他同事的团结与合作。这种精神是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资源。此外,我国现实社会迫切需要和弘扬的雷锋精神还有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勇于反思、力求完美的反省精神;独立思考、谨言慎行的理性精神;热爱生命、关怀他人的人文精神。
我们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雷锋精神的现代转向:一是由强烈的阶级情感转向普遍的对全体社会成员乃至全人类的人文关怀。二是对大众的道德要求从共产主义道德转向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三是在消费观方面从绝对的勤俭节约转向适度消费,将扩大需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适应消费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服从意识和臣民人格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意识和公民人格。五是在政治理想上由共产主义目标转向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六是从提倡默默无闻和“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小草”人格转向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一国范围内的公民意识上升到世界公民意识,尊重不同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八是从传统社会的对现实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道德关怀,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利益和思想观念也趋向多元化。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生态恶化、治安恶化、贫富分化、贪污腐败、阶层固化、老龄社会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面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向。
第一,由内容单调转向丰富多彩。雷锋的形象和雷锋精神的内容本来是一个丰满和完整的体系,但是,长期以来被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刻板化和单一化,雷锋精神在社会中被简单化,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在人们头脑中的雷锋形象只剩下了在灯下埋头补补丁和帮助老人找儿子。因此,必须还原原本的雷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嫉恶如仇、热情似火;学习他爱岗敬业、认真刻苦;学习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第二,由运动的方式转向常态的方式。现在学雷锋都集中在每年的3月5日前后,经常的节目是到敬老院看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擦站牌、结对到军属烈属家慰问。随着3月份的结束,这些行动都戛然而止。“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是运动式学雷锋的真实写照。学习雷锋必须是常态的。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深入人心,发挥持久的作用,在当前起到消除社会裂痕、温暖人心、纾缓阶级阶层张力的特殊作用。
第三,由分散的个人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团体行为。雷锋精神从行为主体本身倡导的是单个人的行为,这在现代社会显得远远不够。庞大的弱势群体和社会救助的社会化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从单个人的行为转向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发起各类志愿者行动和各种救助工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信任度,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弱势群体固化提出的挑战。
第四,由过去随机的临时的救助转向常规的社会工作救助。现代社会要求建立庞大的社会组织和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由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组成社会工作者队伍,弥补政府的缺位。同时,以社区为单位,精确掌握需要救助的对象,施之以长期的救助和关怀,并适应社会救助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使社会救助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五,由党和政府推动转向民众的内心自觉和行为习惯。这就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和激励,弱化民众的功利心,逐步养成广大民众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变成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行为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雷锋精神的坚守者和实践者。
第六,由理论宣传和灌输转向具体的社会实践。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说”转向“做”。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长期的社会实践,雷锋精神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内化为民众的行动。同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丰富雷锋精神,在具体内容和实践形式上推动雷锋精神发展,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使雷锋精神获得新的内容和持久的生命力。
[1]任仲平.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N].人民日报,2012-02-28(1).
[2]罗国杰.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J].高校理论战线,2003(3): 3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2.
[4]江泽民.接见“雷锋团”的讲话[J].求是, 199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