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 炎
从圣诞节看中国传统文化
●文/胡 炎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传统宗教节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演进,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圣诞节也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逐渐成为一个非“官方”的重要民间节日。社会各界对圣诞节的探讨,特别是圣诞节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争论,也往往随着这个“洋节”的到来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我的观察,按照人群划分,目前国人过圣诞节主要有两种类型:宗教节日型,即信教群众按照宗教教义、仪式、习惯等庆祝节日;消费娱乐型,即在商家和媒体引导下,非宗教化或非信教的群众借机进行消费、娱乐,甚至狂欢等。
国内很多学者和机构很早就对圣诞节展开了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比如圣诞节的传播方式及原因,圣诞节对国人尤其青少年价值观、消费方式、传统节日的影响等等。大家一致的结论是:圣诞节已经对中国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不同观点则主要集中在:影响具体产生在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到底有多深?是正面居多还是负面居多?
诸多的观点中,圣诞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争论最多。归结各方观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外来文化冲击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不应盲目追崇西方洋节,而应更推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与商家媒体对圣诞节的热捧和年轻人的热衷相比,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则显得很冷清,春节等重要节日在西方文化侵蚀、现代文化冲击下其文化内涵上也在慢慢流逝。人们对洋节、对外域文化的接受,打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自信,导致语言文字、传统艺术、民族习俗等方面连锁反应般地不受重视。
文化价值转变论。这种观点认为,包括圣诞节在内的西式生活方式和信仰正逐步转变着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拿圣诞节来说,这是基督教徒的庆祝日和西方国家的节日,却受到部分国人心中,特别是青年人的青睐,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和国家信仰都将慢慢转变。
文化根基深厚论。有相当数量的人乐观地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力已有几千年,深深植根在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不会被轻易取代。而且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文化影响力也在递增,国外也开始过中国的春节。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圣诞节展示出的热情开放姿态,也为我们传统思想文化带来新鲜的血液。
文化宽容交流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西方人能吃水饺,我们为什么不能带圣诞帽?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外域文化,圣诞节也是从中东传到西方和全世界的,“地球村”时代的吸纳与包容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圣诞节的流行折射了我们传统文化领域里的某些薄弱环节,我们应从圣诞节文化里有所学习和借鉴。
文化放松消费论。很多年轻人和都市人群认为,现在各方面压力都很大,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疲劳。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合适的节日或由头、机会,来放松身心、找些快乐没什么不好。圣诞节后紧跟着元旦、春节,各种文化场所都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听茶馆相声、逛博物馆、看电影、欣赏音乐会也是不错的休闲选择。
面对圣诞节带来的种种影响,甚至是“冲击”,我们应当理性面对,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一味与西方外来节日划清界限。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改变,寻求传统文化的突破。一是需要确立文化法律法规,从法律和制度层面给予传统文化应有的地位,确保它的传承和延续;二是抛却对传统文化孤芳自赏的情结和闭门造车的心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合理利用现代营销、包装方式向国人和世界推广,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三是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时代意义和特征,让传统融入现代,让形式变得丰富,使更多人更愿意接受、更方便接受传统文化;四是鼓励支持保护传统文化的做法,比如发掘提炼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五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现代手段,为传统文化提供传播、交流的平台,让传统走入大众、走进生活,营造全社会重视传统、喜好文化的良好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共同努力让它们代代相传、永葆生机。在交流中传承,在共融中发展,守住根基而又兼收并蓄,或许应该是当今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