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说马

2014-03-21 08:08李国文
文学自由谈 2014年2期
关键词:良马千里马离子

●文/李国文

马年说马

●文/李国文

郁离子,为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托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神乎其神,近似半仙之体的人物。因中国人,从上到下,从老到少,持唯心论观点者特多,唯心未必坏,但中国人一唯心,必然愚昧,而愚昧,则卜卦算命,则测字看相,走进死胡同出不来。为求福避祸,趋吉远凶,刘伯温的烧饼歌,与推背图一起,成一门神秘暗昧文化,追从者甚众,迷信者更多,刘也因此成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预言家,这当然是笑话了。

其实,刘基最后死于非命,究竟是宰相胡惟庸害他死的,还是太祖朱元璋要他死的,一本胡涂账,他连自己都救不了,焉能预知上千年的世间变迁,天下大事,人类命运,战乱灾难?然而,这些语涉虚妄,迹近荒唐,正史都不采信的传闻,却能甚嚣尘上,历久不衰。以至于他原来是谁,他究竟是谁,甚而至于他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身份,也不大为人所知。而作为文学家的刘基,是与高启、宋濂,并称为明初三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赫赫名声,知者更是寥寥。而以他托名为书名的《郁离子》寓言集,境遇更为落寞,差不多等于湮没无闻。这也许并不值得奇怪,当下中国,有多少人认真读书?又有多少人认真读古书?我敢说文坛衮衮诸公,知道这部书者,基本上凤毛麟角,读过这部书者,充其量不出一打。

如果有工夫,有兴趣,多读一点老祖宗的文言文,多懂一点最正宗、最地道,也是最出彩的中国元素,对写作者而言,当不无裨益。

·作 者·

所以,近数十年,知道《伊索寓言》者,要比知道《郁离子》者,多出许多。这不是中国文学的悲哀,而是“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被西方文化俘虏以致六神无主的悲哀。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多产生于黑暗年代,压迫愈甚,寓言愈兴。刘基写《郁离子》的元朝,与那个叫伊索的奴隶所处之古希腊社会,大抵都是在高压统治下的噤声时期,唯其难得张嘴,或者道路以目,于是用曲折的隐晦语言,表达内心反抗精神的寓言,才得以大行其道。按清人纪昀的《四库总目提要》,刘“基初仕元,不得志,因弃官入青田山中著此书”,受不了压迫而掼纱帽,跟官场拜拜,这是讲气节的读书人,所能做到的最大反弹,这应该是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刘基时年半百的事情。郭沫若说过:“元代,汉人的地位很卑下,民分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黄河流域的居民是第三等,长江流域和以南的是第四等。”刘基,青田文成人,比“以南”还南,尽管克尽厥职,能干非常,但身为四等公民,仕宦多年,一路歧遇,跌宕沉浮,受够排斥,令他痛苦不堪。加之元政权气数已尽,败象丛生,民不聊生,国将不国,遂弃官归隐,回到家乡,埋头著述《郁离子》,以抒心声。

三年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460),书成,东南乱起,群雄攘争,打得不亦乐乎。刘基出山,他看朱元璋还成些气候,便投奔他麾下効力。

《千里马》,乃作者自况之作。唐人韩愈作《马说》,曰:“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马虽千里,然无伯乐,纵有千里之才,也是徒劳。此篇中郁离子駃騠之遭际,既是对蒙元政权黑暗统治的谴责,也是对愚昧文化箝制思想的鞭挞。

刘基将其放在首卷首篇,显然对这部寓言集有点题醒目之意。

千里马

马是人类最早的朋友。

在天地洪荒的原始年代,人类逐水草而居,马以其强大挽力,成为人类依赖的运输工具。尤其在猎杀野物的围捕中,在发生战争行为时,马的速度,无论奔袭,或者逃逸,具有无比的优势,更是不可或缺的助手。进入农耕社会,参与同劳共作的牲畜,朝夕相处,马,还有牛、骡、驴,往往被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彼此有着特别依附亲近的感情。郁离子的一匹牝马,生下了小马驹,这种添丁之喜,给全家带来莫大的愉悦,可想而知。

一位懂得相马的老者惊奇地发现:“郁离子之马,孳得駃騠焉。”他引经据典地分析,良马分騊駼、骥骝、驸騄、駃騠。你家的这匹马驹,乃是一匹千里马啊!果然,大家目睹了这匹刚出生的小马驹,那非凡之处。很快地就能笔挺地站立起来,很快地就能抬头寻找母乳吮吸,很快就轻捷地踢踏马蹄,并好奇地打量着周遭一切。

于是,有人向郁离子建议,这样一匹千里马,赶紧献给朝廷,只有皇家的马厩,才是这匹天生高贵的马,应该去的地方。在那里,得到最好的照料,受到最好的调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呀!郁离子虽然舍不得这匹駃騠,但是为了它的成长,为了它的未来,就兴冲冲地不远千里,舟载车运,从浙东海滨,一直送到现在的北京,当时的元大都。

郁离子献马,便成为京城一大盛事,千里马不常见,大家无不感到兴趣。然而,元帝国是个马上得天下的民族,自认为对于马有一种天赋的认知能力,你一个四等公民牵来一匹小马驹,敢诳称千里马,谁晓得你是否诈骗?于是,着郁离子将马送到太仆寺检验。太仆寺,是国家设置的管理马匹机构,那班官员,不学无术,饱食终日,除了种族优越感外,就剩下一袭大袍子,裹住一挂好下水了。他们知道自己既无伯乐之才干,更无伯乐之慧眼,所以,他们不但辨别不出千里马,而且,国家的御马厩里也无千里马。面对郁离子牵到衙门里的这匹駃騠,这些愚蠢的官员,既不敢说它是,也不能说它不是,支吾了一会,嗫嚅了两句,郁离子终于明白他们的意思:这匹来自长江之南的马驹,因非冀地所产,便注定它不可能是地道的千里马,也就没有资格进入皇家马厩,只能散放在外厩牧养。

有一位名叫南宫子朝的京城朋友,对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郁离子讲:熹华山是南方天帝的住处,成千上万的飞羽,在天空里自由翱翔,但不无遗憾的地方,在这个鸟类的天堂里,却不曾有过凤凰。不久以后,一只从未见过的绀羽鹊,飞来熹华山,大家很高兴有了自己的百鸟之王。因为天下之鸟,只有凤凰是可以改变形状的,它那与众不同的天青色羽毛,早晚会蜕变凤凰才有的灵动凤冠,华彩尾羽,大家也抱着希望,它总有一天能够一飞冲天。好心的爽鸠告诫道,上古的圣人只以木主事神,后世改用土偶来祭祀,不是先王考虑不周,而是古人务实,不求貌肖,内容和实质最为主要;后人唯名,崇尚形似,更在意皮毛和表面。所以,你千万别发出凤凰那样非同小可的啼声,免得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幸。然而,它是凤凰,它不可能不发出它胸臆中的呼声。终于,有一天,它振翮而起,它引吭而鸣,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至于河川同响,岩谷回应,林木呼啸,万物发声,整个熹华山区为之震撼。骜鸟感受到凤凰的强大,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就让鹨鸟对西王母的使者进了谗言,生出这样的怪鸟,发出这样的怪音,是不吉祥的。于是西王母的使者,就派云鸟天天来追赶它,扑打它,驱逐出九天之外。挣扎逃命的凤凰,那美丽的羽毛都飘落到南海之滨。不幸又遭到鹂鹜的利箭,射中颈部,差点就要死了。

南宫子朝讲到这里,直是为郁离子庆幸。这匹駃騠终于未被当局看中而收留,因此也就不会落到那只绀羽鹊的下场。呵呵,南宫先生抚须大笑,这是多么妥当的结局啊,也总算让我看清了这个混账世界。

芮伯献马

芮伯,是西周王朝后期的军事统帅,作战枭勇,常率部队西涉渭水,北渡黄河,大战猃狁,颇得重用。猃狁,又称戎狄,西戎,或犬戎,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认为这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强梁”民族,为后来匈奴,或者还包括突厥、鲜卑的前身。一直与中原为敌,因此,秦筑长城防御,汉用和亲笼络,晋室被迫南迁,唐代屡遭祸害,都受到过这个具有豺狼习性的邻居骚扰。《诗经·小雅·采薇》里,就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的诗句,说明西周对于猃狁的频繁进犯,颇感棘手,不得不倾全国之力应对。

在冷兵器的战场上,骑兵的行进速度为步兵的十倍,其作战耐力为步兵的五倍,其武器半径为步兵的两倍,占有压倒的绝对强势。两军交锋,成败胜负的关键,往往决定在马。而中国,马的产地,一是西,祁连山下的甘陇山区,二是北,大漠扬尘的蒙古草原,这都是周王朝鞭长莫及之地,因之,呼啸而来,席卷而走,飘忽如风,不可捉摸的猃狁,拥有的马资源,远胜于周王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朝不敌北朝的许多败因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实力差距。所以,对付恶邻,你软他硬,你硬他软,实力,永远是最有发言权的,这大概也是历史的教训了。

芮伯与猃狁交手多年,互有胜负,但芮伯每战,颇着意于敌方马匹的缴获,不遗余力地打扫战场,这样一来,他骑兵的马匹补充得以不断地加强。这一次出关作战,同样如此,不但虏获甚丰,而且所俘战酋的座骑,是一匹良马。良马即快马,在元代一部《算学启蒙》中有道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由此可知,“良马”者,其行进速度,当倍于常马。而在战场上,速度不但决定胜负,往往攸关生命。芮伯班师回朝以后,决定将这匹良马,献给周厉王。

芮伯的弟弟芮季,时为周厉王卿。卿即相,因不得周厉王的信任,备位而已。他听说他哥哥决定献马,不以为然,连忙阻止,说此事不可为。芮伯为武夫,便问为什么?芮季四顾无人,反问他,老哥啊老哥,这么多年过来,你还看不透姬胡是个既贪且暴,反复无常的人么?

姬胡,为西周末期倒数第三的国王,他的一生,一是贪婪财富,二是压迫人民,在位期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路以目”,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据《史记》附录的《谥法解》,“暴慢无亲曰厉”、“杀戮无辜曰厉”,因而谥他为“厉”。他的孙子姬宫湦,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的昏君。谥他为“幽”,也是从《谥法解》的“动祭乱常曰幽”,“壅遏不通曰幽”而来,从此,“幽厉”二字,为历朝历代最混帐国主的同义词。

要不得啊老哥!芮季劝芮伯放弃这个想法:你将这匹良马献给国王,国王左右肯定认为你所获非此一匹,而且会毫不客气地向你索要。你不可能满足这些人的欲望,那他们必然会说你的坏话。姬胡耳朵根子软,最爱听信谗言,那你岂不是放着太平日子不过,非要给自己找麻烦吗?芮伯不听,尽管他也明白,姬胡很不是东西,但良马难得,献给国王这匹稀世之珍,也算在理,遂将这匹良马装饰了送进宫去。献马典礼刚刚结束,当朝首席卿相荣夷公派人来了,张嘴向他求赠。他乃周厉王最为宠信之人,言听计从,两人好得如穿一条裤子。位高权重的荣夷,料想芮伯也不敢驳他面子。在相府坐等佳音,谁知使者空手而归,大怒,遂对周厉王进言:英明的大王啊,他是用这一匹马堵住您的嘴,来保全他所得到的更多战利品,您相信芮伯只是俘获了这么一匹良马吗?欺君瞒上,真是太可恶了!姬胡本是贪得无厌之人,经此挑唆,顿觉上了芮伯的当,立刻收回兵符,褫夺军权,将芮伯逐出镐京。

当时,也有人指责芮伯,你既然知道姬胡贪财如命,荣夷逐利为生,你献上这匹良马,吊起他们贪婪的胃口,岂不是没病找病吗?

屠龙子失马

屠龙子的马,一天傍晚,无声无息地走出马厩,然后消失在夜的黑暗里,再也不见归来。

在游牧民族,一家人若失去了马,等于塌了半边天。到了农业社会,因为马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它的威猛,它的神速,它的气势,它的力量,唯有中国人作为图腾的龙,堪相比拟,故尔有龙马精神这一说。马、牛、骡、驴,虽通称大牲口,但在农耕家庭中间,马和牛是最为依赖的劳动力,常被视为一家之顶梁柱。屠龙子哪里想到,他家的这匹忠诚,老实,绝对懂得主人心思的马,会走失,而且无影无踪。马厩的门,大敞四开,马却不见了,一家老小,其沮丧,其痛心,可想而知。左邻右舍听到这则消息后,纷纷过来关心慰问,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这位失马的屠龙子老爹,一没各处张贴寻马启事,二没派人四出打探消息,而是率领着家人,挥汗如雨,举斧使锯,登高爬梯,砌砖垒墙,对马厩内外,进行一番彻底改造,大家不禁哑然失笑。

屠龙子奇怪,反问大家,列位乡亲,这有什么好笑的吗?

马丢了,老爹你才想起来修理马厩,是不是晚了一点?

屠龙子回答道:什么叫晚?《传》曰“三折肱知为良医”,看来,折断了胳臂之后学医,也不算迟的。翻开史册,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但他们是也先经历了国破家亡,朝不保夕的生死考验,而后才成为五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会稽,对吴国忍辱服低,而后重新奋起,一举灭吴王夫差,为诸侯之长。智武子荀在晋楚之战中,为楚所俘,被囚近十年,磨难挫折,后归晋为相,辅佐晋悼公创下不世功勋。孙膑因被阴毒的庞涓设计陷害,在魏国受刖足之刑,成残废之人。但他不馁不慊,不颓不挫,于穷困聊倒中,刻苦钻研,著《孙膑兵法》,嫓美孙吴《孙子十三篇》,青出于蓝,发扬光大。后来,齐国将他请了回去,任国师,助将军田忌与魏作战,经桂陵之役与马陵之役,箭穿庞涓,大败魏军,围魏救赵,威震天下。伍子胥为楚太师伍奢次子,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其父其兄,并灭全家,伍子胥只有出奔吴国求生,楚平王布下天罗地网,沿途关卡,图影捉拿,路过昭关,一夜白头,历经艰难险阻,逃出生天。然后率吴军攻打楚国,楚平王虽死,也要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而魏国辩士范睢,那就更为沉沦了,因开罪魏相魏齐,饱受笞责,直打到肋断齿落,几近死亡程度,用苇席裹着置于厕中,任人溲溺。后逃至秦国,得昭王重用,起为相,终于得到机会,斩魏齐以报仇雪恨。以上三位君王,四位大夫,当他们于落魄危难之时,亡命天涯之际,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枯枝败叶,微渺尘埃,早早晚晚都要腐朽于土壤里,注定是要完蛋的命运,是逃脱不了的。但是,世事难料,变化莫测,经过奔走,冲刺,斗争,拼命,发奋,图强,等待,突破,虽于穷途末路之中,未必不能脱颖而出,处于绝望黑暗之中,也会有可能重显辉煌,于是,成为人们仰望的明星,成为大家心仪的偶象。如果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不求进取,不再忍耐,自暴自弃,甘于危亡,恐怕也就只有听天由命,走向灭亡了。所以,碰上七月里滴雨不下的旱灾,眼看着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这时候,还是应该开畦芟草,深耕求墒,将残存的种子播下,若是认为季节已经错过,而彻底放弃努力的话,这土地最终也真的荒芜而颗粒无收。

大概没有过了几个月,屠龙子家走失的那匹马,当初,傍晚时分,它无声无息消失于夜的黑暗里,如今,清晨来临,它无声无息出现在修砌一新的马厩中。大家细细琢磨他说的那番道理,认为这位老爹还是相当有识见的。

等待和耐性,努力和争取,曾经失去的美好,光辉,荣誉,威望,会重新回到身边,对家而言,如此;对国而言,同样如此。

燕文公求马

燕为战国七雄,燕国的文公有两位,一为燕前文公(前554-前649),一为燕后文公(前361-前333)。但这两位文公,政绩平平,乏善可陈。无什么恶名,也无什么德举,很难说他是坏蛋,但绝对称不上好人。不过,就中国人而言,在庸君的统治下,还真是要念阿弥陀佛,因其无能无为,至少不那么太折腾,老百姓要少遭点罪。所以,凡这类庸君驾崩以后,通常都谥“文”。一次,不知其中哪位文公出行,半途,他的乘舆突然停在半路上。原来驾辕的头马,由于劳累过度,行将倒毙,从人想尽许多办法,也救不活它,终于四腿一软,瘫在地上,颓然而死。

从古至今,乘舆、座骑,是官员十分在意的事。因为职务的大小,权势的高低,享禄的厚薄,地位的轻重,很难让旁观者马上衡量出来,而官员的代步工具,如马,如轿,如车,是以其级别和待遇来安排的,因之不难识别,除傻子外,一眼都能看个明白。如同当下政府机关的公车,只要根据其牌子、型号、马力、配置,便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来,车内坐着的人物,该是何等脚色。燕文公,别看他是个庸君,讲排场,好虚荣,不让他人。这样,他必须物色一匹与他身份相符,与他权责相称,与他名实相近,与他体面相配的舆驾头马,为当务之急。

有人向他建议,“您知道卑耳氏吗?”“有所耳闻。”“您知道他是养马专业户吗?”“哦,这倒提醒了我,也许我应该到他家挑选我的御马。”

卑耳氏养马,更爱马,他不愿意他的爱马,落到燕文公这样不爱惜马的人手里,便推辞道,“我饲养的这匹马,还没有达到可供国君骑乘的驯服程度,仍保留着狂野不羁的本性,为了您的安全,我是不敢让您冒这份险的”。燕文公治国昏庸,但涉及个人利害,是一点也不胡涂的,他听得出来,卑耳氏的马是良马,只是不想卖给他。于是,他要部下以国家的名义强征,谁知拿着文书到了牧场,卑耳氏先就跨上他的爱马,逃出燕国了。燕文公很恼火,恰好下属来向他汇报,苏秦的弟弟苏代,说他有一匹很出色,很轩昂的马,想出售给国君,不知大王意下如何?他不假思索,当下就回绝了人家的好意。

巫闾大夫特地进宫来问他:“您不就是想买一匹马吗?为什么拒绝想卖的卖家,而偏要向不想卖的卖家买呢?”燕文公回答:“我最讨厌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人。”

这是一位有资历,有名声的陪臣,因此多少敢于直言:“从前,晋国的中行伯在齐国娶妻,高氏、鲍氏两家都将女儿许给他,他回到晋国后请教叔向,我该选谁?叔向对他说,娶妇的目的,一是承宗祧,二是奉祭祀,不可苟且从事,主要看她够不够贤惠就行。国主要买马,只求其良也就可以了,何必挑选卖家长短。上古的尧要禅让其位于许由,许由逃跑了,尧也没有强迫他非干不可,结果,他却得到了舜,将天下治理得更好。卫人宁戚穷困而且没落,无法让齐桓公知道他的才干,于是牵着牛来到公廨附近,一边喂着牛草,一边吟着歌曲,众人围观,安之若素,齐桓公见他有这样一份淡定,也很难得,遂收留了他并且重用之。他如此网罗人才,不遗余力,连大谋士管仲也被他感动,跑来追随于他。假如尧非许由不禅让,能得到舜那样贤明的接班人吗?假如齐桓公不用宁戚,看他唱完歌,任其牵牛而去,管仲会帮着他打天下称霸诸侯吗?”然后他感叹道:“我很奇怪哎,同为国主的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由此可知,在中国,凡庸君,都庸在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上。若是能识人,敢用人,也就说不上“庸”了。

穆天子养马

穆天子,这位半人半神的周王,得到了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等八匹骏马,驾车出巡,云游天下。拜访了西王母以后,归途中讨伐宿敌徐偃王,并消灭了他。举国上下,莫不认为八骏神威,有若天助,才能如此大获全胜。于是,穆天子下令,设立天闲厩以及内、外二厩,分等级饲养御用和军用的各式马匹。高贵的八骏自然生活在天闲厩里,一天食用小米一石,次等级的马匹居内厩,日供小米八斗,再次等级的马匹则为外厩,一天食小米六斗,其余不达标者,便是散马,供应的小米自然也就等而下之,只有五斗。再下来的便淘汰为老百姓的马,进不了官方的名册簿籍,也就不在供应范围。同时,穆天子任命造父为司马,管理从八骏到散马的养育、训练、供给、使用等等事务。由于造父经营得法,施教有方,天下良马,无一遗漏地都被他网罗到手;所有马匹,虽然刍秣定量有差而相安无事。

然而,好景不常,穆天子崩,造父死,八骏相继毙命,良马驽马难以界定,好坏标准莫衷一是。以后上任的司马,只好以马的产地来区别高低。出生于河北北部,且毛色纯一者为上乘,可在天闲厩放养,用以驾国王的乘舆;毛色杂者为中乘,收容于内厩,作为国王乘舆的候补用马,或服役战事;河北至山东济河以北地区出产的马匹,居外厩,供诸侯、国王委派的公卿大夫、出使四方的官员使用;江淮以南的马就是散马了,只能用来传递物品,运输物资,重大任务是不能承担的。所有这些马匹的相关人员,其待遇高低与马的级差相等,一如早先造父任司马时的安排。

等到夷王晚年,国运衰弱,外患频起,内厩的马按理应赴前线,供骑兵驱使,但这些养尊处优的马,上了战场,听到战鼓的声音惊恐万分,看到飘扬的战旗心惊肉跳,未战先败,只好将外厩的马调来同用。但是,内外两厩的管理者互不服气,彼此顶牛,内厩说,我们是给国王乘舆驾过辕,拉过套的,你们得听从我们。外厩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吃得多而干得少,凭什么要压我们一头?夷王听到这类争吵,不但不能公平对待,反而与大臣一起,偏袒内厩。很快,进犯者来袭,外厩先冲杀上去,将其击退。没想到内厩抢先邀功,夷王嘉赏。外厩的兵士和马匹因此泄气怠工,不愿再拼命。进犯者一看对手内讧,抓住机会,反扑过来,呼啸再战。内厩那禁如此阵势,一打就垮,外厩看着他们仓皇奔散,不但不去救援,跟着拔腿开溜,顿时,自己也溃不成军。于是,那些高头大马、纯种良驹,统统被进犯者虏掠而去。夷王一看,江山难保,只好下令,尽出天闲之马助战。天闲之马,讲步伐,练阵仗,走队形,习礼仪,是十分在行的,真正打起仗来,就一无用处了。只好对夷王实话实说,国王还是派散马上阵吧!那些驾驭散马的士兵说,打仗是需要力气的,只有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者才强壮,如今,食量双倍于我们者都不敢上战场报效国家,那么平素吃得绝少而且劳累的我们,就更担当不起重任了。夷王无奈,允许散马与天闲同等待遇,可时逢乱世,谁来保障供给,说了也是白说。

接下来,兵荒马乱,天闲、内外厩以及散马,四出乡野,各自谋生,见谷吃谷,见粟食粟,地皆撂荒,民成饿殍。在这种无望时局下,那些管马者、驯马者、驭马者皆逃逸他乡,马匹随之而去。夷王至此,“无马不能师”,也就只好“天下萧然”,坐以待毙了。

共十八卷一百九十篇的《郁离子》,刘基用最精粹的语言,讲最普通的故事,让我们领会最智慧的内涵,获得最警醒的教益。这部寓言集,学识之渊博,构思之奇诡,意境之高蹈,美学之完熟,堪可称作这种文体在文学史上最后的辉煌。中国是寓言大国,以春秋战国最盛,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世之最。其精彩纷呈,其美不胜收,直到今天,仍是美轮美奂的文学瑰宝。在《郁离子》中时常提及这个时代,那也是中国历史上厮杀争霸,国灭族绝,死人无算,暗无天日的岁月,先秦诸子们都以寓言为武器,来表达他们对那个不平世界的反抗,对那个不公社会的批判。不平和不公,既是世患,也是时弊,刘基笔下,写的是马,锋芒所及,直到当下,也还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

如果有工夫,有兴趣,多读一点老祖宗的文言文,多懂一点最正宗、最地道,也是最出彩的中国元素,对写作者而言,当不无裨益。

猜你喜欢
良马千里马离子
基于HPM的数学公式生成
数学文化之中国古代对等差数列的研究
其实你不是千里马
墨子训徒
快脚周仓
挑剔的千里马
爱跳的“千里马”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