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 正 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敦煌诗歌误校献疑
仝 正 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全敦煌诗》是敦煌诗歌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在校勘上存在“不审音韵而误认”、“不审音韵而误改”、“不审音韵而误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敦煌;诗歌;《全敦煌诗》;音韵;校勘
敦煌诗歌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问世的张锡厚先生主编的《全敦煌诗》(下文简称《全》)是继《敦煌曲》(饶宗颐)、《敦煌歌辞总编》(任半塘)、《敦煌诗歌残卷辑考》(徐俊)之后的又一部影响深远的敦煌诗歌总集。颜廷亮先生称赞其“收录丰富,校勘精审,有益学术,其功甚伟”[1]。《全》收罗敦煌卷子1 000多卷,除去重复,得诗到4 500多首[2]。对读者来说,其功劳丰伟,免去了读者翻检敦煌卷子的辛劳,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笔者在使用过程中深感获益良多。与此同时,笔者在阅读中也发现一些校勘方面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从敦煌诗歌用韵的角度,对《全》几条校勘问题提出商榷的意见,以就正于学界方家。
本文体例,先列《全》中的原文,引文后括号内依次列出篇名、册数和引文页码。
敦煌文献有很多书写特别的俗字,对识读原文易造成误导。其中一些入韵的字,若从诗韵出发,便容易摆脱字形的误导,正确识读。《全》中某些俗字识读,从诗歌用韵角度考察,似可商榷。兹略举数例,以见其端。
1.归去来。他乡思煞人。唯识自不识。云何见客尘。心识妄境界。是非因缘□。洪波起乱想。刹那常纷纭。晏然至寂默。邪正谁能辨[申]。(《他乡思煞人》12/5288)
校记[五]:伯本原作“电”,“電”、“辨”,音近致误。
2.山中乐。实是大布奇。虚寂宗照海。乃为方寸烦[规]。境智不相成。显出佛菩提。(《实是大布奇》12/5300)
《山中乐五首》都写习悟佛法的诗歌。“方寸”指心。“规”指法。《说文解字·夫部》:“规,有法度也。”《韩非子·饰邪》“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方寸规”,即心法。前句中,“虚寂”就是虚无寂静之意,是释家所追求的超然境界。“宗”,有根本、宗旨之意。《广雅·释诂三》:“宗,本也”。“照海”写阳光照在海面,海天一体,指博大的境界。“虚寂宗照海。乃为方寸规”的意思是虚无寂静是一切博大境界的根本,是心的法度。这两句写的是宗教修行非常高的境界。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曾对此批评:“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道教也有类似诗歌,道藏文献《度人上品妙经》卷二十四第三《神变气化真王歌》中写道:“俯轼东桑,仰观逮台。下有长楼,劫海崔嵬。亿万里兮,超遥鉴开。嗟此大道境,摄之方寸规。”由此可见,应作“方寸规”。
3.死门且向总应知。一死不还再生时。……被针刺着由疼痛。何用将刀身上剁[梨]。轮回六道受诸苦。改头换面不相知。……(《劝善文赞》13/5783)
4. 明知烦恼即菩提。秖为众生未离迷。若能度却贪瞋海。定到真如佛性位(低)。位上更无杂种子。唯有惠灯照明理。理中朗彻净瑠璃。内外鉴通无等比。(《了性句并序》13/6166)
对敦煌文献来说,存真很重要。敦煌卷子中的某些用字不符合今人的习惯,笔者以为改字尤应谨慎,音形义全面考察,以免误改。
5.或腰疼。或冷痺(痹)。秖道偶然乖摄理。寻求处士访灵丹。嘱他往还回药饵。(《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其七○)》11/4790)
6.三更女伴近彩楼。顶礼不曾休。佛前灯暗更添油。礼拜再三候[侯]。(《喜秋天(其三)》11/5089)
校记[二]:斯本原草书“侯”,同“候”;总编本作“求”。
按:此组词《喜秋天》共五首,内容为“咏七夕风俗人情”的,以五更为目串联,每首词都入韵,词中灵活换韵。此处为第三首的前半部分,韵脚字为“楼、休、油、侯”四字,“楼、侯”属侯韵,“休、油”属尤韵,尤侯合用,入平声韵。《全》改作“候”,“候”为去声候韵,不押韵。总编本作“求”,不当。其实,“侯”无需改。《广韵·侯韵》:“侯,候也。”[4]214《汉语大字典》解释为“迎”。《周礼·春官·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郑玄注:“侯之言候也。”贾公彦疏:“设祈祷候迎之。”所以,应作“侯”,是“迎”的意思,存其原貌。
7.玖十之身朽不坚,犹蒙圣力助轻便[媥]。残灯未灭光辉薄。时见迎云在目前。(《缁门百岁篇(其九)》12/5446)
校记[三]:助轻便,甲本原作“是轻”,乙本作“助轻偏”;丙本作“助□□”;据校录本、总编本改。
按:“便”应作“媥”。“便”,《广韵》有平去两读,“轻便”的“便”属去声线韵,“坚、前”属平声先韵,声调相异。字形方面,“便”与“”、“偏”差别较大。《广韵·仙韵》:“媥,身轻便貌”[4]141。结合语境“玖十之身朽不坚,犹蒙圣力助轻媥”,正合语境。“、偏”都与“媥”形近,故致误。“媥”属仙韵,与“坚,前”押平声韵,先仙合用。此处作“媥”为宜。
敦煌文献在抄写过程中,由于当时抄写手文化有限、追求书写效率等原因,写卷经常出现脱字。《全》经过专家的整理校定,是比较可信、便于阅读的,但偶有欠妥。
8.山中乐。刹那甚峻速。生死大夜中。谁能慧烛(明)。明闇不相除。即是成正觉。《山中乐五首·刹那甚峻速》12/5299)
校记[三]:明,伯本原脱,缘与上句末字重复致误。
按:本诗中,“烛”后误补“明”字。组诗《山中乐五首》皆入韵,依韵例,此首的韵脚字为“速、烛、觉”。“速”属屋韵、“烛”属烛韵,“觉”属觉韵。敦煌诗文用韵中,屋烛部与觉铎部可通押[5]。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长者闻言大惊萼,思忖无常情不乐。金鞍永绝皛珠心,玉貌无由上庄阁。但且歌,但且乐,人命由由如转烛。”[6]“萼、乐、阁、乐”属觉铎部铎韵,“烛”属屋烛部烛韵。且校记中,“缘与上句末字重复致误”,标注在“谁能慧烛明”句后,表述不准。查阅原卷(伯4895),“烛”后仅一个“明”,“烛”为韵脚字,“明”应属下句“明闇不相除”的首字。此句脱文应存疑,保留原貌。
9.苕苕三天外。眇眇甚灵(虚)。今日建大斋。燃灯照玄星。恐有小风尘。告神敕魔兵。(《十念词附偈三首(其一)》15/6934)
校记[四]:虚,北本原脱,疑补“虚”字。
按:本诗中,“灵”字后误补“虚”字。组诗《十念词附偈三首》,皆入韵。此诗韵脚字为“灵、星、兵”,“灵、星”属青韵,“兵”属庚韵,庚青押韵。查原卷北8459,字迹清晰,无“虚”字。此组诗其它两首为五言六句,本诗也应不会例外,当有脱字。但在“灵”后加一“虚”字,则不合韵例,笔者窃以为不可,应存原貌。
总之,针对诗歌校勘,我们应该利用诗歌押韵的特点。敦煌诗歌校勘的误认、误改、误补的数则例子,我们从诗歌用韵的角度发现韵脚字的误校,并从该字的音形义综合考虑解决问题。所以,针对某些存在问题韵脚字,诗歌用韵可以为识读提供方向,帮助我们走出困惑。
[1]颜廷亮.全敦煌诗的重大贡献及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J].敦煌研究,2008(3).
[2]洪帅.敦煌诗歌误校例析[C]//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项楚先生欣开八秩颂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黄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唐浩.敦煌变文用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7.
[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1036.
责任编校:汪长林
DoubtsaboutWrongCollationsofDunhuangPoetry
TONG Zheng-tao
(School of Chinese Langau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Jiangsu, China)
DunhuangPoetryis a masterpiece of poems collected in Dunhuang, but three kinds of problems caused by the neglect of rhymes still exist: misidentification, wrong rewriting and mistakenly textual filling.
Dunhuang; poetry;DunhuangPoetry; rhymes; collation
2013-11-03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敦煌世俗文书语音综合研究”(10YYB006)。
仝正涛,男,安徽五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时间:2014-6-17 14: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3.031.html
G256.1
A
1003-4730(2014)03-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