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洪 波
(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原因探析
张 洪 波
(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国际原因有: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国内原因是:救亡图存需要新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武装、有相融的思想基础、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更因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品格、批判精神、真理品性和开放特点。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原因
对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原因的研究,学界大致依循两种路径: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钩沉和过程描述;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和背景进行单一视角或综合探索,但规律性的结论和系统化的研究尚显不够。本文对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原因进行较为系统的探析,旨在为宣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论证和历史说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中国传播是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传播既有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也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分不开。
国际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外在原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加速作用。
1.十月革命的鼓舞
1917年, 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中国人对十月革命反响强烈。1918年,孙中山曾致电苏俄政府和列宁,表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180李大钊赞扬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新纪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1]177。并以“桐叶落而天下惊秋,听鹃声而知气运”来比喻俄国革命与世界文明新潮流的到来。陈独秀指出: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 和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2]525而“二十世纪俄罗斯之共和,前途远大,其影响于人类之幸福与文明,将在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之上。”[2]364毛泽东说: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一百多年来, 其优秀人物, 奋斗牺牲, 前仆后继, 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 才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 作为解放我们的民族的最好武器。”[3]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为马克思的科学性和广泛传播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十月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鼓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十月革命不是发生在落后的俄国,而是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那么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也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尽管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来说只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而正是这个偶然因素对当时和其后的中国及世界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它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正是这个偶然的机遇决定了当时的社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很快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4]
2.共产国际的影响
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之间有着一定的蝉联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为共产国际的创立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列宁说:“第一国际奠定了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第二国际是给工人运动的许多国家的广大发展准备基础的时代。第三国际承受了第二国际的工作成果,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脏东西,并已开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国际的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因第三国际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负责人刘绍周和张永奎,可见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重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承认共产国际决议的加入条件,正式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派来了一些有影响的人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促进和指导作用;同时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和建党原则。1920年上半年,维经斯基等共产国际的派遣人员在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等地多次召开座谈会,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宣传十月革命经验、宣讲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纲领和组织原则。由于共产国际的帮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自发的、无组织的、零星的、地域狭小的状态转变为自觉的、有组织的、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广泛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也利用创办的报刊宣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虽然是服务于自己的政治需要,但客观上看,对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还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
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有着巨大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去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动因之一。然而他们也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并非尽善尽美,从而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文化也进行了诸多批判。康有为认为“共和”、“ 立宪” 与中国国情不合,严复也对当初积极倡导“西学” 有后悔之意,康有为经过欧洲11国的游历以及戊戌以来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在其《意大利游记》了中深有感慨地说“吾昔者视欧美过高” ,在学习西方时“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以互证而两较之” ,“不可忘己而媚外” 。但他们只是朦胧意识到不能全搬西方,未能作出学理上的说明,也难以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主张。
孙中山深感只注重西方“三权分立法” ,而不采用他提出的“五权宪法” ,是丢掉了中国固有的“好东西” 。李大钊认为:西洋文明,较之东洋文明虽有优越之处,但也“不无趋于自杀之倾向”[6]562,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洲大战酿成荒乱的现象,文种荒乱的教训及其荒乱复兴的预防,使人发不可不急谋改造的深省。改造的新局面,必为带着社会主义的倾向的局面,是确切无疑的”[7]。只有“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6]560,这也正是李大钊主张中国革命要走俄国人的路,首开信仰、传播马克思主义之风的一个重要原因。陈独秀也“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底危机”,认为现代资本制度的总危机已不可避免。“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也。”[2]138认为西方国家政治“助长人类本能上不道德的黑暗方面”[8]47,“不能迷信欧洲文化以为极则”[8]602,“不迷信西方已有的资产阶级文化已达到人类文化的顶点”[8]656。毛泽东说过: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9]。周恩来说:“战争之危害与预备战争之为祸,直可以使世界生产为之毁坏,人类为之减少,幸福为之消灭,经济现象为之紊乱,总而言之,即世界文明即得因之以退化”[10]183。由此可见,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清楚地认识到,世界资本主义第一次大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造成了人们对资产阶级近代意识形态的信仰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感到失望,从而把目光转向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国内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在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迅速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旗帜和指导思想。
1.救亡图存需要新理论指导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1]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12]1515需求是理论传播和发展的最初动力。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需要,正是这种需要,迫使各时期的先进分子不断探索适应中国的理论和变革的方略:先是洪秀全的人间天国理想;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海警”,产生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 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冯桂芬、郭蒿焘对西方经世致用之学问十分重视,主张采用西学、制造洋器,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本,辅以外洋诸国富强新术,中国出现了30余年从器物上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张之洞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器物层面上开始内部自救;康有为、梁启超意欲通过“君主立宪” ,从制度层面开始自上而下的改良,但都相继失败了,辛亥革命也只是半截子胜利。 经过辛亥革命后的沉沦和彷徨,中华民族的自救又面临着新的选择。新的革命需要新的理论的指导。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又开始苦苦地探索:孙中山创立了“知难行易”的心物二元论;胡适引进杜威的“实验主义”,得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政治结论;张君劢信“意志主义”;吴稚辉用人性本善说论证和描绘了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国;梁漱溟、熊十力等人则用“西学”来改造“儒学”,创立“新儒学”,以此为立国之道,并积极开展“新村”的实验。如此等等。各种思想之间相互竞争,此起彼伏,都试图在当时的中国取得主导地位[4],但由于这些思想和方略与世界形势有悖,与中国实际不符,难以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说:“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共计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抗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12] 1513-1514而由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倡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能同中国实际结合,指导人们投身于现实斗争。
2.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武装
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传统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新兴的生产关系。中国近代无产阶级是伴随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产生的新阶级,它最初出现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沿海港口开办的船舶修造工业,尔后随着中国洋务运动的兴办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工人数量不断增多,形成为一个阶级。据资料记载,从1914年到1919年间,民族资本共新设厂矿379家,新投资本8 580万元,超过此前的19年间的一倍。1894年前后,全国产业工人约10万人左右,1913年,中国的工人人数约为1 289 293人,1919年,全国工人发展到2 632 250人。工人阶级不但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觉悟也在迅速提高,斗争力量不断增强,罢工次数明显增多。据统计,辛亥革命前70年间,中国工人罢工斗争共有120余次,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的八九年间,罢工斗争230余次,仅1919年全国罢工就有66次。可见工人阶级在不断觉醒。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阶级没有统一的工会组织,其斗争也往往是无组织、无计划的,目的主要是为改善做工条件和生活状况的经济斗争,处于自发或是半自觉状态。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3.有相融的思想基础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学理论认为,任何外来的文化,如果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即使是文化的精华,也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
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和中国化的深层契机。在哲学世界观方面,儒家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唯物主义传统,使中国人能够毫无困难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哲学中的“两端”观念、“和合”“中庸”、“祸福倚伏”、“一阴一阳”、“刚柔相推”、 “物极必反”、“一分为二”、“ 变化日新”、“ 静者静动”、“ 反者道之动” 等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可极其容易找到类似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胚芽;中国哲学对“能”“所” 关系的研讨,对知行关系的论争一定程度上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雏形;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老庄学说中对于原始生活的怀念,对阶级剥削的抗议,使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亲切的认同感,从而奠定了中国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4.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
五四时期由于有一批知识精英、进步刊物和社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自觉阶段。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他是在中国号召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人。1918年,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演讲和文章,极力宣传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满怀信心地预言:“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底,李大钊还在北京大学有关系科开讲了“唯物史观研究”、“ 工人的国际运动”、“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 等课程,使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大学课堂。1920年,陈独秀相继发表了《劳动者的觉悟》、《谈政治》、《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等一系列文章。表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基本观点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重要的革命问题。由于陈独秀在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巨大声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杨匏安为代表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在长沙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指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俄罗斯民众联合的胜利。他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杨匏安是中国最早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爱国青年之一。1919年11月至12月,他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亦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蔡和森、周恩来等人则在欧洲,主要是在法国确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三是以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为代表的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他们是在总结中国历次革命尤其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由于几种类型的先进人物的宣传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他们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刊物的涌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少年中国》、《觉悟》、《新社会》、《先驱》、《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劳动界》、《武汉星期评论》、《励新》、《群报》、《劳动者》、《星期日》、《教育潮》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五四后的一年中,全国新创办报刊400多种,其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宣传社会主义倾向的刊物就达200多种[13]。它们以大量的篇幅刊发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译载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喉舌作用。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阵地。如 “新民学会”(毛泽东组织),“少年中国学会”( 李大钊组织), “觉悟社” (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组织), “利群书社”、“共存社”(恽代英等组织),“励新学会”(王烬美、邓恩铭等组织),“新学生社”(阮啸仙等组织),“少年学会”(赵世炎等组织),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等。凡是学校和知识分子较多的地方,几乎都有社团组织,讨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些社团的重要议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3]。
五四前后,思想理论界异常活跃,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论争鸣。马克思主义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根、开花、结果是因其具有优良特质。
1.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构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在实践中永葆活力,实践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得益于《莱茵报》时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批判的实践经历;“剩余价值理论” 的发现,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对资本主义社会长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的;关于“人是什么” 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解,正是在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实证分析以及对欧洲资本主义现状的深刻理论批判中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固然有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继承,但更主要的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并亲身参加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列宁主义阶段。
正是这种实践的品格,使关注救亡图存的务实的先进分子乐意去接受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正是这种实践的品格,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革命和斗争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指导中国革命和斗争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中国化,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对现存事物和现存理论的批判过程。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其批判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客观世界的批判,对客观存在进行认识和改造,“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0]416;二是对自我的批判,认为只有对自我进行辩证否定,发现不足,克服错误,继承优秀传统,抛弃过时结论,才能使理论焕发青春活力。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使不满现状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主动去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克思主义,并用它去审视和批判现实,意识到当时中国外敌入侵、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用批判的眼光去评析纷至沓来的各种外来学说和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对“中学”和“西学” 进行比较鉴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适应国情,外来文化良莠不齐,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较为适合,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
3.真理品性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品性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这给处于深重灾难的中国增强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其次,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因而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拥护;再次,它是一个完整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是“核心”内容。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再其次,其真理性也是在辩驳和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在1919年至1921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流派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论战,即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以及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才在论战中取得了胜利,扩大了影响。
4.开放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其创始人和继承者立足各自时代,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地把人类思想认识提升到新的水平。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4]。列宁所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15]尽管马克思主义者一再强调其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否定其理论的历史条件性和有待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含蕴着开放性特点,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当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20世纪初期它适应中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需要,新的历史时期,应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现实,与时俱进,在传播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以使其适应时代需要,实现时代化。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坚持与发展离不开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受众,经历了“先进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全体人民”的发展过程。只是在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之后,马克思主义才奠定了在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当前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形势下,要维护这一地位,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不断扩大其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实现大众化。
3.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大众化必须中国化。从空间角度看,要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地域化。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下正在推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建设。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决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只有同本民族、本地区结合在一起,才有活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成果。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应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有着辩证分析、兼容并包的优良特色。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不仅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使自己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会更加显示自己的巨大张力。
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要重视传播主体的建设。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是与其传播主体密切相关的,没有五四时期一批知识精英和共产党的创始人,没有建国后几代领导人和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会如此深入和广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三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九十三年。当前应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应积极发挥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1] 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4] 张洪波,葛善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
[5]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9-810.
[6]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10.
[8]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10] 周恩来.周恩来旅欧通信 [M].人民日报出版社,1979.
[1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
[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邸乘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J].安徽史学,1999(3).
[1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15]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7.
责任编校:汪沛
2012-09-1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研究”(AHSK09-10D113)。
张洪波,男,安徽宿松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时间:2014-6-17 14: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3.001.html
D61
A
1003-4730(2014)03-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