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走向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4-03-21 01:35
关键词:中心主义同质化异质

仇 旭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走向研究:回顾与展望

仇 旭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文化全球化的形成由来已久,但推动其加速发展的应是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飞速革新。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走向体现为三种可能模式:文化同质化、文化异质化,以及文化混合化。这三种模式实质上是文化中心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倾向对文化走向产生的影响。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均有其合理之处,但也都存在着局限性。构建和谐、理性的全球文化,需要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的对话与融合。

文化全球化;走向;回顾;展望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人员流动、人际交流日趋频繁,资本、商品、信息和文化的交融也日趋紧密。这一现象即被称为“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变化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诸多方面[1]。就文化全球化而言,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指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各地区的文化与信息得以相互交流影响的过程。但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各方观点不同。有学者认为,科技的发展使得原本的弱势文化或社群得以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为强权国家得以透过其政治、军事、经济的优势力量,强行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的侵略与殖民。 刘俊裕认为,文化全球化探讨的不单是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商品、科技、流行款式、信息与符号的跨国流通,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组织,市场与社会团体连结成单一全球体系的过程描述,更需探究此过程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传统本土思维模式所产生的深层影响;研究文化全球化也就是探讨各种政治经济体制在散播至世界各地后,以及文化信息、商品在利伯维尔场经济和全球体系普遍流通后,对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与冲击,以及本土价值与思维体系对这种巨大挑战的回应[2]1-30。

一、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

尽管文化全球化是一个较为崭新的概念,其发展过程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时期。即使是世界不同民族处于相对隔绝孤立的时期,不同地域间的贸易和环球探险也往往带来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例如,丝绸之路的拓展带来东方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欧洲航海家的探险促成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虽不频繁,却也带来深远影响。例如欧洲的航海家把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从南美带回欧洲,对欧洲人的饮食产生巨大影响。

尽管如此,真正带来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是20世纪的科技革命。电话、无线电、喷气式飞机以及电视传媒把资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完全摆脱了空间的限制。Held 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大规模的全球基础建设所带来的跨疆域的渗透能力;所有文化交流与沟通形式在强度、频度和速度上均有所上升; 西方大众文化与企业间的沟通成为全球文化互动的主要内容;拥有跨国制造及分配文化货物能力的文化企业居于主宰地位;全球范围内文化互动的地理范围大大扩展,不再以国家疆界为限[3]。在这五点中,第一点所提及的基础建设即是指包括电视、光缆、计算机与因特网在内的新兴信息传播科技。而其他几点,也或多或少与信息传播技术有关,因为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形态与范围,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文本,而可以同时融合声音、影像与文字等多种模态形式;沟通领域也因为信息技术而得以大大扩展,逐渐包含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交流范围触及全球各个角落。信息技术的革新一方面来自全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促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西方国家为主要推动力的信息技术革命给文化全球化打上了明显的西方印记。首先,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向国外扩延;其次,网络的扩展使得英语成为全球共同语,而地方语言的使用范围被进一步限制。

简言之,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发展是一种共生关系,而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则是加速文化全球化的直接原因。信息技术革命,伴以跨国企业的扩张、消费文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普及等种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信息化、大众化、娱乐化、消费性特质的文化全球化趋势。

二、文化同质化、异质化与混合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走向如何,学者观点并不相同。一般而言,当前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分为三种模型,即文化同质化、文化异质化和文化混合化。

(一)文化同质化

持有文化同质化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实质上就是强势文化向其他文化推进扩张的过程[4]。 如有的学者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很大影响,被许多人所接受与容纳,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5]。文化同质化学派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流动使得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接触愈加频繁持久,由此带来的文化渗透也更加普遍,从而产生全球的共同文化。不同文化间的接触、融合、借鉴,使得人们走出本族文化的樊篱,人们在衣着、娱乐方式与娱乐内容、饮食、甚至于思维与行为方式方面,日渐趋同。然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并非是相互的对等的交流,这种交流明显带有单向性。文化同质化观点认为,文化元素的全球流动强劲有力,而抵抗这种流动的阻力处于弱势,导致本土文化被强势文化或全球文化所重塑[6]。而这一共同文化主要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为典型特征[7]。事实上,自15 世纪以来,欧美文化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洗礼,而且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军事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以此为支撑,欧美文化在席卷全球的文化扩张运动中展现出难以匹敌的霸气。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在以欧洲以及随后的美国为中心的表述方式而进行,随着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潮流从欧洲和美国向外扩张,其理念、信仰、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等继而成为全球文化的主流。而那些处于弱势的非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只能被动地应对欧美主流文化的挑战,“主流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概念在无形中被注入进了全球体系的论述中[2]1-30。

关于文化同质化的危害的论述有多种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全球文化、美国化和麦当劳化等理论。这些观点一致认为全球化实质上是对美国或西方文化传统的复制,对于弱势文化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带来文化灾难的毁灭性力量,对民族文化构成侵略,令后者无力防御和抵抗[8]113-124。

因而,文化同质化实质上是文化帝国主义所导致的负面结果。文化帝国主义的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是信息传媒全球化,另一个就是经济全球化[9]。 文化帝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略,也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世界上其他文化的倾轧。Jaja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美国化而并非全球化的过程中,因为美国文化正通过大众传媒以及美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而在全球推广[8]116。例如,互联网85%的网页源于美国,美国公司占据全球75%的软件包市场份额[8]116。此外,在电影、流行音乐、电视节目为内容的传媒领域,美国也处于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二)文化异质化

与此相反,文化异质化论者认为文化全球化的结果使得保护民族文化的意愿加强,以对抗强势文化的侵蚀。Hodos认为,全球范围内日益频繁紧密的接触与交流导致了文化间冲突的产生,进而造成文化间更坚固的壁垒[10]。与文化同质化论者不同,持文化异质化观点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并非意味着强势文化吞没弱势文化而导致文化同质化,恰恰相反,全球化使得民众意识到文化间的差异性,使得个体有意识地寻求本民族的文化认同[11]。 因此,全球化不仅没有削弱民族文化,反而起到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作用。依据此观点,不同文化间的交互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丰富和扩展各自的文化内容。“文化可以使彼此更丰富,从而使得它们保持活力,免于消亡。”[12]

文化异质化体现在本土范围和地域间两个方面。本土范围内的文化异质化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更具多样化;而地域间的文化异质化是指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差异性加大。由于环境不同,不同文化群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具备差异化的文化实体。而由于环境的压力持续存在,经过一段时间,这些文化群体间的差异逐步扩大。

文化异质化论者并非否认全球化过程中相关文化发生变化,而是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表层特征因外部因素和力量的影响产生变化,而其核心部分却保持不变[13]57。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存阶段,外来文化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并不能影响或取代本土文化的核心地位。可能产生的变化只是不同文化群体用以界定自身文化身份和相对于其他文化的差异时所运用的标准[14]3-16。

(三)文化混合化

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走向,有些学者认为是朝着文化混合化的方向发展。依据混合化观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混合体,融合两种文化成分。尽管对于外来文化的阻碍仍然存在,以阻止本土文化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吞噬,但这种阻碍不足以完全阻止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影响[13]48。文化混合化综合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异质化的论调,认为文化全球化过程同时存在同质化和异质化两种走向。文化混合化观点认为文化传播是一种双向过程,相接触的文化直接或间接改变或重塑对方。

文化混合化研究常与“克里奥尔化”和“全球本土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克里奥尔”原本指两种语言的混合所产生的新语言,现亦指文化间的混合。而“全球本土化”则指的是新环境下外来文化被加以改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与麦当劳化发展不同,混合化过程并非依据已然存在的定理推进,而是一种对未知道路进行探索的过程。从理论视角和文化实践而言,文化同质化或麦当劳化带来美国主义的胜利,而混合化的结果却存在着不确定性[15]。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混合并不触及文化的核心,整合的只是那些表层的文化符号,那些深层次、本质性的文化元素并不会轻易融合。诸如饮食、时尚、娱乐和消费等边缘文化元素会穿越文化边界,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混合,而信仰、价值观等核心文化元素则只会固守在本土文化语境中[14]3-16。

三、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是评价文化模式时的两种对立倾向。

文化中心主义或称作“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或个人倾向于将本民族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视为最好,优于其他民族和文化,并将本民族文化模式作为标准用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文化中心主义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因为从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到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人们从自身文化出发去面对陌生文化,是自然的行为反应。不过,由于各个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不同,在不同文化中,文化中心主义体现为不同的形式:或是内倾文化中心论(体现为宗教原教旨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或是外倾文化中心论(体现为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等)[16]1-15。

与文化中心主义相对立,美国人类学家法兰兹·鲍亚士提出文化相对主义,主张不应借由其他的文化观点来判断某一个文化行为,只有从该文化本身的标准及价值出发,才能够了解该文化。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中心主义的反动,依据此观点,文化并无优劣好坏之分,不应对不同文化模式进行比较,因为对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说,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文化中心主义的两种不同形式——内倾文化中心论和外倾文化中心论,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走向。外倾文化中心论体现为种族主义或帝国主义,其推行的结果是边缘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盛行,即世界文化逐步同质化或美国化;内倾文化中心论体现为文化保守主义,具体表现为对外来文化采取一味的排斥态度,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有意识保护,造成文化间的分野更为明显,也即世界文化走向异质化。

文化相对主义对任何文化持尊重态度,提倡不同文化的共存与共生。文化混合化、文化本土化等文化走向则在这一文化态度的庇护下得以形成与发展。

对于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贬低前者,推崇后者。但夏光的观点却与此不同。夏光认为,文化中心主义并非绝对贬义,事实上有着充分的存在理据。文化不仅给人们提供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还带来集体认同和归属感,为处于文化内的个体界定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疆域。通过文化,个体或族群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得首先适应文化这个环境。因而,寻求对本族文化的归属,实质上只是一种生存策略。当然,走向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必然使人误入或是霸权主义,或是恐怖主义的歧途[16]12。

而表面上看,文化相对主义似乎是一种明显高于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策略,因为各个文化相对独立,各得其所。但事实上,文化相对主义不仅在实际操作层面行不通,从理论角度而言也存在问题。文化相对主义实质上是容忍差异,却不认可任何共同或全球性价值,因为承认一切其实就等于什么也没承认[16]14。在实际操作层面,文化相对主义也往往陷入空想,因为文化认可受到国家体制的限制,而国家策略须兼顾经济目的和政治诉求。不同国家出于不同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则会对国际事务施加不同的文化影响[16]13。

四、文化全球化下的文化共存与共生

在全球化背景下,所有的文化都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碰撞,并受到全球性力量的影响。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文化取得优势地位,而有的文化则被边缘化。优势文化受到外倾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易于推行文化扩张策略,而边缘文化则会陷入内倾文化中心主义,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16]10。由此,文化对抗甚至是文明间的冲突随之而来。

然而,文化对抗、文明冲突并非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绝非任何民族和人民所希望看到的景象。依据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各民族须彼此尊重,和平共存,则能避免对抗与冲突的产生。然而文化相对主义并非去积极寻求文化间的共性,实质上只是鸵鸟策略而已。塑造全球文化,其积极做法应是,在共存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应明白自身局限,彼此对话,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扬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合文化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在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中, 对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创新[17]112-119。于此,不同文化间的共生关系才能建立,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全球文化[16]13。

实现全球文化并非文化趋同。文化间的交流无疑会使得彼此受到影响甚至发生改变。然而,这种影响和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以美国或欧洲文化为模板的世界文化的趋同。在当前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全球文化的确可能会在西方语境下进行形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他文化所发生的作用也不可轻视。第三世界长期受西方国家殖民统治的历史催生了文化帝国主义视角。然而这一视角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其影响并非是西方强势文化对东方弱势文化的单向影响,而是双方间的相互作用[18]。事实上,在全球化过程中国家或民族会守护自己的民族独特性,而由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得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也将继续保持。各民族在不丧失自身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参与文化融合,根据自身要求诠释文化元素以求得兼容。

因此,所谓全球文化,应该是为各民族文化设定了一个共同框架,而在这共同框架内,各民族文化对于同一话题则有着自己的不同表述,体现了自身文化的特性[19]137。例如,女性主义是全球文化下的一个概念,但在不同文化中,其代表了对女性权力的不同解读: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个性独立和机会均等,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女性主义主要是关注女性在经济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因而,全球性的女性主义文化为各种不同文化提供了一个共同框架,既容允差异又寻求共同利益,为提升全球女性福祉起到积极作用。

综言之,在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历史进程,已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17]116。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避免世界文化同质化或西方化倾向,同时也要预防文化保守主义,陷入文化对抗的泥潭。不同文化间不仅须尊重差异,同时也应积极融入,加强对话,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创造自身文化的新特色,保持文化活力,增强自身生命力。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寻求文化间共同共通之处,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又摈弃落后、不合理元素,真正达成在全球文化的共同框架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共生。

[1]PRASAD A, PRASAD P. Global Transitions: The Emerging New World Ord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and Management[J]. Business Renaissance Quarterly, 2006 (3): 91-113.

[2]刘俊裕. 文化全球化:一种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维与实践[J]. 国际文化研究, 2007 (1): 1-30.

[3]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 D, et al.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M]. UK: Polity, 1999: 341.

[4]KINBERG M. Review of the Book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009 (6): 734-737.

[5]KUMARAVADIVELU B.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2.

[6]RITZER G, MALONE E. Globalization Theory: Lessons from the Exportation of McDonaldization and the New Means of Consumption[M]// RITZER, G.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G].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1: 160-180.

[7]LIEBES T. American Dreams, Hebrew Subtitles: Globalization from the Receiving End[M].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2003: 27.

[8]JAJA J M. Globalization or America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Sub-Saharan Africa[M]//DENG K G. Globalization- Today, Tomorrow[G]. Rijeka, Croatia: Sciyo, 2011.

[9]张静.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J]. 教学与研究, 2002(5): 56-61.

[10]HODOS T. Globalization and Colonization: A View from Iron Age Sicily[J]. Journal of Mediterranean Archaeology, 2010(1): 81-106.

[11]TOMLINSON J.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M]// HELD D, et al.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 (2nd Eds.)[G].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03: 269.

[12]NAUMANN M. A Dialogue of Cultures[J]. Frankfurt am Main, 2000(3): 54-69.

[13]RITZER G. Globalization: A Basic Text[M].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2010.

[14]HASSI A, STORTI G.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The Three H Scenarios[M]// CUADRA-MONTIEL H. Globalization - Approaches to Diversity[G]. Intech Publications, 2012.

[15]PIETERSE J N. Globalisation as Hybridisation[M]. FEATHERSTONE M, et al. Global Modernities[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45-68.

[16]XIA Guang.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J]. CALIGRAMA, 2007(2): 1-15.

[17]鲍宗豪. 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1): 112-119.

[18]TOMLINSON J.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M]// ALI 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170-190.

[19]MERROUCHE 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or Cultural Imperialism[J]. Sciences Humaine, 2006(1): 133-140.

TheResearchontheOrientationofModernWorldCultureintheContextofCulturalGlobalization:RetrospectandProspect

QIU X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globalization, a process that witnesses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of today’s worl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a pretty long history although it developed rather quickly only after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three potential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at is,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cultural heterogenization and cultural hybridization, which embody either cultural ethnocentrism or cultural relativism. It is argued that to develop a harmonious and rational global culture,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volved should actively conduct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 for a real integr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orientation; retrospect; prospect

2014-07-07

仇 旭(1971-),女,安徽长丰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G124

:A

:1009-2463 (2014)05-0136-05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同质化异质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现象之反思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浅析产品同质化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