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武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新世纪之初,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已不满足于单一的专业建设规模,即便传统上以自然学科如理工农医类为主的专业性高校也增设文科专业,逐步发展成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共存的综合性大学。以安徽省为例,据初步统计,目前省属十所农林理工类本科高校(不包括具有传统基础的文科或综合类院校)有九家设有包含人文社科专业的学院,其中五所高校开设法学类专业,四所高校开设有文学艺术类专业。一方面,大量文科专业的涌入丰富了所在学校的人文环境,发挥了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大量文科专业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定位不准、缺乏特色更限制了这些专业的发展。这其中,以汉语言文学、汉语国家教育、法学、社会学等为代表的传统文科专业形势最为严峻。因此地方院校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自身何种特色,才能立足于当前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最终建构良性、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此类高校的文科教育经验,提出其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特色、个性化定位。这是此类专业的生存环境和国家教育发展趋势所决定。
首先,当前高校教育进入了一个系统化、生态化的层级模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应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国家高校教育“分类、多元、特色”发展的理念引导下,确定自我阶层,定位于良性教育生态链中的一端。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和精神旨归,“适应社会需要”则是当前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前者是所有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内涵,后者则对各阶层学校提出了个性化要求。地方高校受制于各自历史传统,不必攀比规模大小,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高校应积极拓展其发展空间,以合乎自身生存环境和区域条件构筑特色,从而构建“服务地方、支撑经济、引领发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主导价值取向,传统的人文社科类专业逐渐被应用性的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蚕食”,逐渐边缘化。有些专业进口日趋萎缩,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具体指向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难以直接参与到社会利润的创造过程当中去。相应地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难以吸引考生和家长足够的关注和认可,从而出现招生生源不足;有些专业如法学、对外汉语虽看似紧俏,招生进口较热,但趋于饱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2010年的一个统计数据表明,法学专业已被列就业红牌专业,这是一个警示性信号,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谋求自身的发展。
其次,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文科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办学建设方向有三种状况。一类以北大、南大、复旦大学和一些地方性综合大学或师范大学为代表,文科专业是其核心学科,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他们的文科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具有基础牢固厚重,就业适应面宽而且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优势。第二类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其他全国名牌高校为代表,虽以理工为主,但依托曾经的文科历史传统以及强大的学校知名度和学科资源,仍然有能力吸引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师资力量积极提升专业水平,如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以文为主,文理结合”。这两类学校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显示出精英化特征,其基本路径是大力发展科研并带动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依托于名牌院校的招牌或文科专业的历史传统,其专业人才培养更多体现学术化倾向。第三类就是从一些地方性院校中发展起来的新兴文科专业。一方面,它不具备第一类院校文科专业的历史底蕴和学科积淀;同时,他也不具备第二类院校所依托的名校背景和感召力。在这些地方院校中,文科专业不可避免地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是学校综合建设发展中的一类学科,又处在一个边缘化的非中心位置。其中,以文法类专业为代表,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定位不准,无特色,游移于各种理念和想法之间,缺乏专业的明确指向;法学专业受限于国家、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空间很小。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不相契合,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不少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很茫然,专业思想也不稳定,也妨碍了专业的发展。
这些基本的条件决定了这类学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一,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人才需求状况,来确定这些传统文科专业实施改革和建设的方向。一个可行性思路就是,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出口往回找”,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摆脱传统的学术型专业定位,根据现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专业自身资源、生存环境明确专业定位。地方院校的立足之本是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其基本改革与建设思路是:建构“特色型”“应用型”的办学方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传统文科专业要适应这样一种现实处境,在争取快速成长的同时,更要立足地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突出应用型特征,在人才市场中打造自己的品牌。以笔者所在的某地方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四届毕业生的调研反馈,就业去向多集中于企事业文秘、新闻传播编辑、记者等行业岗位,占就业岗位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行业的需求可以看出,其所需要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专业能力进行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他们制定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中文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从这一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我们已不单单追求一种纯粹的学术科研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尽量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我们正在建构一种务实型教学体系和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随着现代科学理论的飞速发展,专业之间不断走向融合、重组,互相渗透,纵横交错。因此,地方高校中的传统文科专业应积极拓展新的专业方向。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延伸出的秘书学、网络媒体编辑、文化传播等就是从几门老学科中分化出来,重新组合起来的新型专业。这类专业并不仅限于传统中文内涵,既有新闻专业内容,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甚至信息学等专业内容。同时,传统文科向应用文科的发展,必然会融入大量的应用性专业的知识内容。传统文科专业包含了更多的自然科学成分。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网络编辑课程中就融入了现代的电子计算机专业的视图制作等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学课程、社会学专业的调查统计课程等都需要使用电子计算机和电脑控制等科学手段。因此,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一方面要依托所在院校的生存背景,充分利用优势专业的资源,进行合作交流,实施互建平台;同时其人才培养也应具有所在院校特色,如农林院校的文科专业应展现农林特色,即广大的农村是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用武之地,利用学校的农林学科资源使文科专业学生能更好地熟悉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状况。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最为核心的主体内容,它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时,科学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体现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提出一个观点:“面向21世纪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因为,大学生质量水平如何,在根本上并不取决于学习什么专业,而取决于学了什么课程,从所学课程内容中获得了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2]。
第一,加强对传统文科专业课程的改革。高校精英化文科专业侧重于培养学术性人才,注重课程的深度和学科思辨力。但就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言,传统文科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如汉语言文学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司法考试不相协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身的理论课程多且杂,总课时数不可能再增加,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块中,无论是语言课还是文学课,都偏向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用性不强,无法支撑本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应用教育的先进国家德国为了适应技术革新的需要,并能够将科学技术理论转变为现实产品的应用型人才,设置一种新型的大学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德文为Faehhoehshule,简称FH)[3]。其课程设计理念倡导课程本体化,课程选修化,课程实践化。国内研究者依据此种理念,提出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这种“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是模块加学分的课程运作方式,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制定不同的课程方案”[4]此种模式更多应用于自然学科领域,但其理念精神对于中国当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很有启示。地方高校文科专应体现多样化、应用性的发展要求,以更清晰地描述出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同时尽力强化技能训练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打造出自我特色。文科专业寻求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的契合点,探究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实现错位竞争;针对学生就业方向自主选择的多元性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设置多元分流、模块化课程体系。
第二,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优个性”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在保留传统文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将其他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建立了几个专业方向课群,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全方位服务于基层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种课程体系设置可概括为“守正创新,一基多元”的新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以“基础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方向”和跨专业的任选课程为基干,既保证社科类人才的基本培养规格(共性),所谓“一基”即实施专业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统一安排,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多元化”指的是在“一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特定学习阶段根据学生择业意向,结合社会现实需要进行专业方向分类,每类中包含相应的方向课程。这就要求按类培养,注重个性张扬。学生中期分流以后,按照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科学设置专业方向,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依据目前学生择业目标和方向选择,可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如汉语言文学大体分 “专业研究与教学类”“文化传播类”“公务文秘类”等具体类别;法学可设置“学术拓展类”“一般实务类”和“涉农法律类”等具体类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设置“跨文化交流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等具体类别组成不同方向课程模块。具体课程设置根据各专业不同类别,重新调整。此外,还可加强辅修和第二学位的教育,增强就业竞争力。综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灵活多样,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笔者所在学校安徽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多元化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可下设两个方向:文化传播方向为新闻出版、文化管理、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输送实用人才,主要课程设置《传播学》《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编辑学概论》《网页制作》《电子视图制作》等;公务文秘方向能够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秘书人才及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为《秘书理论与实务》《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写作学》《社交礼仪与文化》《商务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各专业也按此原则,拓展专业路径设置课程。当然,一方面传统文科多元发展、坚持应用为主,但同时也应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固化其基础理论核心课程的位置。基础理论课程体现了专业性质的规定性,多元方向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的现实延伸,二者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性质一脉相承,传统中有创新,做到创新方向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效果是培养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满足现实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传统的老专业课程内容主要是纯文学方向,已不太适应现已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现实需求。在21世纪图像时代和多媒体空间,地方高校中文系既可开设文化传播、公务文秘这样的时代感很强的方向课程,也可保留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系列课程,供同学根据需求选修。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传统基础理论学科在新时期的应用性和适应性,丰富其专业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三,根据学校和地区背景设置特色课程,创建“自我”个性化课程。文科专业可以立足自身特点和所在学校资源优势设置特色专业课程,打破专业壁垒,以课程为基本细胞单位。如安徽农业大学文科专业依托农林院校的专业优势,开设“农”类课程。除公共课“中国农业文化概论”,各专业增设体现“农”字特色的专业课程。汉语言文学的中国乡土文学、生态美学;对外汉语的中国农村民俗文化;社会工作的农村社会工作;法学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农林法规等课程。同时加强学生选课的自由性,确立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结合,综合课和分科课并举的课程模式。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跳脱狭隘的专业视域,从语言类课程中适当延伸,依托所在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积累,设置跨文化交流系列选修课程模块,尤其可突出个性化课程,如农林院校可突出农业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从跨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展,设置一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可涵盖公共关系、商务沟通、公关礼仪、新闻学、传播学等课程;还可以结合中文大类学科优势,有目的地开设语言学相关的前沿理论知识课程,借此确定本专业的发展前景。
与自然学科相比,传统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中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能力。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应吸收自然学科的教育理念,利用高校特色共享资源,加强实践,构建全方位、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化。首先改变实践课程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关系,实践课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独立设课、自成体系、独立考核。在实践课程体系优化方面,总体思路是首先围绕所在学校实践教学需要,各专业交流沟通,规划出通识类实践课程。其次按照学科或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系统改革,在“模块化”设计理念下,逐步摆脱实践项目对单一理论课程的依附,构筑“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实验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建构具有验证、综合和创新三大功能的实验课体系。
以文法专业为例,具体来看,第一层面是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实验课程:写作类(含中文各类写作、社工、法学各类写作);社会传播类(如普通话、社会交往情境、摄影等);办公自动化实训类(报刊编辑模拟工作)。第二层面是专项技能+专业能力实验课程:文学语言类(如阅读与文化批评实践等);社会工作类(如个案实习);法学类(如仿真法律事务等)。第三层面是专业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文学语言类(如“自然·人文·新农村”采风实践、自编自导创作、对外汉语教学实务等);社会工作类(如社会工作实务模拟操作);法学类(如司法实训实验)。其中,汉语言文学设置写作类(包括文秘、新闻、创作)、教学类、文化调查科研类等实践模块;在对外汉语系的语言学类课程方面,可适当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课程中增加实践的内容,设置课上教学实践、课余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实践内容。社会工作重构社区实习模式将从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督导、实习评估五个环节展开。
第二,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一方面全方位建构满足校内实训要求的专业功能试验室。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建立校内秘书实训室和实训机房等,同时配备相应实训所需的办公和商务软件、设备,为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法学专业配备模拟法庭等实验机构,进一步完善并提高利用效率;同时结合所在区域法律援助中心设立高校工作站,并进一步兴建刑侦实验室、法医实验室,以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
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定期、不定期地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训,参加暑期实践,在校外实训基地创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的身份进入企业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的“零距离”转化和对接。以安徽农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第一,依托所在高校国际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采取实习同学与留学生 “语言结对”的方式:一方面在课堂上辅助老师对外汉语教学,另一方面在实习指导老师帮助下,通过日常生活语言交流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第二,走出校园,依托所在城市的对外合作机构如外资或合资企业,形成“校企联姻”合作平台,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公司或培训机构中实践,为这些外资、合资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提供汉语教学培训。第三,在外汉语教学平台不够完备的前提下,也可联系所在地区的双语学校,发挥本专业同学的汉语和英语的综合优势,走进学校直接参与汉语与英语教学实习。社工专业可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加强社会实践一对一实习对接,一方面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评估的重要依据,提示专业素质和业人才本土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可让基层工作人员一边学习社工理论知识,一边跟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高校学生加深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社工理念,增强理论水平,掌握实务技巧,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专者不用、用者不专的矛盾,实现政府与高校的双赢。地方高校经费投入往往受地域条件限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互利互惠、共同受益的基础上与实践单位建立起一种双边关系来支持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最后,更要建立一种符合文科实践特色的管理机制。如从实习基地聘请“实务导师”,请他们及参与实习基地 内的实习指导,也可请他们走进学校专业课堂,传授实务知识,从而建立一种更为常态化的有效实习合作机制。这种双边合作关系改变了以往仅凭人情关系为纽带的形态,将高校和实践单位放置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平台中。这种社会实践的合作形态对于文科专业的实践建设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建构科学、高效的实践课程体系。
总之,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应始终坚持“特色化”“个性化”教育理念,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并通过实践教学带动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建构良性、健康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实践运用中各类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充分利用本地区教学资源,探究其文科专业与其他综合类、文科类高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教学的教学差异,寻求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的契合点,实现此类高校文科教学的错位特征和个性化优势。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2).
[2]李文海.面向21世纪的高等文科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95(9):22-24.
[3]李好好.关于德国的FH[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9):14-18.
[4]陈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