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现场,面对大批“假大空”的议论文,何永康教授再次恳请各位一线教师:引导学生多写记叙文,写自我,写生活,写真情实感。的确如此,议论文出彩太难!要有思想有深度有逻辑有文采,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难以企及。而学生有着十年记叙文的功底,为何不在记叙上寻求一点突破?
学生高考不敢写记叙文,最怕两点:一是“假”,二是“低幼”,根源是高中阶段学生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提升训练。其实,掌握了记叙的技巧,学会艺术地写“真”,考场记叙文也可以引人入胜。
一、写事善现“场景”,描摹画面之“真”
叶圣陶说过: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田亩里的农人能写,铺子里的伙计,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人物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活动,才富有生活气息,人物有活动场景的衬托,才更显真实。善摹场景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场景的选取。应选取自己熟悉的场景,如写老师或学生,可放在教室、办公室中写,其他熟悉的场景如超市、店铺、公园、饭店、操场、宿舍等,农村学生更有一片农村特有的广阔天地。其次是场景的突现,即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场景逼真,如现眼前。突现场景的方法主要也有两种:可写周围环境,包括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全方位烘托;亦可写场景中各种人事活动,从正面表现或侧面映衬。
人文环境描写:如2013年四川优秀作文《外婆的平衡生活》一文开头部分,从小山村的周围大环境写到农村房屋的外观,逼真再现农人生活的情景:
外婆居住的小山村,偏僻得让人发怵。但一百多人聚集在三两座山围成的平地上,远远看上去,房子豆腐块般拥挤着平衡排列,倒也热闹。
外婆的房子背对西方,南北方向各有两户,主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到农闲,几个老姐妹便坐在院子一角,抱着腿或干点小事,一起摆龙门阵,平和而温馨。东面也有一栋房子,是极其破败的土房子,与外婆家的水泥小楼相比,寒碜而失衡,若不是门口挂着农具和塑料布之类的杂物,便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所被抛弃多年的空房子。
自然环境描写:2013年湖南满分作文《宿命》写一只猪的出逃,文中对夜色、山风、晚霞等的描写,渲染了“我”出逃过程中的悲壮氛围:
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门口,挥洒冷汗。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我沐浴着从断崖处吹来的山风,我的灵魂在内心躁动不安。我似乎看见了狼在断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抖,痴迷的眼神望着我,显得很害怕。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或者以为我是一只披着猪皮的狼。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我内心的灵魂罢了。
……
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薄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荧幕。我趁着夜色,拱开了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来的是凉爽的清风。逃跑时我回头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各种人事活动描写:上文选段中“我”的抗争从正面表现出逃场景;同伴的恐惧、母亲的赞许则从侧面衬托,使画面更为生动具体。
二、写人不忘“缺陷”,突现个性之“真”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缺陷,当然这里的缺陷是指非原则性的个性缺陷或偶尔的行为偏差,不损害人物内在的一贯的品行。这样的缺陷如同人物的一个标记,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深深铭记。
人物缺陷描写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展现人物“不完美的表征”,如形丑,丢三落四,口吃,爱喝小酒,好动,啰嗦,较劲等等。这些不完美的性格常会使人物引人注目;二是选取人物“不完美的事件”,常常表现为不合场景,不合时宜,或一念之差做错后自我反省的事。
不完美的表征:2013年全国卷优秀作文《傻大的笑声》中对室友爱傻笑的夸张描写:
高二的时候,我们宿舍来了一个河北籍的大个子,名叫舒哈大,相处久了,室友们都叫她傻大。有戏谑的意思,但她从来不计较,谁这样叫,她都高兴地答应。
有一天,同宿舍的王玉书往傻大的QQ上发一则消息,说本市某校有一女生身高1.85米,由于被盗,衣物全无,寻求身高1.85米的女生援助衣物若干,联系电话:187××××××××。
傻大收到这则消息后,急忙将身边衣物洗整干净,叠在床头。中午的时候,室友们都在宿舍休息,傻大正好打电话联系,要把衣物送出去。谁知接电话的是同宿舍的刘毅,是个小女生,个子1.52米,而且说她没有被盗。室友们都笑了起来,傻大也不在乎,张开大嘴笑了起来,笑声把窗户震得咚咚响。
写傻大吃饭:
我们专门为她点了北方菜,可她坚持要吃辣椒。她涨红了脸,傻乎乎的样子,大嘴巴,清口水直淌。我们笑了,她也笑了,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我们的心灵世界。
不完美的事件:上文选取的欺骗傻大的捐衣事件,不属“有意义事件”范畴,但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再如2013年湖南优秀作文《纸梯》中写父亲在超市睡着了打鼾一事,虽不合时宜,却感人至深。
三、善用细节描写,因形象丰满而“真”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有的是作者亲眼所见,但更多来自想象补充与艺术虚构。细节描写的主要形式也有两种,一种是“丰富型”,即紧扣某一个动作或心理或环境特征,极尽描写之能事,细致入微地加以铺陈渲染,造成一种极富张力的文章情境。另一种形式为“简约型”,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两种细节描写方式体现了记叙文“该繁则繁,该简则简”的取舍原则,而不是事无巨细,一味详尽,啰嗦拉杂。
“丰富型”铺陈渲染,情境尽出:如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一件小事》中对一只停在我前面男生的肩上的蜘蛛的描写,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详尽刻画蜘蛛的细微动作,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我的紧张心理,构成文章极富张力的艺术情境:
那只蜘蛛不停地挪动着那几只可怕的腿,慢慢地向我逼近。我似乎能想象到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怎样凌利的光芒,它晃动的触脚上一根根绒毛怎样摩擦,怎样从它的嘴里吐出一根长长的蛛丝然后将我包裹,一点一点地吞噬……
我只要操起手边的任何一样东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只蜘蛛拍死,可是我四肢僵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我逼近,一步又一步地向我逼近。
我感觉到由衷的恐惧,我想尖叫,嗓子却堵得我发慌,干得我发疼;我想狂跳,两脚却不接受大脑的指示;我想大声哭泣,可泪腺似乎停止了运作……
“简约型”寥寥几笔,形神毕现:2013年江苏优秀高考作文《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一文中,我的一个无心之举,给前桌女孩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作者在描写这一场景时,通过我的“捂住了嘴巴”,她的“咬着嘴唇”“低着头”“ 左手死死地压在大腿下”,同学们“游离的笑声”,几个典型的动作与情态,生动再现了当时课堂的情景:
我已记不清那是在哪节课上,老师的PPT上 突然出现了一只画风拙劣的老虎,更可笑的是,老虎的前爪只有三只趾爪。“太假了,只有三个指头!”我已记不清我是用何种语气吐出的这句话,可是下一秒,我本能地用手捂住了嘴巴,闯祸了!同学们还不明就里地吵笑着,而我怯生生地向她望去。她咬着嘴唇,黑黑的小脸上也看不出是青是紫,她低着头,干黄的发丝遮住了她的眼睛。左手依然死死地压在大腿下。
四、适当艺术虚构,因旨意深远而“真”
中学语文教师对“虚构”一向较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有教学生“说假话”之嫌,本想艺术提升,结果弄巧成拙。但虚构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即使是写亲身经历的记叙文,从材料的取舍,到想象画面与情节,都离不开虚构;虚构更可解决学生无经历可言、无生活可写的问题;虚构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当虚构的形象寄托深远的意义,且合情合理,入情入境,这样的虚构便成“艺术之真”。
记叙文的虚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能的现实”,一种是“荒诞的现实”。
“可能的现实”是现实中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实,如2013江西高考优秀作文《丢失了的鲁迅》一文,虚构了一个叫阿树的学生因迷恋鲁迅作品而耽搁了学习,又虚构了一次鲁迅作品辩论赛让阿树失败,其中寓含的深意不言而喻——鲁迅敌不过应试。文章以夸张虚构的情节及荒诞的描写提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就算你把鲁迅了解得再好,你高考能涨分吗?”对手回击道。这句话,貌似在哪听说过,阿树张开嘴巴,就要投放匕首了:“这———”“这样子,你还考什么考?鲁迅顶什么用,叫你阿树是叫你去追鲁迅吗?你知道再多,它能涨分吗?”他耳边响起的父亲的话使他朝自己的喉咙里开了一炮,顿时摧损。脑子一时糊涂成了一锅粥,迷茫地自问着:“我?树?鲁迅?”“你这是——”他又张开了嘴,但耳边又传来个女声:“你这是不让奶奶放心,奶奶希望你有出息,但你呢,看看那些成绩啊,阿树!”接着,他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叫他,回声一遍一遍地响。“分啊!分啊!分啊!”一直一直不曾停,这是怎么了?辩论赛大败,这时耳边又响起辩友的欷歔:“你这个鲁迅迷怎么不顶用啊!”
“荒诞的现实”:亦可称为“超现实的想象寄托”,通过对现实的艺术夸张或变形,描写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故事新编、童话、寓言、传说、科幻、神话,学生都可作尝试。但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这一类题材的写作是深为中学教师所忌讳的,怕学生驾驭不好,沦为“胡编乱造”。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写好这类题材首先要有深远的立意,其次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样就不会犯“低幼之假”。如前文满分作文《宿命》通过对一只出逃的猪的描写,深刻提示要敢于与宿命抗争,否则必将任人宰割的主题。再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以及江苏2008年化用庄子寓言故事的满分作文《好奇心》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