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艳
语文学科是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积极的生命价值观。而很多文学作品的这种导向性比较明显,能够给予学生浓厚的熏陶和自由的学习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生命信息呢?
一、培养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意识是个体在感知、体验生命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完整的生命意识。
首先,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走近自然的时候,那些顽强的生命总会使我们感到震惊,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一点生存的空间,它们就能顽强地活下去。我们从这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生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如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一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树林时表现出来的冲击一切障碍、不到自由水域不罢休的顽强精神的描写,表现出作者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人类的生命历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如果没有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战胜困难同样需要有毅力,同样需要不懈地进行斗争;人生奋斗也要有自己的终极目标。让学生体验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
其次,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不仅易逝,而且脆弱,时常会遭遇病痛的侵袭和意外的伤害。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其本质十分脆弱。珍惜生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这就是正确的生命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作品,凸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生命意识。生命对每个人都仅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更多关爱自己的人,我们无权随意挥霍自己的生命。《散步》体现了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母亲是过去,儿子是未来;要珍惜过去,珍爱未来;对一个家庭来说,确实几乎全部。作者把它说成“整个世界”也是很贴切的,从而深切地抒发了“我”和妻子对生活、对家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护幼小的生命,善待衰老的生命,这是人生的一种生命责任。生命并非只属于某个个体,它同周围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生命的消失,会给家人、给朋友带来永远的痛苦,会给社会、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生命的意义》中,保尔在陷入绝境后,以顽强的毅力,战胜饥饿、寒冷与病痛,艰难求生的故事,表现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十分顽强的,只要不放弃,就不可战胜;一个人最值得珍惜的就是生命,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放弃的。因此,我们要透过语文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要努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再次,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个性的意识。生命教育的实施要见成效,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与社会发展历程。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了解其先前经验,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近的教学以及与其生命历程相近的价值观念。生命是属于个体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独特的,他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与认识也是独特的。这不是对生命意识的干扰,恰好是对生命意识的扩充与提炼。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到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会欣赏这种差异,能够以平等之心,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大自然般博大的胸怀,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纳他人、悦纳万物。
二、享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美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塑造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从而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身患盲聋哑残疾的海伦·凯勒,乐观地对待生活,凭着触觉去感知世界,战胜了黑暗与寂寞。她是生活的强者,在她心中“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她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因为“忘我就是快乐”。“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正是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热爱,使得作者能够享受人生、愉快一生。一个生命的诞生,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一种机遇,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好好享受这个世界,享受人生,不是太可惜了吗?正如保尔所说:“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通过语文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生命中充满了美好,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懂得珍惜。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必定也会享受生命,为了充分地享受生命,就一定要更加热爱生命。
三、直面生命的苦难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教师要通过对作者生命历程的介绍、生命感悟的解读和人物命运的关注,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之艰辛,正确认识和面对现实。
首先是面对挫折和困难。挫折和困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离开母体来到世上,他将不得不面对各种挫折与困难。我们要教育学生感受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年迈贫困的无助;体验文天祥“惶恐滩头”的“惶恐”,“零丁洋”里的“零丁”;体味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承担改变现状、摆脱苦难的责任。
其次是面对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逾越的历程。透过死亡,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生与死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的生老病死。
再次是面对人生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尽管有许多能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回避人生的偶然和意外、人的渺小与无助。通过语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恨,体味辛弃疾“可怜白发生”之愤,感悟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之叹。
领悟生命艰辛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在困境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战胜困难,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心态,指导学生在短暂无常的人生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追寻有价值的人生。
四、领会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明确要“活着”,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何活”,引领他们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活出人生的尊严和价值。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与命运抗争,更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人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作出的贡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命价值,有着不同的层次。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之心,明白白求恩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死之义,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命运连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的生命价值之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在努力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改善人类命运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
五、培育生命的信仰
人生在世,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信仰和追求。个体除了物欲的满足,还有精神和心灵的追求,还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心灵归宿的探求。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人生的教育,更应该帮助学生建构生命之信仰。让学生把“超越生理的、物质的、功利的和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境界攀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引导学生领悟庄子摆脱世俗功利诱惑的通达,品读庄子心灵解脱后的“逍遥”;让学生体验陶渊明顺应自然、忘怀得失的洒脱,淡泊明志、乐天知命的“自然”;让学生理解苏轼以一颗 “平常心”对待人生变故和不幸的旷达。从而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物欲、功名的束缚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信仰,忘怀得失,才能体味人生的博大与深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坦然面对人生。
六、实现生命的和谐
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对人及其生命的人文关怀,其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创造和实现一种广泛的和谐。和谐强调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对象世界保持相互平衡和适度的关系,即在人与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的四大基本关系中,强调双方的相互适应和包容。要实现生命的和谐,就要做到“四个和谐”:与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
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文学作品资源,努力实现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体验生命和谐之貌,引导他们实现生命的和谐。如欣赏陶渊明《饮酒》(其五)时,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摆脱世俗功名、回归大自然后,与“采菊”者(自我)、与“南山”(自然)、与 “人境”(社会)完美融合后“欲辨已忘言”的 “真意”——和谐。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明确:个体只有实现了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像善待自己一样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只有把“教生命”与“有生命地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命化的语文教育,才能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