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4-03-20 02:55侯颖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

侯颖

摘 要:现代产业体系突破了传统产业体系下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产业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赖于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动力及其相互协调。目前,河南在构建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创新不足、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为此可以从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及两方面的协调拉动,优化决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47-02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它强调了产业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联系,是对新型工业化理念的补充和发展。

首先,现代产业体系是从传统的产业体系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突破和蜕变。产业体系的发展演进是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是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刘钊,2011)。其次,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的产业体系的区别主要有:第一,在产业联系上,传统产业体系技术变动相对缓慢,导致产业间的生产技术连接相对固定。而现代产业体系中,技术变革通过产业链波及相互联系的产业,推动产业体系技术联系的升级,而这伴随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成为产业间联系的常态。第二,产业结构内部,现代产业体系新由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构成占主导地位的三大产业,随着信息化发展而相互融合,这显著区别于传统产业体系下三次产业间的关系。第三,产业组织形式上,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的生态化、集群化、融合化推动了产业组织向网络化演进,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等成为主要组织形式,并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的产业体系下,低技术、低附加值以及高资源消耗遏制了集群效应的发挥。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形成新的产业间的联系方式,由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并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产业网络系统。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外动力

(一)内部动力

1.技术创新。熊彼特指出技术创新这种“创造性破坏”加速了产业生命周期的进程,它将摧毁旧的产业,让新的产业有崛起的空间。众多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源泉,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改变产业间原有相对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它使传统的数量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2.知识创造和转化。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挥作用离不开知识的创造和转化。首先,通过教育的不断深化等知识创造过程,培育了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和有能力的企业家,他们是改善产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最为活跃的因素;其次,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往往依赖知名大学的科技研发能力、成果形成的知识核心,并以高素质劳动者为支撑,以知识为纽带,进行产业扩散,从而带动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与调整。

3.新型工业化。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建立在新型工业化的夯实基础之上。工业的真正壮大才能产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业化细分需求,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现代化的金融、信息、物流、交通、咨询、创意设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李扬(2009)进一步指出,发达的服务业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在中国促进服务业发展,仍然必须时刻牢记中国仍处在工业和城镇化均在进行过程中的具体国情。

4.集聚化。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产业集聚通过集聚效应推动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主要包括:(1)外部经济,即通过减少交易成本以及信息、公共物品的共享等方面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优势。(2)创新效益。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3)竞争效益。集聚会给企业带来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降低成本,进行技术变革,区内的企业比起散落在区外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易进入行业前沿。

5.生态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化与可持续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潮流。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生产过程的循环,建立完善的生态联系,使网络内各产业相互利用各自的废弃物、副产品等,从而形成现代产业整个体系生态系统。

(二)外部动力

1.政府的参与。政府参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并不是政府取代市场在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作用,而是发挥政府服务的职能,微观方面,简政放权,明确政府应干之事、应负之责,更好服务于企业;宏观上,重视长远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建设,较低成本的公共服务以及其他法律、文化环境建设等。

2.制度保障。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组合与更新的过程,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组合的效率。制度的确立需要利益相关者,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充分协商与沟通,这个过程是各方利益的不断摩擦和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但制度一经确立各方就有义务遵守,否则配套的惩罚就难以避免。

三、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机制特征

1.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但创新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据《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2011)》显示,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为41.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十六位。目前,没有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大型高新技术项目,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相对薄弱,在借助外力、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2.工业支撑作用明显,但工业层次较低,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从规模上看,工业是河南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到201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 56.3%,分别相当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4.4倍和第三产业的1.8倍;2012年全部工业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59.3个和36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来看,河南在全国的优势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开发型产业,主导产品以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为主,产业层次低,产业链短。在金融危机后,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河南省工业增速出现大幅放缓。endprint

3.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但存在产业同构化,造成过度竞争。2013年,全省共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聚集了2万余家企业。2012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规模以上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达到59.2%。总体来看,河南省产业聚集区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但政策诱导下的集聚区发展模式,造成省内不同地区集聚区内部产业结构同质,没有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产业同构已经导致了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弱,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难以展开,龙头企业不多。

4.资源瓶颈问题显现,可持续和生态化动力不足。由于河南工业化层次较低,资源工业占比接近70%。2011年,全省万元GDP能耗0.895吨标准煤,高于中国平均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开采特别是过量开采,资源储量迅速下降,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发展依然是摆在全省多数企业面前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5.高素质产业人才开发不足,产业配套不足。河南现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缺少优秀创新人才。这是由于基础学科的研究投入少,产学研合作不畅;同时,科研内容产业化指向性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困难。

四、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策略

1.从增强内部动力出发,需要:第一,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善于将产学研相结合,同时,基于河南在全国产业转移中的条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第二,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增强其竞争力,带动相关联的企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第三,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人才支持。要注重在这些产业多渠道地培育和吸引科技型、创新型、综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2.从外部力量的推动来看,需要:第一,加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实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信息技术创新工程等信息化建设等。第二,进一步改革不合时宜的制度。要着眼于长期利益,政府要调整“唯GDP”论,督促高能耗、技术落后的企业及时调整。第三,贯彻落实产业支持政策。产业支持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对产业集聚区的土地、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支持等,对推动新的产业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作用。

3.从内外两种动力的协调来看,应注意:既要依靠产业内部作用力,又要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由于长期积累的传统因素比较强大,产业发展的自身动力不足,外部的产业政策、环境等方面影响是很大的。其实,内部动力的诸多方面依赖于外部的环境与条件。例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赖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主要靠教育,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就要靠政府的教育资源及制度。

参考文献:

[1] 赵寅,张永庆.现代产业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0,(1):40-41.

[2] 周权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51-52.

[3] 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5):161-162.

[4] 周权雄.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2.

[5] 盛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政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7-28.

[6] 龚绍东,唐海峰.论河南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J].企业活力,2010,(7):72-74.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