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货币与“纸币”的区别探讨金本位的回归

2014-03-20 02:04王国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纸币货币

王国磊

摘 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其他商品价值的对等表现。由于大众对货币是一种符号的误解而给了纸币诞生的机会。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是等价物,纸币与商品的交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这种没有价值的纸币对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的替代催化了现在经济社会频繁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和经济危机。而重回金本位能够实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价值回归,使得当今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能够回到正常而自然的价值交换时代。

关键词:货币;“纸币”;金本位制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22-03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个很诡秘的事物,它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为社会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是在长长的历史中,因为它的神秘人们也对它产生过误解,并由于一些误解使得一些类似货币的不足值铸币、纸币等走进了商品经济的舞台。

(一)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

货币本质上是什么,这需要深刻考究其产生的历史过程。这要从交换讲起,交换在一开始是偶然的事情,在人们有意为之之前社会运作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产生的。从那时起,一方面,物满足直接需要的效用和物用于交换的效用的分离逐渐固定下来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了多余的私有产品,进一步有了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交换反过来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高。就是说有交换的社会比没交换的社会有效率。交换必然是等价交换,为了方便的交换逐渐地从等价物发展为一般等价物进一步发展为货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交换在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但有一点却始终没变,那就是等价交换。

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上。一种物质只有分成的每一份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的表现形式,或抽象的因而等同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另一方面,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随意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金银天然具有这种属性。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人们出于天然地为了方便的本性,克服各种条件限制而自然而然出现了有如金银这样足值的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探寻

从货币的产生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在运用等价交换的商品时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里的“一般”是说作为货币的金银等物是被大家广泛接受并方便用来交换使用的。但相对于纸币来讲,更加有必要着重分析货币的“等价物”性质。等价,顾名思义就是价值是相等的,货币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凝聚了人类劳动。也就是说货币具备商品的全部性质,货币就是用来表现与之对应交换的商品的价值的。简单地说,我拿10克黄金换与之对等的一头小牛,这10克黄金和这头小牛都是足值的且价值对等。这里我们将货币和纸币区分对比的来分析,因此应该深刻认识货币的“等价物”性质是重要的。

二、纸币的性质及其所谓“价值基础”分析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一卷中提道:“历史上产生了兩种对货币的误解:一是认为金银的价值是想象的。二是它是一种符号。符号一说后来成为了国王伪造铸币的权利的依据。”作为普通民众一般不会深入理解货币的涵义,那种人人都理解的物物等价交换的基本道理在货币出现后渐渐被人们遗忘得干干净净,而“货币是一种符号”却很容易被民众所接受。而这一点就为国王制造不足值的“货币”提供了非常好的历史契机。无论是制造发行不足值的铸币还是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国王都愿意拿着它去跟民众交换商品,而民众认为货币是一种符号而已,根本没有考虑到足值不足值。国王可以用不足值的铸币或没价值的纸币来换取民众的劳动价值,而民众因为对货币是符号的误解又接受这样的交换。正如金银天然是货币一样,纸币天然成了这种被误解的符号并得以传播开来。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金本位制。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英美等国为刺激国内经济与国际出口贸易纷纷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这使得金本位逐渐崩溃瓦解。随后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为战争筹资也大肆地发行国债,大量地超发纸币。这时候纸币本位制开始盛行开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信用货币本位制度开始发展和盛行开来,而具有无限发行弹性的纸币在数量上确实能够适应当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但是纸币是一种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是等价物。这些决定作为信用货币代表的纸币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属货币在有无价值方面是有着质的区别的。而国内外的一些前辈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虽然纸币作为一种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它代表一定价值量并以此来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因此他们认为纸币是一般等价物。这的确值得商榷和考究。

对纸币的所谓“价值基础”分析的一种说法是纸币虽然没有价值但有国家信用的强制力保证,因此可以流通。但是现在实行的是不兑换的信用制度,并没有解决掉不是一般等价物这个本质缺陷。另一种说法是国家掌握的大量适销对路的商品,人们愿意将自己的商品和国家发行的货币交换,是因为相信国家手里有自己想要的商品。但仍然有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纸币发行量总是不可避免地超过客观需求量或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纸币因为没有价值的限制因此具有无限的发行弹性,这给了国家向社会输出货币的极大方便性,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特别偏好货币的大量发行刺激。所以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当代的纸本位时代特别的频繁。1870—1913年金本位制时代,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只发生过三次,1945—1971年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时代,全球性金融危机没有发生过,而1971年后至今,全球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几乎是每四年一次爆发。要想限制纸币的过度发行,减轻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冲击那么就需要国家拥有完善的良好的自我监控的经济法律制度,强有力的管理纸币的数量发行。然而,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寥寥无几,纵观历史不乏这样的例子,如中国宋朝的交子、会子,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大陆币、津巴布韦币等等,数不胜数。

三、对货币和纸币的综合分析

货币是商品,是等价物,是一般等价物。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事实。而纸币和货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作为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不是等价物、不是一般等价物,它根本不足值。可以很简单地想象,用金子做的中介和用纸做的中介,我们会更相信哪个呢?纸币因为具有政府的信用和政府的强制力,加上起初及现在人们对货币的误解(货币是一种符号,货币的价值是人们想象的),加上纸币不受产量的限制似乎弥补了金子藏量不足的缺点。所以纸币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货币。但这也恰恰体现了纸币没有价值,且其所代表的价值也不断贬值的性质。

当还是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被国王用来和普通民众交换等值的货物时,社会运行是正常的稳定的。后来不足值的或无价值的纸币等货币符号物出现后,虽然其对社会效率有促进作用,如携带方便、保险等等。但最大获利者是国王或纸币输出者,因为国王只要花费非常低廉的成本制造纸币就可与民众的足值货物交换,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现在美国的美元就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一些学者称之为美元本位制度。就是说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及交易媒介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美元不再需要与黄金挂钩,各国纸币虽然也与美元挂钩,但不需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从此无论美元还是其他各国纸币都基本摆脱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黄金的约束,成为了脱缰的野马。虽然没有量的限制的纸币可能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规模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需要郑重对待的问题,就是纸币的过度发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不需要考虑黄金储备是否可以满足兑换纸币的问题,因此可以随意地印发美元。美国过度的印发美元不仅仅是对其本国有着通胀和经济泡沫的压力,更广泛的是美元是国际货币,欧洲美元也占美元总量的很大部分,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们都要为美国印制的纸币买单。美国通过宽松和紧缩的美元政策就可以凭自己的意志标定美元价格,影响国际汇率,从而影响各国的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影响各国经济。美国只需要印出花花绿绿的纸就可以拿着到世界各地去交换当地的奇珍异宝,交换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但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本位制时代,货币的量是有天然限定的,各国的商品与货币实行的是波动很小的等价交换,不存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下波动巨大的价值不对等交换。

美元及其他各国货币不再需要保证兑现黄金后,就可以用印钞票来弥补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各国虽然都在限制这种行为,但大都没找到一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现在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一个办法是通货膨胀目标制,这种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域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根据对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测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长期的价格稳定。这一政策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管制货币的超发,并且也反映了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问题的广泛存在。这是一种既兼顾纸币的伸缩弹性优点又限制纸币超发的策略。但这仍然是和一般等价物的金属本位货币有着质的区别。在一般等价物的金属本位货币制度下是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的。

另外,当今社会总是出现的股市楼市泡沫,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都和不足值的纸币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足值金银货币时代,国王没有能力制造出过量的金银货币,金银货币是天然有量的限制的。但是在纸币时代,国王或纸币制造者可以无限制地印制纸币,纸币一旦进入超发的轨道,人力就很难控制,而多余出来的纸币受获利性的吸引都挤到了股市、楼市,泡沫越挤越大,最终泡沫破灭。同时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急剧下降,回归到它只是一张纸的起点,而相应的是经济危机的到来。①

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通行的经济条件下,以金本位制为例,各国货币和本国黄金储备挂钩并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可以自由兑换。在这种体系下,由于各国的黄金矿产存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天然的限制货币的超发,从而几乎没有通货膨胀的发生。金本位保证了通货所代表的真实价值,保证了各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统一和稳定,曾经也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对于有着一般等价物性质的金本位制度的批评莫过于黄金产量的增长跟不上社会经济增长和商品数量增长的需要一说。这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从黄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讲,黄金是可以被均匀地无限分割的,因此从数量上讲其实不存在黄金的量跟不上社会经济和商品数量增长一说,但可能需要一些技术上的跟进,保证黄金不被分得过小导致浪费。其次,黄金的价值高是因为它稀有,发掘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类劳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花费相同的人类劳动可以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各种商品。花费的人类劳动是一样的,那就是说每一单位的黄金可以换取越来越多的商品,其中的价值没变仍然是等同的人类劳动。这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价值量和社会商品的价值量并没有产生不对等,更不存在黄金的产量跟不上社会商品产量这一问题。另外,纸币不管印制多少都是没有价值的符号,而黄金不管如何被分割价值永远不变,永远是可以被用来等价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所以,纸币没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基础,虽然可以没有限制大发行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纸币的合理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后,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也并不是黄金储量的不足,而是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大量黄金用于购买军火和各国为应对经济大萧条而竞相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从而致使金本位制度动摇并被纸本位制度取代。

历史事实也證明在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和金银本位制的时代也就是在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时代,很少有经济危机发生。而近现代的纸币时代大大小小的危机却频繁上演。等价交换失去了金银货币的波动管制,换成了纸币的大起大落。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因纸币的无价值性和超发导致波动大到了危急频发的地步。

四、对重回金本位的设想

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2010年多次发出重回金本位制的呼吁,他说“世界各国考虑将黄金作为全球货币的基本参考点,并以此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种选择”;“应考虑重新实行经过改良的全球金本位制,为汇率变动提供指引”。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及一些奥地利派经济学家也一直在倡导着金本位制的回归。

其实在世界实行金本位的两个主要时期——1870—1914年,1945—1970年,世界经济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而却是全球经济非常稳定、繁荣的时期。在未来的金本位制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黄金仍然是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核心代表。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货币的职能,一个次优的选择是发行与黄金挂钩的兑换比率可浮动的纸币,或其他电子形式的货币代表,但必须以黄金的价值为基础。在这样的金本位制下,商品交换不违背价值准则,仍然是等价交换。不存在仅以国家信用和强制力为保证的没价值的纸币就可换取民众凝聚了人类劳动的商品的事情,而是真正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自然过渡。在这种制度下,国际贸易也可以正常而稳定的发展,国内经济也可不必担心泡沫经济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重回金本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金本位才是等价交换的正确运用,才是货币真正回归到了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7-194.

[2] 郑道平,张贵乐.货币银行学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16.

[3] 钟孝生.对货币价值基础的追问及辩解[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7-50.

[4] 罗纳德·麦金农.落入国际美元本位制陷阱[J].新金融,2005,(7):3-7.

[5] 陆前进.“美元本位制”会持续吗[J].中国金融家,2011,(6):146-148.

[责任编辑 吴明宇]

猜你喜欢
纸币货币
硬币变纸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硬币变纸币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新兴市场货币:各自负重前行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猜纸币
猜纸币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