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情境;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83—01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当从小做起。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积极地进行改革、探索。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利用新教材本身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一年级“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同学们带来了布娃娃、机器人、小汽车、苹果、梨等物体)。然后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才显得整齐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及时引入课题,带领学生探索新知。如,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这样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开,从而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东南西北”一课时,学生们对认识地图时遵循的规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知识很容易就掌握了。可是当出现:面向西时,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面向北时,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这类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几乎没有学生能迅速地回答出所有的正确答案。教学时,我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方向盘,并教学生如何使用方向盘:当面向西时,把脸面对方向盘,并把西朝上,就能很容易判断出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学会了这个方法,只要方向盘在手,学生们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各个方向。这样经过反复练习,熟练以后不用方向盘,学生也能快速、准确地回答此类问题。
三、鼓励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自主探索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每个学生都愿探索、能探索、会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近几年的年历,之后将自己的发现写在黑板上。当第一个学生写上“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后,其他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走上讲台写出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黑板上出现了“我发现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我发现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我发现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此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书本上的知识后,再共同归纳出年、月、日的其他知识。当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流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谢颖丽endprint